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装置、车辆监视系统及车辆监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1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80017362.9

    申请日:2023-01-17

    Inventor: 相羽慎一

    Abstract: 监视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监视装置,其中,所述监视装置具备:监视部,监视在所述车辆的车载网络中发送的与所述车辆相关的车辆关联信息;模式信息生成部,基于所述监视部的监视结果来生成模式信息,该模式信息表示多个种类的所述车辆关联信息的变化;异常检测部,将由所述模式信息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模式信息与参照用的所述模式信息即参照信息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检测所述车载网络中的异常;及发送部,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模式信息及所述参照信息向所述车辆的外部的外部装置发送。

    中继装置、中继系统、中继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8511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80016629.2

    申请日:2023-01-10

    Inventor: 小林拓也

    Abstract: 车载的中继装置作为与第一ECU连接的通信线的节点而选位,第一ECU经由通信线与多个第二ECU进行总线连接。多个第二ECU中的包含第一PHY部的第三ECU在接收到以第三ECU为目的地的广播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将第三ECU从休眠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在接收到不以第三ECU为目的地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不将第三ECU切换为通常模式,包含第二PHY部的第四ECU与接收到的控制消息的目的地无关地将第四ECU切换为通常模式。中继装置在以连接于比自身靠与第一ECU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区域的第二ECU为目的地的第一控制消息从与第二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第一区域发送的情况下,对第一控制消息中继,在不以连接于第二区域的第二ECU为目的地的第二控制消息从第一区域发送的情况下,不对第二控制消息中继。

    线束
    74.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11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80017399.1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地进行多种对方侧线束彼此的连接及该多种对方侧线束与设备的连接的技术。线束(30、130、230、330、430、530)具备:多种连接器(40),连接目的地互不相同;及多条配线(50),将所述多种连接器之间连接。所述多种连接器包括:设备用连接器(42),与设备(22)的连接器连接;及多种线束用连接器(44),分别与不同的对方侧线束(20)的连接器连接。所述多条配线包括:直通电路用配线(52、52A、52B、52C、52D、52E),将所述多种线束用连接器中的第一线束用连接器(44X)与第二线束用连接器(44Y)连接;及多条设备用配线(51、51A、51B、51C、51D),将所述设备用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第一线束用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线束用连接器。

    配线构件
    75.
    发明公开
    配线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11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80016083.0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能够对于基底构件的弯曲路径部更适当地配置线状传输构件。配线构件具备:第一线状传输构件;第二线状传输构件,比所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容易弯曲变形;及基底构件,固定有所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和所述第二线状传输构件。所述基底构件包括弯曲路径部。所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沿着所述弯曲路径部弯曲地配置。在所述弯曲路径部的沿着延伸方向的入口侧,所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以通过所述基底构件的沿着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方部分的方式延伸。在所述弯曲路径部的沿着延伸方向的出口侧,所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以通过所述基底构件的沿着宽度方向的第二侧方部分的方式延伸。

    电极端子间连接部件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1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80015947.7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公开一种电极端子间连接部件,能灵活地吸收电极端子的位置偏移或移位,并且能提高和电极端子的连接稳定性。电极端子间连接部件(10)包括:多个电极连接部(16a、16b),分别与相邻的多个电极端子(12a、12b)连接;和中间导体部(18),配置于相邻的电极连接部(16a、16b)之间,在两端连结电极连接部(16a、16b),各电极连接部(16a、16b)由一片金属平板构成,中间导体部(18)由层压有多片比金属平板薄的金属薄板(28)的层压母线构成,具有通过弹性变形而允许电极连接部(16a、16b)间的接近或者分离移位的弹性变形部(3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