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8401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12699.2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测厚仪反馈信号的高精度板带轧制厚度控制方法,属于板带轧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如下:步骤1.输入轧制系统数据及板带数据;步骤2.确定厚控对象的比例系数K;步骤3.设定板带样本跟踪长度;步骤4.计算机将测厚仪对每一个板带样本长度Ls(i)的厚差Δh实测值进行多点采集,并确定i时刻板带样本的平均厚差Δh(i);步骤5.确定Δs(i);本发明的优点:提出板带样本长度跟踪,解决传统方法中滞后时间随轧制速度变化这一问题,将Smith预估控制方法用于监控AGC系统,给出控制器为积分形式下的控制率,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既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又具有较高的静态控制精度,可以广泛推广到板带轧制厂中,以提高板带产品的厚度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02068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12396.0
申请日:2009-07-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周期性变厚度带材轧制过程中张力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轧件上进行分段;设定各区前、后张力值;实现基于最大转矩限幅的张力开环控制及张力闭环控制,并加入了动态转矩补偿环节和机械摩擦转矩补偿环节;控制开卷机、卷取机电动机的转矩及进行速度设定。系统包括轧机,在轧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卷取机,在卷取机与轧机之间设置有测长辊;在轧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测厚仪;在卷取机上设置有卷径测量仪;在轧机上设置有轧制力传感器、液压缸,在测长辊下面设置有张力计;在测长辊上设置有脉冲编码器;所述的测厚仪、卷径测量仪、轧制力传感器、液压缸的位移传感器、张力计及脉冲编码器分别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849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10734.7
申请日:2009-03-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一种中厚板层流冷却链式边部遮蔽装置控制方法,属于轧钢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中厚板层流冷却链式边部遮蔽量基本值MB;(2)修正遮蔽量;MB′=MB·f(3);计算各组开启集管的遮蔽量Mi;(4)执行单个集管遮蔽量;当第i组集管的行进脉冲Iact等于第i组集管的目标设定脉冲Ind时,便认为遮蔽挡板行进到设定的遮蔽位置,从而实现对单组集管遮蔽装置的准确定位。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单组集管边部遮蔽挡板位置的准确控制;遮蔽策略模型考虑了钢板厚度、钢板宽度以及冷却水量等参数,模型设定精度较高;自学习方法能够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补偿和修正,提高了钢板宽向温度控制均匀性。本发明适用于热轧中厚板及带钢轧后层流冷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22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10123.8
申请日:2008-01-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喷气、喷雾两用式冷却装置,包括喷嘴、冷却气、冷却水供给调节系统、连接软管、分气管、分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装置还设有喷嘴位置和角度调整机构,喷嘴通过喷嘴位置和角度调整机构的安装块固定在安装杆上,喷嘴的进气管和进水管通过软管与分气管和分水管的出口连接,分气管和分水管的入口分别与冷却气、冷却水供给调节系统的出口连接,冷却装置所用的冷却介质包括氢气、氮气、水或它们的混合物,喷嘴对称或交错布置在薄板状被冷却物体的两侧,或均匀布置在圆柱形被冷却物体的周围。本发明的特点是在一套喷嘴上既可以喷气,又可以喷雾,实现大范围的冷却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81291.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16C60/00 , B21B37/28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善残余应力分布的平整过程板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平整机尺寸参数、平整工艺参数、带钢参数;步骤2:基于步骤1采集的参数建立平整过程仿真模型,并复制得到只保留带钢及其属性的带钢仿真模型;步骤3:对带钢仿真模型中的带钢施加初始内应力;步骤4:将带钢仿真模型中已施加初始内应力的带钢,通过数据传递的方式,引入到平整过程仿模型中;步骤5:对平整过程仿真模型进行条件设置,包括前处理、网格划分、定义接触类型、边界条件、施加载荷;步骤6:进行平整过程仿真,获得一组使得残余应力最小的平整工艺参数,并应用到平整现场,改善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18723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8052.2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开口程度计算20辊冷轧机边降调控功效系数的方法,涉及冷轧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更强适用性的边降调控功效系数计算模型,由第一中间辊与带钢的开口程度得到的边降控制调控功效系数,该方法不依赖于特定的产线,得出的边降控制功效系数曲线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能够提高20辊冷轧机第一中间辊调节的精度,进而快速有效的控制硅钢边降,提高硅钢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3527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45294.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2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热连轧生产过程机架间宽度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轧钢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热连轧生产过程中机架入口的各项参数;将机架入口的各项参数输入预建立的宽展预测模型,得到热连轧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机架的宽展,根据带钢入口宽度以及每个机架的宽展得到最终出口宽度、每个上游机架的出口宽度以及每个下游机架的出口宽度,所述预建立的宽展预测模型具有同一的模型结构以及不同的系数,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模型结构,通过灰狼算法确定每个宽展预测模型的最优系数。本申请考虑了机架间张力与各机架轧件的变形抗力,并且考虑了上游机架对下游机架的遗传性的影响,提高了宽度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352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45293.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58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特征增维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轧制力动态预测方法,涉及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采集带钢热连轧轧制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构建样本数据集,根据预设的比例从样本数据集中划分训练集;构建特征增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FACDNN模型,并利用训练集对特征增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FACDNN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特征增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FACDNN模型;通过重新采集带钢热连轧轧制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并输入训练好的特征增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FACDNN模型,得到带钢热连轧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预测结果。本方法充分考虑了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模型精度的影响,从而实现下游机架的轧制力高精度的动态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872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18052.2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开口程度计算20辊冷轧机边降调控功效系数的方法,涉及冷轧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更强适用性的边降调控功效系数计算模型,由第一中间辊与带钢的开口程度得到的边降控制调控功效系数,该方法不依赖于特定的产线,得出的边降控制功效系数曲线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能够提高20辊冷轧机第一中间辊调节的精度,进而快速有效的控制硅钢边降,提高硅钢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819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73128.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热轧高牌号取向硅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将铸坯加热至1250℃~1320℃,预热段总加热时间为3.5h~4h,均热段的时间为1.5h~2h,总在炉时间为5h~5.5h;粗轧工序采用1+1+3道次轧制,前三个道次采用大压下率,每道次压下率≥20%;轧辊冷却水不开启,终轧温度>1140℃;精轧过程中各机架遵循等比例凸度控制原则,F1~F3机架为CVC辊,F4~F7机架为平辊,求解各机架最优的弯辊力和CVC辊的窜辊设定值,以优化硅钢精轧过程的板形控制参数;精轧时开轧温度为1040℃~1070℃,终轧温度为890℃~930℃,目标凸度为20um~40um;对从精轧机组出来的硅钢带进行层流冷却;对经过层流冷却的硅钢进行卷曲,卷曲温度不低于5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