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式介质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63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14055.9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式介质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衡式滤波器的相对带宽无法小于1%、品质因数低、损耗大的技术问题,所述滤波器包括:电路板(10);设置在电路板(10)上的两个介质谐振器(21,22);设置在电路板(10)的第一端(11)上,分别位于介质谐振器(21)两侧的两条微带馈线(31,32);微带馈线(31,32)分别与介质谐振器(21)通过磁场激励耦合;设置在电路板(10)的第二端(12)上,分别位于介质谐振器(22)两侧的两条微带馈线(33,34);微带馈线(33,34)分别与介质谐振器(22)通过磁场激励耦合;用于容置电路板(10)、介质谐振器(21,22)、微带馈线(31,32,33,34)的金属屏蔽腔体(40)。

    一种H面排列的双面宽波束壁挂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833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93300.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面排列的双面宽波束壁挂天线,包括双峰形带孔金属板、印刷条带层、半波振子、微带转槽馈电器、金属地。将短粗型及细长型折叠工字结构、双峰形形带孔金属板与H面排列的半波振子相结合,利用短粗型折叠工字结构对低频E面波束展宽及低频解耦的作用、细长型折叠工字结构对高频解耦及E面H面波束展宽的作用、双峰形形带孔金属板对中间频段E面波束及低频H面波束的展宽作用及低频谐振能力,实现较宽带宽的H面排列双面宽波束壁挂天线,并能兼顾H面方向图解耦及波束展宽程度。

    一种双传输零点独立可控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57642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633988.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传输零点独立可控的介质波导滤波器,该介质波导谐振器为由5个正六边形介质波导谐振器构成的五阶介质波导谐振器,包括呈M型排布的第一至第五谐振器,第二谐振器与第四谐振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分隔开两谐振器的隔窗,相邻谐振器之间分别通过表面金属化的耦合盲孔进行耦合;介质波导谐振器具有两个独立可控的传输零点,两个传输零点分别位于下边带和上边带,下边带传输零点通过第一谐振器与第三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调节;上边带传输零点通过第三谐振器与第五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调节。这两个传输零点独立可控,互不干扰,以此来提高阻带抑制性能的可控性。同时,与现有同类介质波导滤波器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好的设计灵活度。

    一种平衡式无反射滤波功分器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38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1788230.4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式无反射滤波功分器,由传输线TL1和TL2、三线耦合线TCL1和TCL2、半波长开路枝节TL5和TL6、半波长传输线TLc1和TLc2、吸收‑隔离‑共模抑制复合网络、一个平衡式输入端口P1+/P1‑以及两个平衡式输出端口P2+/P2‑和P3+/P3‑组成。吸收‑隔离‑共模抑制复合网络由两组同结构但不同参数的枝节串组成,每个枝节串都是由两个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和两个电阻串联组成。该吸收‑隔离‑共模抑制复合网络能够实现吸收、隔离以及共模抑制三种功能的融合,有效提高了电路结构的利用率,并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集成,同时兼顾全频带吸收、全频带隔离、高频率选择性、共模抑制带宽宽、高带外抑制的优点。

    可预设带外传输零点的多通带滤波器耦合矩阵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9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3331.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可预设带外传输零点的多通带滤波器耦合矩阵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低通原型滤波器中的归一化频带转换为多通道滤波器的上下限通道指标;设计多通带滤波器耦合矩阵中的带通部分;计算多通带滤波器耦合矩阵中的带阻部分;根据多通带滤波器耦合矩阵中的带通部分和带阻部分生成整体的耦合矩阵。本发明可以将低通原型滤波器响应映射到实际频域中,映射为多通带滤波器,适用于任何种类的谐振器,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的通带数量以及自定义的每个通带带宽,相比于已经提出的频率映射理论,其可以实现带外传输零点的精准预设,可以很好地提高带外抑制性能。

    一种基于频率映射拓扑的双通带CT介质波导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199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24434.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频率映射拓扑的双通带CT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一个级联的三阶介质波导滤波器,以此构建一个CT结构,使滤波器在带外高频处有一个传输零点;并且在原滤波器的各个谐振器都级联一个谐振器,从而将单一通带映射成双通带。通过频率映射后,单通带滤波器映射为双通带滤波器,带外高频处的零点仍然存在,并且该传输零点会在两个通带之间被映射为两个传输零点。通过频率映射拓扑不光可以将单个通带映射为两个通带,还可以继续拓展,将单个通带映射为三个通带,使得本发明与现有同类介质波导滤波器相比,具有更多通带数量,拥有更好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本发明具有更好的设计灵活度。

    一种无反射带通-无反射带阻可切换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5520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052939.1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反射带通‑无反射带阻可切换滤波器,包括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电路、可切换吸收电路、传输线TL1、端口一以及端口二;传输线TL1一端连接端口一,另一端与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电路相串联,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电路的另一端和端口二相连,可切换吸收电路在端口一处与传输线TL1进行并联。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射带通‑无反射带阻可切换滤波器巧妙融合了可切换滤波器和可切换吸收电路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平面化、利于集成的特点,还具有全模式无反射、宽吸收带宽和损耗低的优点,为改善射频前端的通信性能以及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一种宽带及可开关双频段全向贴片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0965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14610.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及可开关双频段全向贴片天线。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宽带及可开关双频段全向贴片天线中,将具有三模式的圆形贴片与子贴片和短路铜柱结合,形成双频段、宽带辐射的全向天线,通过刻蚀在反射地上缝隙和在天线内插入开关铜柱分别单独控制低频段和高频段的开关。使得本发明的宽带及可开关双频段全向贴片天线与现有同类全向贴片天线相比,不仅具有了双频段宽带特性,而且在几乎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基础上使得单一天线具有四种工作状态,用来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应急处理。

    一种集总元件差分宽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9793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208791.1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总元件差分宽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四个T型电感电容结构、两个十字型电感结构及两对串联电容形成具有三个谐振点和三个传输零点的差模通带,同时结合三个并联谐振结构产生四个共模传输零点形成共模抑制,最终形成具有结构紧凑、易集成、宽带及高频率选择性的特点的集总元件差分宽带带通滤波器。

    一种基于端口双馈电的多传输零点介质波导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6404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17648.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端口双馈电的多传输零点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三阶介质波导谐振器和PCB板,源通过输入馈线同时对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馈电,负载通过输出馈线同时对第二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馈电,使介质波导谐振器具有两个独立可控的传输零点。本发明将源和负载纳入CT结构的构建中,让源、负载同时对两个谐振器进行馈电,即构成端口双馈电结构。与现有同类介质波导滤波器相比,本发明能兼顾小型化的同时,产生额外的传输零点,拥有更好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本发明具有更好的设计灵活度。此外,本发明还增加了源‑负载的耦合,从而得到了第三个CT结构,进而使介质波导滤波器获得了第三个传输零点,进一步提高了滤波器的设计灵活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