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扫描式光镊的纳米颗粒筛选与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201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406135.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扫描式光镊的纳米颗粒筛选与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集成声光偏转器AOD、扩束镜、二向色镜、显微镜、样品室、照明光源、反射镜、聚光镜和CCD相机;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束依次经过所述AOD调制、所述扩束镜扩束、所述二向色镜耦合垂直射入倒置的所述显微镜中,经所述倒置的显微镜聚焦到样品室中;所述倒置的显微镜上方设置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透过所述倒置的显微镜和所述二向色镜,经过所述反射镜反射和所述聚光镜会聚到CCD相机中。本发明中的上述装置无需依赖制作出其他微型器件,只要基于扫描光镊且仅需要改变扫描频率便可实现双向分选。

    一种在活体血管内构建细胞核微流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6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60897.9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活体血管内构建细胞核微流泵的方法,属于光流输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内源性细胞核的中心为圆心,采用扫描光摄系统在所述内源性细胞核的周围创建若干个光学势阱形成圆形扫描势阱,对内源性细胞核施加非接触、无损伤的光力,由于光力的作用,内源性细胞核围绕所述圆心进行旋转,构建得到细胞核微流泵。与此同时,内源性细胞核周围的血液将在内源性细胞核的旋转驱动下流动。因而,旋转的内源性细胞核可以看作一个内源性的微流泵,其可以在血管中激发特定的驱动血流,且血流的驱动方向和速度均可以通过调节内源性细胞核的旋转方式实时改变。

    具有可重构性的生物微马达阵列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53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61484.5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可重构性的生物微马达阵列,所述可重构性的生物微马达阵列包括红外激光源、扩束镜、声光偏转器、透镜、第一分色镜、物镜、LED光源、样品台、第二分色镜、COMS相机、计算机,通过控制所述声光偏转器,可以在所述样品台内创造若干个动态或者静态光阱,进而捕获或操控样品台上的生物细胞形成生物微马达阵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改动阵列信息,实现整体微马达阵列调整或阵列中特定某个位置移动,操作快捷方便。提高了去除目标的效率,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该微马达阵列进一步应用于微流体环境中执行任务,为许多体外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不同任务需求的机器人协同操作提供更多的选择。

    单个纳米颗粒光散射电调控天线及制备、电调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48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33983.X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个纳米颗粒光散射电调控天线及制备、电调控的方法,利用飞秒液相激光熔蚀单晶硅片制备出了尺寸不同的Si纳米颗粒,再利用无掩模光刻和聚焦离子束刻蚀结合,制备出叉指电极,然后通过Si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技术,将Si纳米颗粒搭载在两叉指电极中间,形成电调控天线,通过在两叉指电极两端施加电压,便可测得单个Si纳米颗粒光散射的变化。本发明制备方法能够简易快速地制备Si纳米颗粒并实现电调控天线的自组装,所制备的Si纳米颗粒电调控天线具有纳米尺度,集成多个单个Si纳米颗粒,采用该Si纳米颗粒电调控天线能对单个Si纳米颗粒光散射进行精确的调控,该调控方法能够引起光学响应的明显变化,调控幅度更大。

    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3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28839.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及方法,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是将一多模光纤经熔融拉锥法制备而成的锥形光纤探针,将多模光纤末端部位的塑料涂覆层剥去,然后将其末端穿过玻璃毛细管并将光纤末端外露,将光纤末端平行放置于酒精灯上方的外焰处,静置待光纤熔融后,将熔融部分以匀速拉制成光纤锥形尖头后形成。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的输入端连接光纤激光器,其光纤尖端伸入需要对细胞和颗粒进行分离、运输的混合溶液中,打开光纤激光器,给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通入20~80毫瓦的激光,进行细胞和颗粒的分离、运输。无需使用额外的生物标签、复杂的微流体器件和外部系统。

    基于生物透镜的细胞捕获和荧光增强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4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54422.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微透镜的细胞捕获和荧光增强的装置及其方法,基于生物微透镜的细胞捕获和荧光增强的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示波器、光纤耦合器、光谱仪、光电耦合件、显微镜、物镜、电脑、光纤调节架、毛细玻璃管、光纤探针、悬浮液、载物台、载玻片。基于生物透镜的细胞捕获和荧光增强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S1:制备用于捕获实验对象和探测信号的光纤探针;步骤S2:细菌悬浮液的制备;步骤S3:目标捕获细胞的制备;步骤S4:生物透镜悬浮液的制备;步骤S4:生物透镜悬浮液的制备。本发明利用聚焦性更强的纳米光子喷流激发出更强的上转换纳米光颗粒的荧光,使其发光效率得到2个数量级的提升。

    基于骤变锥形光纤的在微流中捕获与操控单细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20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93679.8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李宝军 辛洪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骤变锥形光纤的在微流中捕获与操控单细菌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微流通道、制作骤变锥形光纤、配备细胞悬浮液、安装实验装置及检测;本发明利用骤变的锥形光纤实现在微流通道中捕获活的单个细菌,并操控捕获的细菌在有流速的流体中灵活、靶向移动,实验设备简单、易控制,实验条件简单,对样品的依赖程度低,工作距离可调,适用广泛。

    一种精准操控纳米颗粒和生物分子的纳米光镊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84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710177619.3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操控纳米颗粒和生物分子的纳米光镊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显微镜,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设置有微流通道,微流通道由盖玻片和载玻片组成,微流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光纤,两根光纤外部均套有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被固定在可调的光纤调节架上,其中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Y型的光纤耦合器,Y型的光纤耦合器的另外两臂分别连接带通滤波器和光纤激光器,带通滤波器的另一端连接光电探测器,另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制备用于精准操控的抛物线形光纤尖端;步骤2:将微透镜固定在光纤尖端;步骤3:利用步骤2中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操控荧光纳米颗粒;步骤4:捕获和操控DNA分子。

    一种纳米线p-n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902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979906.6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线p-n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属于异质结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将p型量子点或n型量子点与导电聚合物和苯类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掺杂p型或n型量子点的混合溶液,对掺杂p型或n型量子点的混合溶液进行拉制,得到p型或n型纳米线,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将p型纳米线与n型纳米线进行微操控,得到交叉结构,即为纳米线p-n异质结。本发明通过直接拉制技术和显微操控技术的结合实现纳米线p-n异质结的快速制备,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工艺流程,克服了模板难以获取的难题,使得纳米线p-n异质结的制备既经济又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