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0274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80100596.0
申请日:2007-09-13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 F28F2255/02 , G06F22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冷单元以及电子设备,液冷单元具备泵主体(51)。在泵主体(51)上形成有管接头(42b),该管接头(42b)形成制冷剂的流出路。弹性管(41b)从末端收入管接头(42b)并与管接头(42b)结合。在泵主体(51)的前方配置有固定部件(52)。在固定部件(52)上形成有槽(55),槽(55)从管接头(42b)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弹性管(41b)内的管接头(42b)进行支承。同时,槽(55)从管接头(42b)的末端向管接头(42b)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弹性管(41b)。其结果是,即便泵主体(51)产生脉动,也能够避免弹性管(41b)产生振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39)产生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697092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005499.4
申请日:2005-03-31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 G06F22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产生热量的主体部分以及覆盖主体部分的盖体部分。使用冷却液将在主体部分中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外部。具有冷却液流动通道的多个散热部分被设在盖体部分中。盖体部分与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的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可变。该电子装置还包括:控制盖体部分与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的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的控制单元;以及测量电子装置温度的测量单元。基于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控制单元控制盖体部分与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的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565855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03146230.8
申请日:2003-07-0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187 , F28D15/0266 , F28D15/046 , F28F2245/02 , G06F1/203 , G06F2200/201 , G06F2200/203 , H01L23/427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冷却性能并能提供高灵活性的冷却装置,使用该冷却装置的电子设备和音响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该冷却装置的方法。所述冷却装置配置有能够冷却对象的蒸发器、以及能够向外释放蒸发器在冷却期间所吸收的热量的冷凝器。由碳氟树脂制成并且工作介质在其中流动的气相管道和液相管道设置和连接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从而循环所述工作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576761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10037207.0
申请日:2008-05-09
Applicant: 上海德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季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 G06F2200/201
Abstract: 本发明系一种笔记本电脑的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冷却降温的装置。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冷却降温装置,在呈矩形的框架中设置一块由高度调节机构支撑的托板,在托板上方放置冷却水袋,框架上放置笔记本电脑。呈三角形的斜楔、在框架的两侧的侧板上开设长槽孔及由带螺杆的拨盘旋入下方的螺母中等机构作为高度调节机构(3)对托板(2)进行抬高,使得托板(2)上方放置的冷却水袋(4)在托板(2)的“挤压”下充分与笔记本电脑(G)底板接触,吸收电脑(G)释放的热量,冷却整体电脑(G)的温度,调节托板(2)高度至恰好冷却水袋(4)接触电脑(G)底板又不至电脑(G)脱离框架(1)产生操作电脑(G)不稳定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0529411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310118700.2
申请日:2003-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588 , F04D5/002 , G06F1/203 , G06F2200/201 , G06F2200/203
Abstract: 提供可以提高冷却效率的冷却用泵。在形成于壳体(2)内的泵室(5)内通过轴(7)可回转地配置叶轮(6)。在叶轮(6)的轴向两侧面(6a、6b)形成第一和第二泵槽(13、16)。泵槽(13、16)中的第二壳体(4)侧的第一泵槽(13)朝径向延伸、配置成放射状。相对从轴向观看到的壳体(2)的中心(O1),使叶轮(6)的回转中心(O2)朝径向偏移。这样,可在壳体(2)的中心(O1)附近确保液体的流路,在使作为冷却对象的发热部件接触于第二壳体(4)外面的中心部的场合,成为发热部件与液体流路接近的配置,可由冷却用泵(1)的液体有效地冷却发热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606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30005.7
申请日:2007-07-06
Applicant: 妥思高级信息技术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 F25B2309/06 , F25D17/02 , G06F2200/201
Abstract: 一种工作站冷却单元(12),包括适于容纳传热流体的传热通路,所述传热通路适于连接到冷凝器以形成传热回路,和用于冷却工作站(40)的热交换器(36)。这样,可以实现对工作站(40),例如办公桌或其它工作区域的直接冷却。传热流体可以包括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0144372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80017740.4
申请日:2007-05-14
Applicant: 固核电脑公司
Inventor: 查德·丹尼尔·阿特里斯 , R·达仁·克鲁姆 , 艾伦·詹姆士·伯宁
IPC: G06F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 G06F2200/201 , H01L2924/0002 , H05K7/20236 , H05K7/20263 , H05K7/20345 , H05K7/20772 , Y10S165/908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独立的便携式液体浸没式冷却系统,其适用冷却各种电子装置,包括冷却计算机系统里的发热零部件以及冷却其它使用电子发热零部件的系统。该电子装置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外壳、在该内部空间里的电绝缘冷却液体、设置于该内部空间里面并浸没于该电绝缘冷却液体中的电子发热零部件以及泵,该泵用于将冷却液体输入或输出该内部空间,并将冷却液体输到或输出固定在内部空间之外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以及用于让冷却液由冷却液体入口经其流到冷却液体出口的流动通道。送风设备如风扇可用于使气体流过该热交换器,以提高热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650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80003313.0
申请日:2007-01-23
IPC: H05K7/20 , G06F1/2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G06F1/20 , G06F2200/201 , H01L2924/0002 , H05K7/2027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散热装置具有带冷却液通路(5)的散热基体(2)、以及设置于散热基体(2)上的膨胀箱(7),膨胀箱(7)具有箱本体(26)和底板(28),该箱本体具有向上方鼓出且下方开口的鼓出部(27),该底板与箱本体(26)的下端接合且封闭鼓出部(27)的下端开口。在鼓出部(27)的顶壁上形成贯通孔(29),作为使冷却液通路(5)内与外部连通的连通部,在贯通孔(29)内,以封闭贯通孔(29)的方式嵌入固定有容许氢透过部件(31)。根据该液冷式散热装置,能够防止冷却液通路(5)内的压力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313639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80043592.9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772 , G06F1/20 , G06F2200/201
Abstract: 一种用于冷却计算系统的电子元件的方法与合并的混合空气和液体冷却模块被公开。该模块用于冷却电子元件,包括与空气冷却组件热连通的闭环液体冷却组件,使得空气冷却组件至少部分地包含在液体冷却组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98921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80019300.8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哈许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克劳斯·黑森
IPC: G06F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 G06F1/181 , G06F2200/20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外壳用于具有至少一发热元件的计算机或多媒体装置或者是类似的装置,其中该外壳在相向的两壁面上分别具有散热器,以及导热装置与该发热元件做可导热连结,其特征在于:该导热装置沿该两壁面延伸并与该散热器做可导热连结,借此该发热元件的热可经由该导热装置以及该散热器导引至该外壳的外部。借助该导热装置沿该相向的壁面延伸,可将热量均匀且迅速地传递至沿着壁面设置的散热器的整个平面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