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新药达拉菲尼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707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449350.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任伟

    Inventor: 任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黑色素瘤新药达拉菲尼的制备方法,所述黑色素瘤新药达拉菲尼化学名称为N-[3-[5-(2-氨基-4-嘧啶基)-2-(叔丁基)-4-噻唑基]-2-氟苯基]-2,6-二氟苯磺酰胺,其化学式为C23H20F3N5O2S2,其结构式为:本发明制备工艺过程简洁,原料易得,经济环保,质量可控,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可促进黑色素瘤新药达拉菲尼的经济技术发展,降低了生成成本,适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可调节加固稳定的手术刀

    公开(公告)号:CN10785416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365791.8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任伟

    Inventor: 任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3211 A61B2017/32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加固稳定的手术刀,包括刀体保护外壳、后端保护套和稳定杆,所述后端保护套设置于刀体保护外壳后端,所述稳定杆设置于刀体保护外壳内部,所述刀体保护外壳分为固定端和调节端两部分,固定端外表面和调节端内表面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短螺纹,调节端通过短螺纹套入固定端并围绕固定端旋转,所述固定端内设置有矩形稳定导轨卡槽,所述调节端内部设置有凸起螺纹连接台,所述稳定杆上设置矩形导轨台阶和螺纹;本发明结构稳定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按压刀体后端的液体按压阀即可得到手术所用药液,旋转调节端将刀头调出,内部结构稳定,适宜于手术操作。

    用黄绿色型烟蚜繁殖烟蚜茧蜂僵蚜和成蜂的规模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8083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449593.5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任伟

    Abstract: 用黄绿色型烟蚜繁殖烟蚜茧蜂僵蚜和成蜂的规模繁殖方法,用个体较大的黄绿色型烟蚜作为烟蚜茧蜂的寄主蚜虫,用亲蚜抗病多叶的十字花科青菜、萝卜或青花作为黄绿色型烟蚜的寄主植物,进行大规模人工繁殖烟蚜茧蜂的僵蚜和成蜂。解决人工繁殖烟蚜茧蜂中存在的寄主蚜虫个体小,僵蚜难收集,烟蚜茧蜂羽化率低、成功产卵量少、不易实现工厂化的问题。提供了人工繁殖过程中寄主蚜虫及烟蚜茧蜂虫种的采集繁殖技术,寄主植物的培育、蚜虫接种繁殖、烟蚜茧蜂僵蚜和成蜂繁殖技术,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繁殖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能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僵蚜,实现规模化生产烟蚜茧蜂僵蚜和成蜂,有利于在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有效地防治烟蚜、麦长管蚜和棉蚜。

    丽蚜小蜂的规模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5220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313579.2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任伟

    Abstract: 丽蚜小蜂的规模繁殖方法,该方法在寄主植物培育室、虫种室、蜂种室和繁育室四个大棚内分步完成,步骤包括寄主植物培育管理,粉虱虫种管理,粉虱接种,粉虱若虫繁育,丽蚜小蜂蜂种管理,丽蚜小蜂接种,丽蚜小蜂蜂蛹繁育,蜂蛹收集,虫卡或蜂盒制作保存和粉虱防治。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以周年生产繁育丽蚜小蜂的优点。适用于丽蚜小蜂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繁殖,繁殖周期短,效率高,低能耗、低成本,得到的丽蚜小蜂成蜂和蜂蛹虫卡或蜂盒产品品质上乘,对农林业防治烟粉虱和温室粉虱能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统一监检平台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767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32009.3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任伟

    Inventor: 任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统一监检平台(后文简称平台)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现有监控系统只能监控,不能检测,预警隐患;二、解决现有监控系统结构各异,没有统一标准;三、首创提出软件应用与硬件应用结合的产品的一种标准结构;四、平台是智能系统的一部分,为发展智能系统奠定基础。文章说明了平台硬件结构,分层结构,软件结构,分布式结构以及智能系统的结构模型。其中智能系统结构和分层结构是重点,智能系统的结构描绘了智能系统的结构模型和理论模型,分层结构将整个平台分成了采集层、后置层、数据中心、前置层、应用层,各层的职责明确,结构非常灵活,易于扩展;采集层是和硬件设备相关联,负责硬件设备采集数据的处理。

    一种治疗鼻炎的外用中药制剂

    公开(公告)号:CN10300678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88037.1

    申请日:2012-12-29

    Applicant: 任伟

    Inventor: 任伟

    Abstract: 本发明治疗鼻炎的外用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苍耳子10~20份,白芷8~15份,辛夷10~20份,薄荷8~15份,细辛1~5份,艾叶10~20份,蒲公英4~10份,连翘10~20份,冰片2~6份,鹅不食草4~10份制成。制备方法是a、将各种原料药按要求重量份数,加入到1000~3000份香油中,充分搅拌,浸泡10~20天;b、将步骤a中的混合物在200~300℃熬制10~20分钟,将药渣过滤后即成。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吃药,不打针,不用穿刺手术,只需外用,即可达到治愈鼻炎的目的,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无痛苦,而且见效快。一般一个疗程可根除鼻炎类疾病,使用不受环境,时间和外界条件限制。

    分配器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201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91504.1

    申请日:2012-10-16

    Inventor: 任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台和悬置在分配台上方的输料管,所述分配台的台板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分配孔,所述台板的侧面与控制台板平移的气缸连接,所述分配孔的下部开口与出料管连接,分配孔的上部开口在气缸的控制下平移依次对准输料管的出口。机床运行时,螺丝等工件可通过输料管依次向分配台掉落,通过气缸的控制,使螺丝分别掉入不同的分配孔内,通过输送管道送至不同的机床部位,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操作的优点。

    工件定位装置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200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94353.5

    申请日:2012-10-17

    Inventor: 任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带,用于控制前述传送带工作的控制器,用于感应传送带上的工件的传感器;前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传送带电连接;还包括:沿前述传送带运动方向水平设置的滑轨,沿前述滑轨滑动的竖直杆;前述竖直杆由第一气缸驱动;前述传感器设置于前述竖直杆上,由第二气缸驱动沿竖直杆做上下滑动。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便于装置后期的维护与维修;由传感器感应工件的位置、控制器控制传送带的工作,适用于自动化生产;感应器的位置可调节,增加了本发明的装置的应用范围。

    传送带调节装置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195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94351.6

    申请日:2012-10-17

    Inventor: 任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送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与前述手轮同轴固定连接的丝杆,套设在前述丝杆上并沿丝杆滑动的滑块,套设在前述滑块上的滚轴;前述滑块呈圆柱状;前述滚轴撑起传送带的一端;还包括:设置在手轮与丝杆连接处的计数器。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丝杆带动滑块滑动,进而调节滚轴上的传送带相对于丝杆的位置,丝杆旋转一周而滑块滑动的距离较小,所以传送带的位移较小,大大提高了调节的精度;在手轮与丝杆连接处设置有计数器,对手轮和丝杆的转动圈数计数,由于传送带调节的距离被显示出来,所以使用十分方便。

    吸附标签装置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178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95252.X

    申请日:2012-10-18

    Inventor: 任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标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吸头,所述吸头具有一与标签面接触的吸附平面,所述吸头上设置多个贯通至吸附平面的气孔,所述气孔的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抽真空装置连接。本发明的吸附标签装置,通过吸头上的气孔真空吸附标签,并可通过机械手驱动吸头至一固定的粘贴标签的位置,对放置于该位置的设备进行贴标签,实现了自动吸附取标签的过程,所贴标签位置准确、平整度高,无褶皱,且贴标签效率大大提高,利于实现贴标签过程的自动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