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749387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35477.8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植物内生菌降低植物体内PAEs污染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与农产品安全领域。本发明通过浸种、浸根、叶面喷施或涂抹以及灌根法等方式将植物内生菌巨大芽孢杆菌YJB3定殖于植物体内,然后将处理的植物种子播种于PAEs污染的土壤中,或将已经接种巨大芽孢杆菌YJB3的植物幼苗水培于含有PAEs的营养液中或栽培于受PAEs污染的土壤中,降低植物体内PAEs的积累。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对环境不引入二次污染,并有效去除积累在植物体内的PAEs,能够规避农产品污染风险,对于高效利用区域性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生产安全农产品、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72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36090.4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降解PAEs的植物内生菌及在修复PAEs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JB3,于2017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389。利用YJB3菌液通过根际土壤接种、喷雾处理或种子浸菌的方式,使内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或体内,或直接加菌至PAEs污染土壤中,均可提高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修复效率。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对土壤环境不引入二次污染,能够规避农产品污染风险,对于高效利用区域性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生产安全农产品并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5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018934.3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脱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人苍白杆菌FX02菌株及其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于2016年8月1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062。该菌株是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进行成为可能,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8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37800.0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8 , G01N30/06 , G01N30/14 , G01N2030/062 , G01N2030/146 , G01N2030/8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定作物中全氟羧酸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步骤为:将待测作物冷冻、干燥、粉碎后作为样品,向样品中加入内标物13C4‑PFOA和13C2‑PFDA,混匀后加入萃取剂,超声萃取得萃取质,萃取质经装有石墨炭黑的WAX小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进行测定;以平行操作的全氟羧酸类标准品进行比较,以保留时间和优化的特征离子进行定性,以基质背景干扰少,峰形好、信噪高的特征离子为定量离子,以内标法进行定量。本发明所述方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灵敏度高,且抗复杂基质干扰,同时适用于谷物类、根菜类、叶菜类、果菜类中全氟羧酸化合物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752594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745346.X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土壤破碎平整,包沟起晆,并施用基肥,用水浇至土壤湿润;(2)播种前每穴装入营养土或培养基,淋水,播种玉米种子,再覆盖营养土;(3)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带土移栽,保持土壤湿润;(4)玉米长至穗期前,收割玉米植株。本发明通过利用玉米根系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促进邻苯二甲酸酯降解,使其土壤中去除率达86%,实现高效去除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玉米收割后,茎叶可用作饲料,具有经济效益。玉米生长快,根系发达,生物量大,可有效去除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适用于大范围邻苯二甲酸酯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21863.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4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38 , C12R1/01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菌剂及其在降解丁基黄原酸盐和苯甲羟肟酸污染中的应用,所述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生物炭与假单胞菌和贪铜菌组合物混合后,充分进行吸附,得到产物1;海藻酸钠水溶液与产物1充分混匀,得到产物2;产物2逐滴滴入CaCl2溶液,充分固化,纯化后即得。本发明的固定化菌剂能使包埋假单胞菌和贪铜菌菌群在污染水体和土壤中保持相对稳定,提高其对不良环境条件的耐受能力,避免了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从而能更为高效地降解水体和土壤中的BuX和BHA,削弱对水生和土壤生态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1621.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贪铜菌及其在降解苯甲羟肟酸中的应用,本发明从矿区土壤中分离出了一株BHA的降解菌:贪铜菌属Cupriavidus sp.HY21,于2024年9月1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GDMCC No:65117,其最佳降解条件为:pH为5.5、温度为30.5℃、接菌量1.0(OD600nm),该条件下仅需24h对100mg/L BHA的降解率即可达97%以上。另外,对于羟肟酸类捕收剂和苯甲酸、水杨酸、苯酚和/或邻苯二酚也都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其能够用于浮选药剂BuX污染修复提供。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15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924002.4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PS06828酯酶及其应用。编码PS06828酯酶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PS06828酯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PS06828酯酶属于第VI类脂肪酶家族中的羧酸酯酶,PS06828酯酶降解DBP的动力学曲线测定结果表明该酶在5min内降解能力极强,降解率达53.35%;此外,PS06828酯酶的最适温度为30℃,25℃~35℃范围内该酶的相对活力均在45%以上,其最佳pH值为7,且在pH值为7到8范围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50%),在广泛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802023.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多孔介质的椭圆颗粒形状参数的方法。通过建立了椭圆颗粒组成的多孔介质微观模型,推导获得所述多孔介质微观模型的孔隙平均直径,进一步推导获得迂曲度、渗透率和毛管进入压力与孔隙度之间的数学关系。随后测定多孔介质的实际孔隙度、迂曲度和渗透率,将模型结果与多孔介质参数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初步识别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的范围。最后建立DNAPL在多孔介质微观模型中迁移的数值模型,进而综合识别确定多孔介质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本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对多孔介质的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进行识别确定,对测定椭圆颗粒多孔介质的理化性质参数以及评估多孔介质椭圆颗粒形状对宏观DNAPL污染物迁移行为的影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