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205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80073084.6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D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C1/013 , F15B15/1466 , F16D25/0638 , F16D25/12 , F16D2300/0214 , F16D2300/08 , F16J15/16 , F42D1/12 , F42D1/18 , F42D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回路的密封装置,对通过液压而动作的液压致动器供给压力油或从所述液压致动器排出压力油的油路在相对运动的至少两个构件延伸的范围内形成,将这两个构件之间的间隙封闭成液密状态的密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两个构件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的槽部的内部,所述液压回路的密封装置中,形成使所述槽部与所述油路的任一个部位连通的连通部,以使所述槽部的内部的压力油伴随着对所述液压致动器供给压力油或从所述液压致动器排出压力油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39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980149828.0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2 , B60W10/06 , F16H57/0439 , F16H61/0031 , F16H2061/1264 , Y10T477/624 , Y10T477/6242 , Y10T477/679
Abstract: 如果确定已经在电动液压泵(16)中出现故障并且液压流体未从电动液压泵(16)提供到高液压提供部(3),则从通常向低液压提供部(2)提供液压流体的机械液压泵(14)向高液压提供部(3)提供液压流体。在该情况下,通过提高来自驱动机械液压泵(14)的引擎(13)的输出而提高由机械液压泵(14)产生的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904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80157997.9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润滑装置。在润滑装置(1-1)中,由于流量调节阀(13)的开度随着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机械性地增大,因此从油底壳(12)向喷射泵(11)的抽吸部(11b)中被吸入的机油的流量随着该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增大。因此,从喷射泵(11)的喷出部(11d)中喷出的机油的流量随着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对摩擦离合器(20)的润滑部(20a)进行润滑的机油的流量随着离合器卡合压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即使不采用例如转矩传感器这样的转矩/机油流量变换机构,而仅通过流量调节阀(13)也能够改变从喷射泵(11)中喷出的机油的流量。由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39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49828.0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2 , B60W10/06 , F16H57/0439 , F16H61/0031 , F16H2061/1264 , Y10T477/624 , Y10T477/6242 , Y10T477/679
Abstract: 如果确定已经在电动液压泵(16)中出现故障并且液压流体未从电动液压泵(16)提供到高液压提供部(3),则从通常向低液压提供部(2)提供液压流体的机械液压泵(14)向高液压提供部(3)提供液压流体。在该情况下,通过提高来自驱动机械液压泵(14)的引擎(13)的输出而提高由机械液压泵(14)产生的液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437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80026179.6
申请日:2007-1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用环形带,其能够在可变带轮内有效地改善元件的偏转姿态。该动力传递用环形带具有多个元件(42)以及支承多个元件(42)的环状的带状部件(46),并且绕挂在一对可变带轮(20、30)之间,其中,在与可变带轮(20、30)的带滑动面(26、36)接触的元件(42)的侧面(42A)上,形成多个从带前进方向前表面至未达到带前进方向后表面的规定位置的槽部(60)。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9294.4
申请日:2008-09-30
Inventor: 加藤浩二 , 服部雅士 , 竹内泰弘 , 牛田英晴 , 齐藤正树 , 藤井克守 , 矢岛信一郎 , 田中航一 , 野泽启文 , 二宫启辅 , 安藤悟 , 服部勇仁 , 铃木智人 , 垣内三善 , 大森俊昭 , 花木和博 , 入江庆一郎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端金属带。当与环形件的层叠片数的减少对应地减小槽宽度时,会使模具应力剧增而对生产造成妨碍。若分别将元件的槽宽度设为h、板厚设为t、以及头部面积设为S,则满足(h/t)<1,且(S/h)>40的关系。在减少槽宽度h的情况下,也增大头部面积,由此能够减小冲切时的流体静压力,从而降低对模具的负载。本发明适用于其在节距线上的宽度为24(mm)、且环形件的层叠片数为6片的元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