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物理场耦合微观渗流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43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51146.0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物理场耦合微观渗流实验装置及方法,由计算机、支架、注射泵、光学显微镜、激光发射器、液囊/气囊等构成。液囊/气囊中流体通过注射泵产生符合试验要求的压力及流量。注射泵中流体经过硅胶管以及电磁阀、流量计、压力表进入渗流试验样品。渗流实验样品放置在支架上,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渗流样品内部的渗流流体形态。通过安装在显微镜上的高速摄像头将图像等数据采集到计算机当中。本发明解决了以往微观渗流试验只能观察流动状态而不能得出渗流过程中流体速度的问题。

    一种液氮冷冻及气化膨胀致裂实验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7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058287.6

    申请日:2019-01-22

    Abstract: 一种液氮冷冻及气化膨胀致裂实验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顶板和底座上下相对地设置,并通过多根连接杆固定连接,在顶板、底座和多根连接杆之间形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所述岩心束缚套、液压缸同轴心地设置在夹持空间的上部、下部,且液压缸的缸筒座支设在底座的上部,岩心束缚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的下端面、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抵接配合;顶板在对应夹持空间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厚度方向的轴向中心孔,并在径向上开设有与轴向中心孔相连通的径向孔道A和B;方法:制造岩样;加载岩样;注入液氮,并记录实验数据;结束。该系统能得到岩性、液氮流量、液氮注入时间等因素对岩石损伤特性的影响,能获取岩石在液氮气化膨胀作用下的宏观破坏特征。

    一种微型三轴承矢量喷管的传动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570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06595.5

    申请日:2018-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1/008 F02K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三轴承矢量喷管的传动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传动结构包括轴对称矢量喷管和矢量喷管牵引控制机构;轴对称矢量喷管包括喷管前段、喷管中段、喷管后段和喷管末段;矢量喷管牵引控制机构包括喷管前后段牵引连接机构、喷管中段牵引机构和喷管末段牵引机构。本发明采用线牵引方式,而线牵引部件可以固定安装在固定翼无人机的机体上,因此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制造复杂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轻量化和降低功耗,再一方面可以实现轴对称矢量喷管旋转变形复杂动作的极大简化,使微型矢量喷口的实用化成为了可能,实现解决在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距离较短的问题和固定翼无人机起飞要求较高的问题。

    一种煤矿巷道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声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185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944309.5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声学监测方法,通过设置激振器向煤体发射特征振动波信号,通过设置检波器拾取在所述煤体中传播的振动波,根据初到时间差计算两相邻检波器间煤体的纵波波速;在采煤过程中,通过计算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相应煤体区域内纵波波速的变化率,根据煤岩冲击危险性与纵波波速变化率间的对数关系,计算相应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并将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分级,可精准确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危险等级,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于选择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高瓦斯突出煤层双巷布置无煤柱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25582.3

    申请日:2017-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8

    Abstract: 一种高瓦斯突出煤层双巷布置无煤柱开采方法,属于煤矿井下支护乎开采领域。步骤为:采用工程类比或应力监测方法,将双巷掘进工作面的外侧巷道布置在支承压力峰值区以外;双巷掘进时,双巷之间的联络巷为150m-200m,减少支护成本;工作面回采时,沿内侧巷道沿空留巷,工作面两顺槽进风,与外侧巷道形成Y型通风系统;下一个工作面双巷掘进也采用上述方法掘巷,回采时将上一个工作面的回风巷也变为进风巷;将重复前述,依次完成所有工作面的高瓦斯突出煤层无煤柱开采。采用该发明能减少巷道掘进量,降低无效巷道掘进和外侧巷道支护强度及成本,实现无煤柱开采。

    一种用于冲击倾向性巷道顶板的支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2012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06818.6

    申请日:2017-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7/03 E21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击倾向性巷道顶板的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包括两个承托机构和蜂窝工字钢梁组成,承托机构由三根侧壁开孔钢管和承托箱组成,承托箱由四个侧板和箱体底板组成,四个侧板两两相对设置相互焊接形成承托箱的侧壁,箱体底板焊接在四个侧板的一端形成承托箱底面;所述承托箱底面开设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连接孔,三根侧壁开孔钢管的一端分别与承托箱底面的三个连接孔对应焊接且相互平行,蜂窝工字钢梁的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承托机构的承托箱内且蜂窝工字钢梁的端部与承托箱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具有较大的形变缓冲能力,能有效吸收围岩冲击能量,从而维护冲击倾向性巷道顶板的支护稳定性。

    用于冲击倾向性巷道顶板的支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315421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149109.7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击倾向性巷道顶板的支护装置,包括两个承托机构和蜂窝工字钢梁组成,承托机构由三根侧壁开孔钢管和承托箱组成,承托箱由四个侧板和箱体底板组成,四个侧板两两相对设置相互焊接形成承托箱的侧壁,箱体底板焊接在四个侧板的一端形成承托箱底面;所述承托箱底面开设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连接孔,三根侧壁开孔钢管的一端分别与承托箱底面的三个连接孔对应焊接且相互平行,蜂窝工字钢梁的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承托机构的承托箱内且蜂窝工字钢梁的端部与承托箱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大的形变缓冲能力,能有效吸收围岩冲击能量,从而维护冲击倾向性巷道顶板的支护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脆性材料高低温加载下力学特性损伤变化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175809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978760.X

    申请日:2015-12-01

    Abstract: 一种脆性材料高低温加载下力学特性损伤变化测量系统,属于脆性材料测量系统。该系统增加了温度应力耦合加载装置,声发射信号采集装置以及影像采集装置;利用温度应力耦合加载装置,实验环境更能接近实际环境,比如深部岩石所处的环境,使得实验研究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利用影像采集装置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得到试验过程中试件局部的位移场以及应变场,该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全场测量、应用广、精度高、对原始数据的采集方式简单、测量要求环境低、便于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利用声发射信号采集装置,通过测量压裂的能量释放来检测裂隙的形成和演化,使得加载环境下脆性材料比如岩石的损伤与衰减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下进行描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