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菜心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426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583067.6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菜心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方法,包括菜心无菌苗的培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菜心悬浮细胞系的建立。本发明建立的菜心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均匀一致菜心悬浮细胞液的特点,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方法选育抗虫、抗逆、抗除草剂和其它优良性状的菜心新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利用植物内生菌降低植物体内PAEs污染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9387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35477.8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植物内生菌降低植物体内PAEs污染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与农产品安全领域。本发明通过浸种、浸根、叶面喷施或涂抹以及灌根法等方式将植物内生菌巨大芽孢杆菌YJB3定殖于植物体内,然后将处理的植物种子播种于PAEs污染的土壤中,或将已经接种巨大芽孢杆菌YJB3的植物幼苗水培于含有PAEs的营养液中或栽培于受PAEs污染的土壤中,降低植物体内PAEs的积累。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对环境不引入二次污染,并有效去除积累在植物体内的PAEs,能够规避农产品污染风险,对于高效利用区域性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生产安全农产品、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株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及在修复PAEs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6572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36090.4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及在修复PAEs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JB3,于2017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389。利用YJB3菌液通过根际土壤接种、喷雾处理或种子浸菌的方式,使内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或体内,或直接加菌至PAEs污染土壤中,均可提高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修复效率。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对土壤环境不引入二次污染,能够规避农产品污染风险,对于高效利用区域性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生产安全农产品并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2594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745346.X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土壤破碎平整,包沟起晆,并施用基肥,用水浇至土壤湿润;(2)播种前每穴装入营养土或培养基,淋水,播种玉米种子,再覆盖营养土;(3)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带土移栽,保持土壤湿润;(4)玉米长至穗期前,收割玉米植株。本发明通过利用玉米根系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促进邻苯二甲酸酯降解,使其土壤中去除率达86%,实现高效去除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玉米收割后,茎叶可用作饲料,具有经济效益。玉米生长快,根系发达,生物量大,可有效去除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适用于大范围邻苯二甲酸酯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

    一株贪铜菌及其在降解苯甲羟肟酸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51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1621.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贪铜菌及其在降解苯甲羟肟酸中的应用,本发明从矿区土壤中分离出了一株BHA的降解菌:贪铜菌属Cupriavidus sp.HY21,于2024年9月1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GDMCC No:65117,其最佳降解条件为:pH为5.5、温度为30.5℃、接菌量1.0(OD600nm),该条件下仅需24h对100mg/L BHA的降解率即可达97%以上。另外,对于羟肟酸类捕收剂和苯甲酸、水杨酸、苯酚和/或邻苯二酚也都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其能够用于浮选药剂BuX污染修复提供。

    一种识别多孔介质的椭圆颗粒形状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802023.9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多孔介质的椭圆颗粒形状参数的方法。通过建立了椭圆颗粒组成的多孔介质微观模型,推导获得所述多孔介质微观模型的孔隙平均直径,进一步推导获得迂曲度、渗透率和毛管进入压力与孔隙度之间的数学关系。随后测定多孔介质的实际孔隙度、迂曲度和渗透率,将模型结果与多孔介质参数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初步识别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的范围。最后建立DNAPL在多孔介质微观模型中迁移的数值模型,进而综合识别确定多孔介质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本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对多孔介质的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进行识别确定,对测定椭圆颗粒多孔介质的理化性质参数以及评估多孔介质椭圆颗粒形状对宏观DNAPL污染物迁移行为的影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