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
    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02903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0951064.8

    申请日:2019-06-21

    Inventor: 萩原雅之

    Abstract: 一种内窥镜装置,能够提高内窥镜装置的安全性。该内窥镜装置是通过将内窥镜镜体(1)所包括的第一金属连接部(18)和内窥镜处理器(2)所包括的第二金属连接部(19)嵌合并连接多条信号线从而进行使用的内窥镜装置,其中,第二金属连接部(19)经由静电感应电路(20)接地,静电感应电路(20)包括相互串联的电容器(C)和电流抑制电阻(Rr)、以及与电容器(C)和所述电流抑制电阻(Rr)并联的放电电阻(Rd)。

    内窥镜系统以及处理器
    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30799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0245892.X

    申请日:2019-02-26

    Inventor: 箕浦晋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系统以及处理器,即使产生过大静电噪声也可防止各种电路的误动作、动作停止、故障等。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和处理器,内窥镜具有摄像部,处理器对来自摄像部的信号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处理器包括:第一电路,接收来自内窥镜的信号;第二电路,从第一电路接收信号;及隔离器,连接在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之间,第一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子,用于输入来自内窥镜的信号;电源端子,被供给电力;IC芯片,从信号输入端子被输入来自内窥镜的信号来执行规定的信号处理;及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之间,信号输入端子与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及信号输入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短于信号输入端子与IC芯片之间的距离。

    成像光学系统
    5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27655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1591885.7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光学系统。第一透镜组中离物方最近的负透镜元件的物方表面包括近轴凸面和外周表面,该外周表面的曲率小于近轴凸面的曲率。第二透镜组的最后的透镜元件的像方表面包括近轴凹面和外周表面,该外周表面具有从正值改变到负值的拐点。满足0.10

    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及内窥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09132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90000597.7

    申请日:2017-02-20

    Abstract: 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单元,具有射出第一波段的光的第一固体发光元件和被第一波段的光激发并发出第一荧光的第一荧光体;以及荧光体插拔机构,将第一荧光体支撑为可相对于从第一固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路插入和拔出。当通过荧光体插拔机构将第一荧光体插入光路时,第一波段的光和第一荧光以同一光路射出并供应到内窥镜。此外,当将第一荧光体从光路中拔出时,第一波段的光射出并供应到内窥镜。

    内窥镜壳体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74523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0142697.X

    申请日:2018-01-26

    Inventor: 神谷哲郎

    Abstract: 一种内窥镜壳体,由简单原材料构成且容易搬运。内窥镜壳体(100)包括以瓦楞纸为原材料的外箱(110)及收容于外箱而保持内窥镜的缓冲件(120)。外箱具有矩形的底壁(111)、在底壁的各边分别竖立设置的四个侧壁(112)、能够开闭由四个侧壁划分且上端开口的开口部(110a)的上盖(113)、将上盖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12c)连结的连结部(114)、设于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112e)而使外箱(110)能够手提的把手(115)、从上盖的另一端突出而与正面的横壁部(112e)重叠配置的上盖前端部(113e)以及将上盖前端部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固定于正面的横壁部(112e)的固定部(117)。

    内窥镜系统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37874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90001316.5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系统由处理器和电子镜构成,所述处理器具有:接地端子,设置在框体的外装面上;反馈端子,设置在外装面上,经由配置于框体的外部的外部电容器与接地端子连接;中继配线,与反馈端子连接,配置在框体内,所述电子镜具有:连接部,相对于处理器能装卸;通道,插入有处置器具;以及反馈配线,将接近通道的位置的金属部件与连接部连接。在该构成中,当连接部安装于处理器时,反馈配线和中继配线被连接,由此金属部件经由反馈配线、中继配线、反馈端子以及外部电容器与接地端子连接。

    电子内窥镜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86035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0228107.0

    申请日:2017-03-09

    Inventor: 萩原雅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内窥镜,在其前端部具备拍摄元件,该电子内窥镜例如为视频电子镜(10),在该视频电子镜(10)中,在前端部(10T)具备拍摄元件(12),同时,在操作部设有操作按钮(14A~14D),所述视频电子镜(10)还设有传送产生于拍摄元件(12)的像素信号的拍摄元件信号线缆(13)和传送操作按钮(14A~14D)的输入操作检测信号的遥控线缆(17),对于与配置在操作按钮(14A~14D)下方的电性开关(18A~18D)连接的导线(17A~17D)设置铁氧体磁芯(50A~50D)。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内窥镜能够在不损伤按钮的操作性的前提下抑制静电所引起的辐射噪声。

    研磨用玻璃透镜坯料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90564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53686.7

    申请日:2016-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研磨用玻璃透镜坯料。该研磨用玻璃透镜坯料能够减小加工为透镜时的去除量。该研磨用玻璃透镜坯料,其主表面中的表面波筋含有层的厚度为150μm以下,从外径中心起半径的80%的范围中的厚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200μm以下。

    内窥镜的配管部件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5496788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179360.7

    申请日:2016-03-09

    Inventor: 斋藤惠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的配管部件的连接构造,通过该连接构造不使用复杂的装置,能够通过激光焊接将复杂形状的配管部件水密地接合,该连接构造具有:环状的第一连接部,形成于金属制的第一配管部件;环状的第二连接部,形成于金属制的第二配管部件;接合部,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接合,其中,所述接合部具有:密封层,遍及该接合部的全周形成;焊接部,通过激光束的照射形成于该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

    具有弯曲光学元件的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359994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20779404.0

    申请日:2014-12-10

    Inventor: 奥田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G02B13/0065 G02B13/009 G02B15/17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弯曲光学元件的成像装置。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弯曲光学元件、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和所述后透镜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弯曲光学元件的前弯曲光轴和后弯曲光轴上。所述前透镜组包括在所述后透镜组附近的侧上在所述前透镜组的外边缘上形成为倾斜的平坦表面的切割表面,所述倾斜的平坦表面位于垂直于第一参考平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参考平面包括所述前弯曲光轴和所述后弯曲光轴。所述倾斜的平坦表面倾斜到第二参考平面以在从所述前透镜组的入射表面到所述前透镜组的出射表面的方向上接近所述第二参考平面,所述第二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参考平面并且包括所述后弯曲光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