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流体-细长柔性颗粒相互作用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5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68251.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复杂流体‑细长柔性颗粒相互作用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本发明基于熔融沉积成型过程中细长柔性颗粒的运动过程,使用非牛顿Carreau模型表征熔融状态热塑性材料的流变性质,可以很好的描述熔融原材料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情况,使用重叠网格技术实现细长柔性颗粒在流体中的大幅度运动,充分考虑了非牛顿流体与细长柔性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预测细长柔性颗粒的变形、位置和姿态,并准确计算颗粒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为熔融沉积成型设备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种制备氧化铈纳米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942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102385.4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铈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步骤:S1:向硝酸铈、尿素混合溶液中加入PVP、柠檬酸,搅拌均匀后移入高压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获得氧化铈纳米球前驱物,通过调节柠檬酸含量来控制氧化铈纳米球的形貌,即低柠檬酸含量可制备多絮状氧化铈纳米球,柠檬酸含量高时可制备表面光滑纳米球;S2:将上述沉淀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后分别获得不同形貌的氧化铈纳米球。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氧化铈纳米球直径约为200nm,其中多絮状氧化铈纳米球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更多的贵金属修饰位点及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催化效率。

    一种制备Cu2O实心纳米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32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085313.0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Cu2O实心纳米球的方法,其将硝酸铜和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去离子水混匀后形成澄清溶液A,加入氨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搅拌形成铜氨溶液B,将还原剂加入乙二醇中,搅拌溶解后,滴加到铜氨溶液B中,搅拌混匀,离心分离后,清洗、干燥,得到氧化亚铜纳米球。本发明制备的氧化亚铜纳米球粒径为150‑200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本发明的方法合成过程不需要高温、条件温和、过程污染小、易控制、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产量高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氮化钽介孔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8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27152.5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比表面积的氮化钽介孔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步骤:S1:向氯化钽的乙醇溶液中加入尿素、草酸,搅拌均匀后移入高压反应釜进行醇热反应,获得无定型前驱物纳米球并洗涤干燥;S2:将前驱物置于马弗炉中煅烧,获得结晶的氧化钽纳米球;S3:将氧化钽纳米球置于管式炉中,在氨气气氛下进行煅烧,获得表面有介孔的氮化钽纳米球。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氮化钽介孔纳米球直径为300‑400nm,粒度均匀,分散性好。氮化钽介孔纳米球的表面积与氧化钽纳米球和无介孔的氮化钽纳米球相比显著增加,为染料分子提供了更多反应位点,从而促进了光催化性能的提升。

    一种减少省煤器磨损的新式外罩

    公开(公告)号:CN11048671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810567.8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省煤器磨损的新式外罩,其包括上护板、下护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其中,所述上护板和下护板包括交替连接的弧形部分和平直部分,上护板和下护板分别设于省煤器内的整体换热管的直管部分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设有与换热管垂直截面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穿过并布置在换热管中直管与弯管的连接部位;上护板和上护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密封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弯管部分布置在烟气通道之外,可以直接化解传统布置中弯管部分易受磨损的情况;并且通过上护板、下护板特殊的弧形与直管部分配合,可以破坏烟气走廊、降低烟气速度、吸收颗粒动能,从而减弱在烟气走廊发生部位烟气颗粒对换热管的磨损。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0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23658.0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水箱、储料箱、高压柱塞泵、原料处理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第二流化床反应器、第三流化床反应器、第四流化床反应器、管式换热器、预热器、第二高压柱塞泵、冷却器、背压阀、高压分离器、高压背压阀、低压背压阀、低压分离器、气相色谱仪、TOC分析仪、多个阀门、多个流量计、温度测控系统、压力测控系统以及连接的管道。本发明独有的放大系统、合适的逻辑结构以及精巧的结构设置为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技术的放大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实验装置。

    一种减少省煤器进口板面磨损的改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4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90313.2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省煤器进口板面磨损的烟道改进方法,该方法以烟道中省煤器的上下游区域作为计算对象,借助Fluent软件进行两相流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经后处理可使研究对象的侵蚀情况定量化、可视化,还可以为下一步烟道优化提供参考。对烟道的优化工作需开展相关性分析,基于流场和颗粒分布等关键信息确定影响最终磨损量的核心因素,并结合经济成本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优先考虑无需添加导流板的解决方案,即方案A,通过在工艺合理操作区间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现;若初步判定该操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在流场中设置导流板,即方案B,基于流场和颗粒分布等关键信息对各部分导流板对最终磨损的影响率进行分级,优先对影响率较高的导流板进行优化(结构尺寸、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等)。将优化后的烟道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经过多次烟道优化‑分析‑再优化‑再分析的过程,最终得到具有优良耐磨特性的烟道改进方案。

    一种气体冲击耦合多孔顶板冲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128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419204.3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冲击耦合多孔顶板冲压的装置,用于实现粒子堆积致密化,其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稳压储罐、筒体、上封头、活动多孔顶板、支腿和气压传感器;其中,空气压缩机与气体稳压储罐连接,气体稳压储罐与筒体连通,活动多孔顶板可活动性放入筒体的内部,筒体的上端通与上封头密封连接,上封头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气体稳压储罐通过管道连接进气口;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带有刻度的透视窗;筒体的下端设有支腿,所述筒体的下底面设有多个开孔。该装置实现了粒子的致密堆积,消除了单纯压制过程或气体冲击过程中所造成的料柱轴向堆积存在的密度梯度缺陷,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粒子堆积致密化过程,且堆积结构均匀致密,具有良好的工作效益。

    考虑壁面效应的非球形颗粒曳力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091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555419.8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理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壁面效应的非球形颗粒曳力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锥形底座、突扩的圆柱筒体、液体供给系统和电解池系统;锥形底座上端敞口,下端由下封头封闭,且锥形底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直径的凹槽;突扩的圆柱筒体包括圆柱筒体和圆柱扩体,圆柱筒体为圆柱体结构,嵌入凹槽中;圆柱扩体的上端端口直径大于下端端口直径,圆柱扩体的下端端口与圆柱筒体的上端端口固定连接;液体供给系统通过电解池系统向锥形底座和突扩的圆柱筒体内提供气液两相流。该装置可测定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冶金、建筑等领域的散体颗粒在液体中所受的曳力并推导出相应的曳力系数。

    一种改善低温省煤器磨损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7398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272568.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低温省煤器磨损的设备,其包括锅炉、脱硝设备、空气预热器、除尘器、自动监测喷氨系统、低温省煤器、低低温电除尘器;其中,所述锅炉、脱硝设备、空气预热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之间通过管道加装除尘器,低温省煤器与低低温电除尘器通过管道相连,低温省煤器的入口处连接自动监测喷氨系统,所述自动监测喷氨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向低温省煤器内提供氨气和空气。该设备可以减少进入低温省煤器的颗粒,从而减弱对低温省煤器中蛇形管的磨损;可以控制低温省煤器中酸性气体(SO3)的量,从而在保证低低温电除尘器高效率运行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酸性物质对低温省煤器的腐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