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2622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310307146.6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65G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弯曲轨道运输的重型设备转运系统,包括重轨、重载车、动力单元;重轨包括两根并排轨道,该两根轨道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重载车与所述重轨滑动配合;所述重轨的每根轨道均匹配一个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后座、步进液压缸、液压泵站;所述后座包括下部卡件,所述下部卡件与两根轨道上表面开设的卡槽卡扣配合;所述步进液压缸一端与所述后座连接,另一端与重载车连接;所述液压泵站通过管线与步进液压缸连接,从而驱动步进液压缸。本发明可实现主设备在弯道行走;车架下安装重载滚轮,采用滚动运输方式,所需要的推动力相对较小;两排“槽型”轨道的侧壁上的卡槽,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0365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74578.9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它包括上部堆内构件和下部堆内构件,上部堆内构件包括测量导向结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上堆芯板和上支承板,下部堆内构件包括吊篮组件和二次支承及流量分配组件,设计了新型的下腔室流量分配结构,并采用了位于压力容器上封头内的测量导向结构,同时设计了用于水位测量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使得压力容器内堆内构件能够均匀分配堆芯冷却剂,从而提升反应堆整体性能,简化了反应堆结构,另外设计了直插式的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也解决了水位探测器直径较大,难以在堆内弯曲所带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27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10235575.8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式直线磁阻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该机构的耐压壳由导磁材料与非导磁材料交替排列构成;动子组件包括驱动杆和动子,动子为厚壁钢管,其周向车有环形槽,驱动杆一端连接动子,另一端连接控制棒组件;定子组件包括永磁体、磁轭和线圈,其中磁轭为环形结构,其内侧开有横断面为矩形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线圈,若干个磁轭和永磁体交替排列,且磁轭两端的永磁体极性相反;磁致伸缩棒位探测器安装在耐压壳的底部,动子组件设置在耐压壳的内部,定子组件套装并固定在耐压壳的外部,耐压壳的内腔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相通。本发明将电脉冲信号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61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27284.0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根探测器用自紧式密封结构,包括探测器、管座及管状连接件,其中,管座设有流体腔及接通流体腔的探测器引入通道,管状连接件下端设置在探测器引入通道内且与管座连接,探测器下端穿过管状连接件内孔和探测器引入通道后设置在流体腔内。探测器引入通道内壁构成有环形支承台,探测器连接有位于管状连接件下方且设置在环形支承台上的分离环,管状连接件与分离环之间的区域设有填料密封件。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具有可靠的自紧式密封功能,保证了密封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50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0652.5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筒式流量分配装置,其设置在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的下腔室中,包括:流量分配筒、连接板、基础连接板;反应堆堆芯下支撑板、流量分配筒、连接板、基础连接板共轴线,并且自上而下依次布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堆下封头内表面并径向凸出的支撑环;所述流量分配筒为筒状结构,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环上。本发明简化反应堆下腔室结构,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实现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流量的分配,克服了堆芯入口区域流场不均匀现象;本发明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49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6998.8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表面中子注量展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展平压力容器内表面中子注量分布的热屏蔽板。该热屏蔽板,在安装有围板的反应堆堆芯外布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吊篮筒体,并在吊篮筒体的外围,布置有压力容器,且在围板外安装有成形板,四个热屏蔽板沿周向均匀安装在吊篮筒体的外壁上,且四个热屏蔽板固定在吊篮筒体外壁的0°、90°、180°、270°处,其轴向位于堆芯活性段区域,且高度可以覆盖堆芯活性段;热屏蔽板厚度在65mm~75mm之间,弧度为38°~44°,热屏蔽板的材料为奥氏体控氮不锈钢材料。该热屏蔽板可以展平中子注量,降低构件处中子注量率峰值,减少构件活化,通过该热屏蔽板后,可很好展平堆芯外各构件表面的快中子和热中子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56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0202389.0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4 , G21C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耐高温驱动机构的桁架式一体化堆顶结构,包括压力容器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围筒、抗震支承板、抗震板组件、防飞射物屏蔽板、电缆组件及起吊部件;所述围筒为由多根杆件组成的呈笼状的桁架结构。该堆顶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在反应堆正常运行及开扣盖期间,不需要拆除其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从而实现堆顶结构的一体化,达到减少反应堆开扣盖时堆顶结构拆除所需步骤,从而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0743.1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封头保温层、顶盖法兰保温层、辐射屏蔽保温组件、容器法兰接管段筒体保温层、堆坑筒体保温层和下封头保温层;其中堆坑筒体保温层和下封头保温层安装在钢衬里外表面,与压力容器外壁形成冷却水流道,同时增加注水部件和排气窗来实现安全注水冷却功能。屏蔽组件位于压力容器法兰处以降低辐射中子量。注水口部件可通过保温盖板或者浮球以实现严重事故工况下的注水。注水管道与外部的泵或者高位水箱连接可实现能动和非能动状态下正常工作。本发明所述保温层结构在满足一般保温性能的基础上,具备中子屏蔽功能、提供安全注水冷却流道以及在能动和非能动状态下都能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4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573872.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屏蔽保温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应用,辐照屏蔽保温装置包括包壳、辐照屏蔽层和隔热保温层;所述包壳至少包括一个侧壁和一个顶壁,所述顶壁的长度大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保温层的厚度,所述侧壁的高度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保温层与反应堆压力容器换料密封环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辐照屏蔽层和隔热保温层均设置在包壳内,沿着辐射方向依次为包壳、辐照屏蔽层和隔热保温层或包壳、隔热保温层和辐照屏蔽层。该装置能够安装在换料水池与反应堆压力容器换料密封环之间,用于降低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辐照剂量和结构设备活化水平,同时能够在核电站寿期内的重复装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4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73872.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屏蔽保温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应用,辐照屏蔽保温装置包括包壳、辐照屏蔽层和隔热保温层;所述包壳至少包括一个侧壁和一个顶壁,所述顶壁的长度大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保温层的厚度,所述侧壁的高度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保温层与反应堆压力容器换料密封环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辐照屏蔽层和隔热保温层均设置在包壳内,沿着辐射方向依次为包壳、辐照屏蔽层和隔热保温层或包壳、隔热保温层和辐照屏蔽层。该装置能够安装在换料水池与反应堆压力容器换料密封环之间,用于降低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辐照剂量和结构设备活化水平,同时能够在核电站寿期内的重复装拆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