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62210C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510067665.5
申请日:2005-04-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1/3441 , B60H1/32 , B60H1/3204 , B60H2001/3288 , B60H2001/3295 , B60H2001/3297 , F01C1/0215 , F01C11/008 , F04C18/0215 , F25B1/04 , F25B27/00
Abstract: 一种流体机械(100)包括:压缩机装置(140),用于压缩机动车辆用制冷循环(20)中的制冷剂;电动旋转装置(130),用于产生旋转驱动力的电机,以驱动压缩机装置或者作为发动机进行操作;膨胀装置(150),用于收集来自引擎的废热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驱动电动旋转装置和/或者压缩机装置(140);以及开关装置(140e),用于将压缩机装置(140)连接到膨胀装置(150)或者从膨胀装置(150)断开。在所述流体机械中,来自引擎的废热可以总是通过膨胀装置所收集,而不管压缩机装置的操作是否用于空调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677022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62436.4
申请日:2005-03-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 , B60H1/32 , B60H1/3204 , F01C1/0215 , F01C20/08 , F01C21/008 , F02G5/02 , F04C18/0215 , F04C28/08 , F04C29/005 , F04C2240/45 , F25B1/04 , F25B27/00 , F25B2327/001 , Y02A30/274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废热能量回收系统具有制冷剂循环(10A)和兰金循环(30A)。当循环操作从制冷剂循环(10A)变为兰金循环(30A)时,膨胀装置(100)在泵(32)被起动之后起动。当循环操作从兰金循环(30A)变为制冷剂循环(10A)时,膨胀装置(100)在泵(32)被停止之后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15151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80016736.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电装汽车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压缩机(11)、加热部(12、30)、外气用热交换部(29X)、风速调节部(22a)以及控制部(70)。加热部具有制热用热交换器(12),并将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来对向空调对象空间输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外气用热交换部具有在制热运转时从外气吸热的外气用热交换器(22、29)。风速调节部对向外气用热交换器供给的空气的风速进行调节。控制部执行干燥除霜模式作为进行对外气用热交换器的除霜的除霜运转,该干燥除霜模式用于在外气为低温的状态下使附着于外气用热交换器的霜蒸发除去。控制部在干燥除霜模式中以为了促进霜的蒸发除去而确定的范围的风速通过风速调节部来对外气用热交换器供给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14761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80077790.7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上游侧分支部(12a、121、122、123)、加热部(13、30、30a、133)、减压部(14a、14b、14c)、旁路通路(21a)、旁路流量调整部(14d)及混合部(23、24、25、26)。混合部(23、24、25、26)使从旁路流量调整部(14d)流出的旁路侧制冷剂与从减压部(14a、14b、14c)流出的减压部侧制冷剂混合而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流出。而且,混合部(23、24、25、26)使旁路侧制冷剂与减压部侧制冷剂以如下的方式混合:实际被吸入压缩机(11)的吸入侧制冷剂的焓减去均匀地混合后的理想的混合制冷剂的焓得到的焓差值在预先确定的基准值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71051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29229.1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2 , F25B1/00 , F25B5/00 , F25B5/02 , F25B40/00 , F25B41/20 , F25B41/40 , F25B41/42 , F25B43/00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c)。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c)切换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该第一回路使从散热部(12、6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15),并使从贮液部(1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减压部(16a),进而使由第一减压部(16a)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该第二回路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8)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贮液部(15),使从贮液部(1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减压部(16b~16d),进而使由第二减压部(16b~16d)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蒸发部(19、19a、30a、72)。
-
公开(公告)号:CN10986335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80065413.X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制冷剂循环(20)提供热泵循环装置。室外热交换器(22)在制冷运转以及第二除湿制热运转中用作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22)在制热运转以及第一除湿制热运转中用作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22)、控制阀(31)、制冷剂容器(24)按照该顺序串联配置。室外热交换器(22)提供制冷剂的通路截面积变化的通路。在室外热交换器(22)用作冷凝器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通路截面积相对减小的方向。在室外热交换器(22)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通路截面积相对增大的方向。在两个流动方向中,制冷剂容器(24)作为集液器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57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4903.6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3 , B60H1/00342 , B60H1/00478 , B60H1/00835 , B60H1/00899 , B60H1/034 , B60H1/3204 , B60H1/323 , B60H2001/0092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在使输出车辆行驶用驱动力的发动机(内燃机)EG的冷却水循环的水循环回路(20)配置使冷却水与被吹送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器芯(21)。此外,在从发动机流出的冷却水的温度降低时,不使发动机动作,而使作为热输送部的热输送用制冷循环装置(30)动作,从而使流入加热器芯(21)的冷却水的温度上升到对车室内进行制热所必需的温度为止,热输送用制冷循环装置(30)吸收加热器芯(21)下游侧的下游侧冷却水所具有的热并向加热器芯(21)上游侧的上游侧冷却水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37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61876.1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35 , B60H1/00328 , B60H1/00342 , B60H1/00735 , B60H1/00921 , F28D1/0316 , F28D1/035 , F28D1/0435 , F28D1/05391
Abstract: 一种在多种类型的流体之间实现充分地换热的热交换系统,该热交换系统使用了被结合成一个单元的制冷剂散热器(12)和散热器(43)以使制冷剂与冷却剂之间能够热交换,并且当流入散热器(43)的冷却剂的温度等于或高于被设定为低于流入制冷剂散热器(12)中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二标准温度(T2),并且等于或低于预定的第一标准温度(T1)时,所述热交换系统减少流入散热器(43)的冷却剂的流入量。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减少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的不期望的热交换,制冷剂的热量被有效地传递给外部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89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80049452.8
申请日:2012-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1/04 , F16K11/044 , F25B1/00 , F16K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B60H1/00885 , B60H1/00921 , F25B41/04 , F25B41/062 , F25B2341/062 , F25B2341/065 , F25B2400/13 , F25B2500/18 , F25B2600/11 , F25B2600/2501 , F25B2600/2509 , F25B2600/2513 , Y02B30/72
Abstract: 在集成阀(14)中,其中设置汽-液分离空间(141b)的本体(140)包括减压液相制冷剂的固定节流阀(17)、打开或关闭液相制冷剂通道(141d)的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和打开或关闭汽相制冷剂通道(142d)的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进一步,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由压差调节阀构成,该压差调节阀基于汽相制冷剂通道(142b)侧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液相制冷剂通道侧(141e)处的制冷剂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被操作。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在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由螺线管(16)移动时能够移动。因此,可以简化构成气体喷射循环的热泵循环的循环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37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1876.1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35 , B60H1/00328 , B60H1/00342 , B60H1/00735 , B60H1/00921 , F28D1/0316 , F28D1/035 , F28D1/0435 , F28D1/05391
Abstract: 一种在多种类型的流体之间实现充分地换热的热交换系统,该热交换系统使用了被结合成一个单元的制冷剂散热器(12)和散热器(43)以使制冷剂与冷却剂之间能够热交换,并且当流入散热器(43)的冷却剂的温度等于或高于被设定为低于流入制冷剂散热器(12)中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二标准温度(T2),并且等于或低于预定的第一标准温度(T1)时,所述热交换系统减少流入散热器(43)的冷却剂的流入量。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减少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的不期望的热交换,制冷剂的热量被有效地传递给外部空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