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吸收性化合物、使用其的氧吸收性粘接剂组合物和氧吸收性涂布剂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8510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80087813.1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氧吸收性且产生臭气少的氧吸收性化合物、使用该氧吸收性化合物制作的氧吸收性粘接剂组合物和涂布剂组合物。氧吸收性粘接剂组合物被用作形成用于包装材料的层积体中的粘接剂层的粘接剂组合物,产生臭气少,吸收包装袋内或包装容器内的氧而抑制由氧导致的内容物的劣化,粘接强度、产生臭气量与氧吸收性的平衡优异。氧吸收性涂布剂组合物被用作形成用于包装材料的层积体的表面的涂布层的涂布剂组合物,是产生臭气少、吸收透过层积体的氧、或包装袋内及包装容器内的氧、抑制由氧导致的层积体中的该涂布层自身或其他构成层的劣化及内容物的劣化、抗粘连性、产生臭气量与氧吸收性的平衡优异的氧吸收性涂布剂组合物。一种氧吸收性化合物,其为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不饱和五元环的氧吸收性化合物,其中,构成该不饱和五元环的5个碳原子间的任一键合为碳‑碳双键,该不饱和五元环上键合有1价和/或2价以上的给电子性的有机基团1,该不饱和五元环为1个的情况下,该五元环或该有机基团1拥有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或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的活性氢被1价有机基团2取代的基团,该不饱和五元环为2个以上的情况下,该不饱和五元环彼此藉由取代各个该五元环或该有机基团1上的活性氢基的活性氢的2价以上的有机基团2键合。

    一种有机植物茎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0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0124.0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墙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植物茎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水30‑45份、二氧化钛纳米粉末2‑6份、竹炭粉3‑8份、加强粉料35‑50份、天然植物茎萃取液1‑4份、成膜乳液15‑25份、防腐剂0.2‑0.7份、润湿剂0.3‑0.8份、分散剂0.2‑0.6份、消泡剂0.3‑0.9份、增稠剂0.4‑0.9份、流平剂0.1‑0.5份。本发明极大提高了内墙涂料的整体使用性能,且能够从源头上杜绝甲醛和VOC的出现,更加环保和健康。

    粘接片
    43.
    发明公开
    粘接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51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80015453.9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作业性优异、能够常温保存的粘接片。粘接片具有:由包含环氧树脂及成膜助剂的粘接层用的组合物构成的粘接层,和形成于该粘接层之上且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涂层。涂层包含环氧树脂固化剂及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中的至少一者,且常温下不显示粘性,粘接片于40℃放置14天后的发热量比为80%以上,通过将粘接片加热至粘接层的固化开始温度以上,从而涂层的至少一部分在从粘接层与涂层的界面起至涂层表面的范围内消失。

    一种云图比对烫印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8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21066.9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信息化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图比对烫印电化铝及其制备方法,电化铝包括承印层,承印层下端设置有离型全息涂料层,离型全息涂料层下端设置有数码信息层,数码信息层下端设置有金属反射层,金属反射层的镂空区域设置有全息信息层,本申请通过数据信息层的设定二维码、物理特征颗粒点与全息信息层的设定数据的全息信息对应,实现防伪双重验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并转动标签,输入特定角度的全息验证数据,启动云图比对,验证产品真伪,此方式不仅便捷,更因数据难复制,大幅增强防伪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云图比对烫印电化铝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上述的一种云图比对烫印电化铝。

    波长转换膜形成用组合物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18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80077776.6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作为形成波长转换效率和耐久性优异的波长转换膜的波长转换膜形成用组合物,提供含有(A)由下述式(1)表示的荧光体和(B)粘结剂的波长转换膜形成用组合物。(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环,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环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R1和R2可相互键合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R1和R2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与Ar2键合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Y1和Y2的一者为‑SO2‑,另一者为‑S‑或‑SO2‑。)#imgabs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