-
公开(公告)号:CN10597457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21687.3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G02B2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光致发光层的具有新型结构的发光装置和内窥镜。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备发光器件和光纤。上述发光器件具有:光致发光层,该光致发光层接受激发光而发出包括空气中的波长为λa的第一光在内的光;以及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表面结构形成在上述光致发光层和透光层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上。上述表面结构包含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中的至少一者,对上述空气中的波长为λa的上述第一光的指向角进行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10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200.0
申请日:2015-02-20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H01L33/50 , G02B5/18 , G02B6/00 , F21K9/20 , F21Y1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K9/64 , F21S2/00 , G02B5/1809 , G02B5/1861 , G02B6/00 , H01L33/505 , H01L33/508 , H01L33/58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备发光器件和激发光源器件,其中,发光器件具备光致发光层、透光层和亚微米结构,亚微米结构包含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光致发光层所发出的光包括空气中的波长为λa的第一光,当将相邻的凸部之间或凹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int、将光致发光层对第一光的折射率设定为nwav‑a时,成立λa/nwav‑a<Dint<λa的关系,激发光源器件发出被导入光致发光层的激发光,发光器件与激发光源器件被一体地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08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80073154.1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03 , G02B6/00 , G02B6/0035 , G02B6/0036 , G02B6/0038 , G02B6/0053 , G02B6/0058 , G02B6/0076 , G02B6/0083 , G02B6/0085 , G03B21/204 , H01L33/505 , H01L33/58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器件(100)具有:光致发光层(110);透光层(120),该透光层(120)以与光致发光层(110)接近的方式配置;以及亚微米结构,该亚微米结构形成在光致发光层(110)和透光层(120)中的至少一者上,并向光致发光层(110)或透光层(120)的面内扩散,其中,亚微米结构包含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当将相邻的凸部之间或凹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int、光致发光层(110)所发出的光包括空气中的波长为λa的第一光、将光致发光层(110)对第一光的折射率设定为nwav‑a时,成立λa/nwav‑a<Dint<λa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494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195.3
申请日:2015-02-20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03 , F21S2/00 , G02B5/18 , G02B6/00 , G02B6/0036 , G02B6/0038 , G02B6/0055 , H01L27/156 , H01L33/22 , H01L33/46 , H01L33/50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器件(100)具备:光致发光层(110);透光层(120),该透光层(120)以与光致发光层(110)接近的方式配置;亚微米结构,该亚微米结构形成在光致发光层(110)和透光层(120)中的至少一者上,并向光致发光层(110)或透光层(120)的面内扩散;以及多层镜,该多层镜与光致发光层和上述透光层层叠,其中,亚微米结构包含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光致发光层(110)所发出的光包括空气中的波长为λa的第一光,当将相邻的凸部之间或凹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int、将上述光致发光层对上述第一光的折射率设定为nwav‑a时,成立λa/nwav‑a<Dint<λa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301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80043994.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激光装置(100)具备:第一光梳激光器(10);第二光梳激光器(20),重复频率与第一光梳激光器(10)的重复频率不同;检测部(70),检测由来自第一光梳激光器(10)的输出光和来自第二光梳激光器(20)的输出光形成的干涉光;以及控制电路(90)。控制电路(90)基于检测部(70)的输出来控制作为第一光梳激光器(10)的载波包络偏移频率的第一CEO频率、以及作为第二光梳激光器(20)的载波包络偏移频率的第二CEO频率中的至少一方,从而使作为第一CEO频率与第二CEO频率之差的差频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13921.3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扫描设备,光扫描设备具备:多个波导,射出光;以及光学元件,位于上述多个波导的光射出侧,上述光学元件将入射的光通过折射和/或衍射向与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射出,利用上述多个波导进行二维方向的光扫描,上述多个波导为硅波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5252.6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光设备具备:第1波导,沿第1方向延伸;以及第2波导,沿上述第1方向延伸;上述第2波导具备:第1镜,具有第1反射面;第2镜,具有与上述第1反射面对置的第2反射面;以及上述第1镜与上述第2镜之间的光波导层;上述第1波导及上述第2波导中的至少一方,在当从与上述第1反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第1镜、上述第2镜及上述第1波导重叠的区域的一部分具有1个以上的光栅;上述1个以上的光栅从上述重叠的区域中的上述第1镜或上述第2镜的端部在上述第1方向上离开了比上述第1镜的厚度及上述第2镜的厚度的至少一方长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72801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80033200.X
申请日:2022-02-02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G01B11/04
Abstract: 计测装置具备:光源,能够出射用于照射移动体的激光,且使所述激光的频率变化;干涉光学系统,将所述激光分离为参照光和输出光,使从所述输出光得到的至少1个光束被所述移动体反射而产生的至少1个反射光束与所述参照光干涉来生成干涉光;光检测器,检测所述干涉光;以及处理电路,对从所述光检测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处理电路基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处理而得到的所述移动体的计测数据,生成与所述移动体相关的多个属性数据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997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80020080.X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G01S17/34
Abstract: 计测装置具备光源、干涉光学系统、光检测器、处理电路和存储装置。干涉光学系统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分离为参照光和输出光,并生成所述输出光被对象物反射而产生的反射光与所述参照光的干涉光。所述光检测器输出与所述干涉光的强度相应的检测信号。所述处理电路对从所述光源出射的所述光的频率以包括频率增加的向上啁啾期间以及频率减少的向下啁啾期间的周期进行调制。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用于所述向上啁啾期间的第1校正用数据以及用于所述向下啁啾期间的第2校正用数据。所述处理电路根据基于所述第1校正用数据或者所述第2校正用数据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校正而得到的信号,决定距离或者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7472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80016865.0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光设备具备:第1波导,沿第1方向延伸;以及第2波导,与上述第1波导连接;上述第2波导具备:第1镜,具有第1反射面;第2镜,具有与上述第1反射面对置的第2反射面;以及上述第1镜与上述第2镜之间的光波导层,在内部包含包括上述第1波导的前端部的部分;上述第1波导及上述第2波导中的至少一方在当从与上述第1反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第1镜、上述第2镜及上述第1波导重叠的连接区域的一部分具有1个以上的光栅;上述1个以上的光栅从上述连接区域中的上述第1镜或上述第2镜的端部在上述第1方向上离开了比上述第1镜的厚度及上述第2镜的厚度的至少一方长的距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