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445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65122.8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14 , C21D8/0226 , C21D8/0263 , C21D2201/05 , C21D2211/004 , C21D2211/005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脆性裂纹传播停止特性优良的高强度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结构用高强度厚钢板,其根据期望的脆性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对织构的板厚中央位置的轧制面上的{311} 取向强度和板厚1/4位置的轧制面上的{110} 取向强度进行了限定,并且对板厚1/4位置的夏比断口转变温度进行了限定。在热轧后,分别在板厚中央部的温度在再结晶范围内、未再结晶范围内在进行强压轧制,然后,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216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180022549.5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021 , C21D1/25 , C21D8/06 , C21D9/02 , C21D2211/008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弹簧钢及其优选的制造方法,该弹簧钢通过具有以下组成而抑制腐蚀时产生的点蚀的深度,高强度且耐点蚀性和腐蚀疲劳特性优异,其组成为以PC=4.2×([C]+[Mn])+0.1×(1/[Si]+1/[Mo])+20.3×[Cr]+0.001×(1/[N])算出的PC值大于3.3且小于等于8.0的条件含有C:大于0.35质量%且小于0.50质量%、Si:大于1.75质量%且小于等于3.00质量%、Mn:0.2质量%~1.0质量%、Cr:0.01质量%~0.04质量%、P:0.025质量%以下、S:0.025质量%以下、Mo:0.1质量%~1.0质量%以及O:0.0015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770570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80011314.6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06 , C21D1/25 , C21D6/002 , C21D2211/004 , C21D2211/008 , C22C38/002 , C22C38/0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3C8/22 , C23C8/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硬化钢和渗碳材料,其成分组成为:含有C:0.10~0.35质量%、Si:0.01~0.50质量%、Mn:0.40~1.50质量%、P:0.02质量%以下、S:0.03质量%以下、Al:0.04~0.10质量%、Cr:0.5~2.5质量%、B:0.0005~0.0050质量%、Nb:0.003~0.080质量%、Ti:0.003质量%以下、以及N:低于0.0080质量%,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639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80054274.9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9/40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18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40 , F16C22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钢,通过采用如下所述的成分组成来抑制共晶碳化物在由连铸材、尤其是模铸材制成的轴承钢中的偏析部生成,其中,作为所述成分组成,含有C:0.56质量%以上且0.70质量%以下、Si:0.15质量%以上且低于0.50质量%、Mn:0.6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Cr:0.50质量%以上且1.10质量%以下、P:0.025质量%以下、S:0.025质量%以下、Al:0.005质量%以上且0.500质量%以下、O:0.0015质量%以下及N:0.0030质量%以上且0.015质量%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而且共晶碳化物生成指数Ec满足0<Ec≤0.25。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34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680022023.6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06 , B21J9/022 , B21K1/08 , B21K1/40 , B21K29/00 , C21D1/18 , C21D1/667 , C21D7/13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锻设备,该热锻设备能够制造疲劳特性及冷加工性优良的热锻品。在输送线上依次设有加热钢原材的加热炉及对加热后的钢原材实施锻造的热锻机的热锻设备中,在上述热锻机的输出侧设有部分冷却热锻后的锻造品的部分冷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590209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680010358.6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锻品:通过在热锻工序中适当控制组织,使因锻造品的轻量化、紧凑化导致产生应力增大而要求的疲劳强度优于由现有方法得到的锻造品例如20%以上,并且不仅是不要求疲劳强度的部分,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在热锻后施行切削加工时的切削性也良好,能够容易进行精加工。该热煅品具有由热锻后的部分冷却导入的硬化部和非硬化部,表面中的所述硬化部的维氏硬度V1和所述非硬化部的维氏硬度V2满足(V1-V2)/V2:0.1~0.8。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340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2023.6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06 , B21J9/022 , B21K1/08 , B21K1/40 , B21K29/00 , C21D1/18 , C21D1/667 , C21D7/13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锻设备,该热锻设备能够制造疲劳特性及冷加工性优良的热锻品。在输送线上依次设有加热钢原材的加热炉及对加热后的钢原材实施锻造的热锻机的热锻设备中,在上述热锻机的输出侧设有部分冷却热锻后的锻造品的部分冷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151381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80010358.6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锻品:通过在热锻工序中适当控制组织,使因锻造品的轻量化、紧凑化导致产生应力增大而要求的疲劳强度优于由现有方法得到的锻造品例如20%以上,并且不仅是不要求疲劳强度的部分,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在热锻后施行切削加工时的切削性也良好,能够容易进行精加工。该热煅品具有由热锻后的部分冷却导入的硬化部和非硬化部,表面中的所述硬化部的维氏硬度V1和所述非硬化部的维氏硬度V2满足(V1-V2)/V2:0.1~0.8。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11883.7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PC: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60 , C22C38/22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20 , C22C38/2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1D9/32 , C21D1/18 , C21D6/00 , C23C8/22 , C23F1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表面硬化钢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齿轮部件的制造方法,该表面硬化钢适合作为用于以较低成本制作具有高旋转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的机械结构用部件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36660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880014517.2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便板厚为50mm以上也具有直达板厚中心的高硬度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耐磨损钢板。该耐磨损钢板具有由特定的成分构成且由下述(1)定义的DI*值为120以上的成分组成,距表面1mm的深度处的布氏硬度HB1为360~490HBW 10/3000,以板厚中心位置的布氏硬度HB1/2与上述HB1的比来定义的硬度比为75%以上,板厚为50mm以上。DI*=33.85×(0.1×C)0.5×(0.7×Si+1)×(3.33×Mn+1)×(0.35×Cu+1)×(0.36×Ni+1)×(2.16×Cr+1)×(3×Mo+1)×(1.75×V+1)×(1.5×W+1)…(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