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平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顶盖

    公开(公告)号:CN1090651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09028.5

    申请日:2018-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02 G21C13/0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平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顶盖,包括一体化的法兰、球形封头,在球形封头的内凹球面上一体化锻造有平台结构体,使得球形封头的内凹球面由连续渐变的弧面渐变到平面再渐变到连续渐变的弧面,平台结构体为一球面与一圆形平面围合构成的一实心体,其中平台结构体的球面与球形封头的内凹球面一体化匹配连接,而平台结构体的圆形平面水平设置,且圆形平面在垂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法兰上端面在垂直方向的高度,还包括贯穿球形封头、平台结构体的管座安装通孔,以及插入管座安装通孔内的管座,还包括圆形的管座焊缝,所述管座焊缝设置平台结构体上并包覆管座。解决传统非对称焊缝导致管座的垂直度超差问题。

    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反射层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65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44575.X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反射层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激光熔化增材制造的整体式反射层的原材料;2)根据整体式反射层的尺寸进行增材制造程序编写;3)对增材用基板进行表面处理;4)以激光为热源,通过送粉熔融方法将增材原料逐层熔融堆积在基板上,以实现整体式反射层的成型;5)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固溶热处理;6)对整体式反射层稳定化处理;7)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液体渗透检验;8)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超声波检验。在围板薄弱环节设置了与围板整体成形的加强肋板,提高了堆芯反射层结构的刚度,使得整体成形的堆芯反射层的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同时使得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制造工艺大大简化。

    一种针对反应堆内长导管防震荡的螺纹后推锁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698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88041.2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反应堆内长导管防震荡的螺纹后推锁紧结构,包括导向管,所述导向管面向堆内长导管的A端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绕过堆内长导管后回接到A端形成一个U形夹臂;所述顶叉棒具有一个叉形端,该叉形端插入到导向管后与U形夹臂合围夹持到堆内长导管外壁上,顶叉棒另一段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用于与固定建筑物连接;其中,所述顶叉棒的外径大于连接杆,顶叉棒连接连接杆的一端形成变径支承面,螺母套接在导向管外壁上,所述螺母远离堆内长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尾盖,所述尾盖开有通孔,连接杆插入到该通孔内自由滑动;随着螺母向堆内长导管不断旋紧,最终尾盖面向导向管的一面与变径支承面挤压接触。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9839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0960792.1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承与核反应堆辐射屏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承结构。包括屏蔽水箱、支座水箱、侧部屏蔽材料、底部屏蔽材料;屏蔽水箱与支座水箱之间的屏蔽水箱顶板开孔以使其之间的水连通;屏蔽水箱外部设置有侧部屏蔽材料;屏蔽水箱底板设置有底部屏蔽材料,屏蔽水箱与支座水箱支承反应堆压力容器,支座水箱顶板与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承垫之间设置有水平隔热润滑板与侧部隔热润滑板。本发明在传统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承的基础上增加屏蔽功能,阻挡了来自反应堆的辐射,确保反应堆外的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一体化小型反应堆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80257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742390.4

    申请日:2015-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型反应堆总体结构设计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小型反应堆。它包括压力容器和位于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压紧组件、控制棒组件、导向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和直流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与压力容器筒体直接连接的主泵;堆芯包括堆芯吊篮和燃料组件;在堆芯吊篮内设有压紧组件和控制棒组件;压力容器与主泵直接连接,主泵水平安装,其入口设有分流装置。加热设备设在压力容器顶盖上,通过温度调节直接对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进行压力控制,相当于同时将蒸汽发生器、稳压设备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主设备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取消了外部回路管道,消除了大破口事故,结构紧凑;控制棒驱动机构内置,消除了弹棒事故,固定安全性大大提高。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0574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774110.2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包括密封壳组件、与密封壳组件固定连接的行程套管、套装在密封壳组件上的线圈组件、设置于耐压壳组件中的钩爪组件,所述密封壳组件包括密封壳及管座,所述密封壳与管座为一体式结构。本方案中,将密封壳与管座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省去了控制棒驱动机构与压力容器连接时,所需要的密封壳与管座的焊接。这样,使得整个核反应堆的制造和装配总时间减少,同时,也使得所得核反应堆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少了一条核一级焊缝,焊缝的减少有利于降低发生泄漏的风险,故以上结构在增加控制棒驱动机构服役寿命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CRDM在役检查的工作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