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端子和压接端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89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80072965.3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使得生产更加简单,并且确保了与铝芯线的接触部的部位的防水性。根据本发明,压接端子(1)的筒部(11)具有内筒片(112)和外筒片(113)并且该筒部(11)的内表面(11a)设置有多个凹部(114)。由粘性凝胶片形成的密封部件(14)遍及第一区域(11a-1)、第二区域(11a-2)和第三区域(11a-3)地被贴附,并且在压接后密封内筒片(112)与外筒片(113)之间、被覆部与筒部(11)之间以及筒部的端子部(12)侧的开口。密封部件(14)在从第二区域(11a-2)经由第一区域(11a-1)到第三区域(11a-3)的路径(11a-4)的途中分割。

    带有端子的电线和端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42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80072961.5

    申请日:2017-04-26

    Inventor: 佐藤庆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筒部的恢复并且确保对与铝芯线接触的部位的防水性。根据本发明,筒部(11)的内表面(11a)设置有:多个分散的凹部(114):与密封部件(14)重叠的槽部(116);以及脊部(117a),其在平面图中不与密封部件(14)重叠并且靠近位于端子部(12)的相反侧的第三区域(11a-3)的部位处在交叉方向(D12)上延伸。筒部(11)被压接到端部(W1a),使得铝芯线(W11)的露出部与脊部(117a)接触,并且从而露出部被密封部件(14)密封。

    压接端子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3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80072934.8

    申请日:2017-04-26

    Inventor: 佐藤庆

    Abstract: 本发明使得降低了制造的难度,并且确保了与铝芯线的接触部位的防水性。根据本发明,压接端子(1)的筒部(11)具有内筒片(112)和外筒片(113);并且该筒部(11)的内表面(11a)设置有多个分散的凹部(114)以及槽(116),该槽(116)在外筒片(113)的第一区域(11a‑1)、端子部(12)附近的第二区域(11a‑2)和位于相反侧的第三区域(11a‑3)中延伸。由粘性凝胶形成的密封部件(14)的第二密封部(142)形成为带状,其具有使其一部分在压接后推出的宽度。第一密封部(141)形成为对应于槽(116)并且比第二密封部(142)窄的形状。

    端子压接装置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4686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900374.2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彼此的干扰并缩短切掉部的端子压接装置。端子压接装置(100)包括:供给具有多个压接端子(1)的端子链端子的供给装置;具有被设置在支承压接端子的支承面(112B1)的一端的第一边缘部(112a)的第一模具(112);在与支承面之间夹入压接端子并使压接端子压接于电线的第二模具(113);以及具有第二边缘部(121c)的端子切断体(121),端子切断体利用第二边缘部切断相连部(32)处的与压接端子的边界(32b),第二模具具有主体(113M)、基端部(113C1)、以及下缘部(113C2),主体及基端部与第一边缘部相比向端子切断体侧突出,下缘部与第一边缘部相比位于第一模具侧。

    压接端子和端子压接装置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8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1162878.0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生产率并确保电线连接部与芯线之间的紧贴强度的压接端子和端子压接装置。包括端子连接部(11)和电线连接部(12)和连结部(13),电线连接部被划分为:在压接加工时被载置在第1模具(112)的凹状面且载置电线(50)的端部的底部(14);从底部的一端延伸,卷绕到电线的端部的第1筒片部(15);以及从底部的另一端延伸,卷绕到电线的端部的第2筒片部(16),底部在载置电线的末端的芯线(51)的区域具有:形成在凹状面(112A1)侧的外壁面且在压接加工时使形成于凹状面(112A1)的凸部(112b)插入到其中的凹部(19A);以及伴随该凹部(19A)的形成而形成的内壁面的凸部(19B)。

    压接端子及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606858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80011678.2

    申请日:2015-03-23

    Inventor: 佐藤庆

    Abstract: 包括:电线连接部(19),该电线连接部(19)的对电线(11)的终端部的覆皮(25)被除去而导体(23)露出的导体露出部进行压接的导体压接部(35)、和残留在电线(11)的终端部的覆皮(25)的一部分进行压接的覆皮压接部(39)被以从导体压接部(35)的前端到覆皮压接部(39)的后端连续地围绕的方式压接;以及电线保持部(29),其在导体压接部(35)的相反侧经由连设部(51)而与覆皮压接部(39)一体地形成,从覆皮(25)的外周保持电线(11),连设部(51)与覆皮压接部(39)的底板部(41)连续地一体地形成,在连设部(51)的内表面突出设置有凸部(13),该凸部(13)随着电线(11)向电线连接部(19)的压接而使电线(11)弯曲。

    连接器端子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3343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38149.8

    申请日:2012-11-09

    Inventor: 佐藤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206 H01R4/184 H01R4/188 H01R4/20

    Abstract: 在连接至其中用外覆盖部覆盖导体的电线的连接器端子中,端子包括:压线筒部,该压线筒部从外覆盖部暴露,并要压接至涂有覆层的导体;以及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电连接至配对端子,其中,沿着与电线的轴线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沟部或突起形成在压线筒部的内表面中,并且使沟部的深度或突起的突出尺寸比覆层的覆盖厚度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