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14860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42644.6
申请日:2010-04-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振动驱动式复合微电源。适应了微电子机械系统发展对微能源的需要,包括基底、外围基座、悬臂梁、质量块,基底与外围基座的下表面键合固定,质量块中央开设有竖直通孔,质量块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加工有感应线圈;基底上表面固定有微型永久性柱状磁体,悬臂梁上设有PZT压电薄膜;外围基座上设置有若干外接引线键合焊盘,感应线圈两端和PZT压电薄膜的两极化表面分别经引线与相应的外接引线键合焊盘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简洁,易于小型化与集成化,能以高输出能量密度和高输出效率为微电子机械系统提供电源,实现微电子机械系统自给供电,满足微电子机械系统发展对微能源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900696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10012988.9
申请日:2006-07-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气体传感器,具体是一种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气体传感器。解决了现有光纤气体传感器存在系统装置比较复杂、吸收光程不易控制、光路的耦合损耗也比较大的问题,包括光源、通过普通光纤、光分路器与光源连接的导光气室光路和采用普通光纤的参考光路、及设置于导光气室光路和参考光路两光路另一端的包含光电二极管、锁相放大器的用于为外部气体浓度监测电路提供信号的信号转换部分,导光气室采用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上开有微米级大小透气微孔。采用其上开有微米级大小透气微孔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来代替传统气室,减少了光的损耗,提高了有效吸收光程和器件的响应速度,适用于现场气体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609110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74938.7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EMS微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提取,具体是一种共振隧穿压阻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提取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共振隧穿压阻式微加速度传感器,提取步骤如下:①在无外界压力作用下,检测与共振隧穿压阻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共振隧穿微结构-共振隧穿二极管I-V特性曲线负阻区内峰值点或谷值点对应的基准电压;②根据步骤①得到的基准电压,重新合理设定施加于共振隧穿二极管上的起始电压;③实时检测共振隧穿压阻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共振隧穿微结构-共振隧穿二极管I-V特性曲线负阻区内峰值点或谷值点对应电压值的变化量。采用本发明所述信号提取方法的共振隧穿压阻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高,频响特性好,输出信号的线性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900696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12988.9
申请日:2006-07-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气体传感器,具体是一种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气体传感器。解决了现有光纤气体传感器存在系统装置比较复杂、吸收光程不易控制、光路的耦合损耗也比较大的问题,包括光源、通过普通光纤、光分路器与光源连接的导光气室光路和采用普通光纤的参考光路、及设置于导光气室光路和参考光路另一端的包含光电二极管、锁相放大器的用于为外部气体浓度监测电路提供信号的信号转换部分,导光气室采用其上开有微米级大小透气微孔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其上开有微米级大小透气微孔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来代替传统气室,减少了光的损耗,提高了有效吸收光程和器件的响应速度,适用于现场气体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865854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12873.X
申请日:2006-06-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C2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载体姿态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DSP的微惯性实时姿态、位置一体化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载体姿态测量装置体积大、成本高、重量大、功耗大等问题,包括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和后续数据处理电路,所述后续数据处理电路包括与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输出端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接于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端的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构成的DSP姿态解算模块、及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DSP姿态解算模块的时序控制端连接的时序控制模块CPLD;本发明具备了微体积、微功耗、低成本、轻重量及抗恶劣环境等特殊性能,为基于MEMS技术的微/小型惯性测量组合系统在具体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41250.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微流控芯片与细胞离心分选的一体化方法,具体为集成微阀和微过滤器的细胞离心分选微流控芯片,通过驱动控制子系统产生离心效果,调节方向和转速实现芯片中微阀的开闭功能以及微过滤器基于尺寸的细胞分选功能。本发明包含驱动控制子系统和离心分选子系统,离心分选子系统包含微流控芯片、驱动盘和短柱等部件,微流控芯片中设计有微柱结构,与驱动盘上的短柱通过离心作用协同发挥微阀和微过滤器功能。通过设定驱动控制子系统转速、设计微流控芯片结构,实现循环肿瘤细胞的快速、精确、低成本分选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4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67230.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溅射法的一般镀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宽带电磁波吸收\反射可切换的一体化超材料结构,解决了现阶段电磁超材料结构的功能集成性差、吸波带宽窄及尺寸结构大、所用元器件过多的技术缺陷,其包括多个单元结构,每个单元结构包括第一、二、三FR‑4介质层,第一介质层的顶部溅射有圆形金属铜层,圆形金属铜层上连有四个电阻;第二介质层上溅射有十字形金属铜层,相邻单元结构的十字形金属铜层的端部之间通过二极管相连,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连接有馈线;第三介质层的顶部溅射有圆环形金属铜层;第三介质层的底部溅射有全反射金属铜层。本发明结构简单,在增益差大于15db范围内实现了大于2Ghz的宽带吸波,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598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944552.8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A61B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眼压柔性测量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柔性眼压测量卡及测量方法。解决了目前临床眼压检测设备的部分不利因素,例如接触式眼压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损伤角膜上皮、测试体验差;非接触式眼压计成本高昂,精度偏低等技术问题。所述柔性眼压测量卡包括单螺旋芯片、检测直流道和出口芯片;单螺旋芯片上设有单螺旋通道,螺旋中心呈圆盘状且圆盘顶部开有缓冲液入口;单螺旋通道出口与检测直流道入口连通;出口芯片上设有三个呈圆盘状的出口,所述检测直流道出口处设置两条分支将流道平均分为三部分,中间的支流道与第二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三出口对称分布在支流道的两侧并分别通过一个侧流道与检测直流道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952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392366.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01L3/00 , B01F33/30 , B01F101/23
Abstract: 本发明集成微混合器与Tesla阀的多级惯性微流控血样处理芯片,涉及微量采集血液样本的快速体积扩充与目标细胞筛选的一体化实现方法,具体为微混合器、两级惯性细胞分选单元以及特斯拉阀流阻匹配单元的一体化设计与制备。本发明利用流阻匹配的方法实现了两级惯性微流控单元的串联,通过流阻匹配流道将血细胞导出与两级惯性聚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微量血液样本中稀有癌细胞的高精度富集与筛选,与现有的一级被动式微流控癌细胞筛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两级串联方案筛选纯度更高。现有微流控细胞操纵技术需要先将血液样本稀释后再注入微流控芯片,本发明将微混合器与惯性癌细胞筛选器(一、二级惯性分选单元)集成在一体化片上实现了微量血液样本的稀释与癌细胞的高精度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0112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0415173.2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H01L35/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石墨烯导热层的多层隐身纳米结构,包括微沟道散热层,所述微沟道散热层的上方设置有热电转换层,所述热电转换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并且热电转换层的上表面覆盖有石墨烯导热层,所述石墨烯导热层的上方设置有光吸收层;该带有石墨烯导热层的多层隐身纳米结构,首先将光转换成热能,然后把热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光‑热、热‑电转换将红外吸收的能量转化成可收集的电能,电能可以直接利用,不仅提升红外隐身材料的隐身效果及寿命,而且石墨烯导热层具有很好的导热特性,增强了热传导效率,石墨导热层设置在凹槽表面,增强了石墨烯层与热电转换层的接触棉结,进一步增强了热传导效率,有利于提高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