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变测量辐照装置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018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75500.5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变测量辐照装置,包括设置在下部的测量部,测量部包括辐照罐、夹持块、数据采集器、温度调节机构,辐照罐内形成一密封空间,夹持块、数据采集器、温度调节机构均设置在密封空间内,夹持块设置在辐照罐内底部,夹持块内开设有放置样品的孔,数据采集器设置在孔上方,夹持块和辐照罐内壁之间具有适当的气体间隙,温度调节机构包括通过改变气体间隙热阻实现温度调节的第一调节机构和/或通过调节夹持块和样品二者温度的第二调节机构。本发明在辐照温度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获得更为精准的形变测量数据。

    一种测量材料在反应堆内释热率的方法及量热计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86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524388.4

    申请日:2016-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材料在反应堆内释热率的技术。采用热量补偿法,基于温差相等热量等效原理来测量材料的释热率。该技术设计的量热计主要由两根形状及材质相同的测量桥和对比桥构成,样品材料固定在测量桥上,在对比桥上输入可控电功率,使得对比桥上测点间产生的温差与测量桥相对应测点间的温差相等,输入可控的电功率除以样品质量即为待测样品的释热率。为使得量热计可置于静止冷却剂中,并提高其安全性,量热计设有加强换热能力的冷端。为减弱气体导热以及辐射换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量热计采用双包壳设计,两层包壳间留有间隙,该技术有效克服材料特性随环境参数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减少对实验结果的修正,实现对材料释热率的直接测量。

    一种用于燃耗测量的板型燃料元件功率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079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73577.X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耗测量的板型燃料元件功率标定方法,对通过辐照试验装置的不同冷却剂流量进行计算,得到考验段内外流道的流量分配系数;利用板型燃料元件核功率以及考验段总释热功率,得到燃料元件芯体核功率与各结构材料伽马释热率的初始值,初步确定考验段内的热源和分布,利用几何结构模型,建立计算模型;经迭代计算确定材料的伽马释热率;确定燃料元件的核功率;确定燃料元件的燃耗。该方法用于确定试验燃料元件的实时燃耗值,确保燃料元件燃耗辐照指标的实现,通过一定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剥离结构材料伽马释热的影响,降低热平衡法测量燃料辐照试验时燃料核功率的误差,从而实现用于燃耗测量的辐照试验过程中燃料核功率的标定。

    一种测量材料在反应堆内释热率的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24388.4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12 G21C17/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材料在反应堆内释热率的技术。采用热量补偿法,基于温差相等热量等效原理来测量材料的释热率。该技术设计的量热计主要由两根形状及材质相同的测量桥和对比桥构成,样品材料固定在测量桥上,在对比桥上输入可控电功率,使得对比桥上测点间产生的温差与测量桥相对应测点间的温差相等,输入可控的电功率除以样品质量即为待测样品的释热率。为使得量热计可置于静止冷却剂中,并提高其安全性,量热计设有加强换热能力的冷端。为减弱气体导热以及辐射换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量热计采用双包壳设计,两层包壳间留有间隙,该技术有效克服材料特性随环境参数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减少对实验结果的修正,实现对材料释热率的直接测量。

    一种双气隙高温材料控温辐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43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87767.0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气隙高温材料控温辐照装置,包括:进气管、试验段、外套管、外层出气管、内层出气管、法兰组件、鼠笼组件、密封头组件、气嘴组件;试验段第二端与外套管第一端固定连接,外套管的外周壁固定连接在法兰组件上,试验段的出气口分别与外层出气管、内层出气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外层出气管和内层出气管分别与鼠笼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鼠笼组件第二端分别与密封头组件和气嘴组件进行密封连接;进气管设置在试验段内的预留气管通道,进气管的第一端密封固定在试验段的第一端的端口处,进气管第二端穿过法兰组件对应的穿出口;本申请既可以实现较大幅度辐照温度提升,又能保障装置外侧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解决高温辐照难题。

    一种闪烁光纤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341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1414.9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闪烁光纤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光学元件测试领域。闪烁光纤性能测试系统包括绝对增益测试模块、SiPM测试模块、衰减时间测试模块以及计算机;其中绝对增益测试模块包括脉冲发生器、激光发射器、滤光片、准直器、SiPM、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符合电路以及QDC;SiPM测试模块包括放射源、准直器、闪烁光纤、SiPM、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恒比定时器、符合电路以及QDC;衰减时间测试模块包括放射源、准直器、闪烁光纤、SiPM、前级放大器以及示波器。基于闪烁光纤性能测试系统能够测试闪烁光纤的衰减长度、弯曲损耗、光产额以及衰减时间,并提高测试效率及准确性。

    一种用于测试微结构中子探测器综合性能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28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6235.6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微结构中子探测器综合性能的系统,包括中子慢化体,所述的中子慢化体前侧设有混合放射源和可开关γ屏蔽体;所述的中子慢化体内设有标准中子探测器、硅基微结构中子探测器和标准γ探测器,其中所述的硅基微结构中子探测器放置在恒温箱内;所述的标准中子探测器、硅基微结构中子探测器和标准γ探测器分别连接一个前端电子学器件,每个前端电子学器件均与多道计数器连接。本发明针对开发的硅基微结构中子探测器芯片原型系统进行辐射性能测试,包括热中子探测效率、n/γ甄别比、适用温度范围和计数率,以填补对三维结构硅基中子探测器测试的空白。

    辐照试验装置及辐照试验系统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4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82142.3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照试验装置及辐照试验系统。该辐照试验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于外壳体内的胶囊固定块,胶囊固定块用于安装样品胶囊组件,其中,胶囊固定块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补偿件安装槽,补偿件安装槽用于可拆卸地安装补偿件,补偿件为多个且多个补偿件中的至少两个的密度不同。这样,通过在补偿件安装槽内安装不同密度的补偿件,实现对样品所处的环境温度的调控。即,可以通过同一个辐照试验装置来满足不同的环境温度的需求,补偿件的拆装过程简单,可以有效地简化试验过程,且成本更低。

    一种基于易爆炸气体的材料辐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73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80171.6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子辐照考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易爆炸气体的材料辐照试验装置。本发明中,试验段上端与支撑管下端连接,支撑管内部中空,进气管、出气管位于支撑管内部;支撑管上端与法兰组件焊接,法兰组件的上端面焊接热电偶密封组件,热电偶密封组件上端面中心焊接气管接头;出气管下端与试验段贯通连接,上端穿过法兰组件与热电偶密封组件连接,进气管下端与试验段连接,并插入试验段内部,上端穿过法兰组件直接与气管接头连接。本发明用来在反应堆内开展释放易爆炸气体的材料辐照试验,建立材料试样的堆内安全可靠的辐照试验能力,实现材料辐照试样温度的控制和安全运行,解决在释放易爆炸气体的材料的堆内辐照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