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线型的振动激冷形核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0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30236.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线型的振动激冷形核装置及操作方法,该装置包括:结晶器,设于外部中间包底部的浸入式水口的下方;液态金属冷却池设置于结晶器的侧面;冷却风扇设于液态金属冷却池侧面,进而使液态金属冷却池降温;激冷形核器设于结晶器的内部,并与液态金属冷却池相连通,激冷形核器为流线型;冷却管路设置于液态金属冷却池与激冷形核器之间;变频泵设置于冷却管路;振动发生器套设于冷却管路,且设置于变频泵与激冷形核器之间;挡流组件设置于激冷形核器的内部。本发明将激冷形核器设置为流线型,减小激冷形核器表面凝固组织的厚度,促进了晶核的剥离与枝晶的熔化,提高了等轴晶形核质点的数量,提升了大型连铸坯的内部质量。

    一种具有喂带装置的低温合金连铸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92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54776.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喂带装置的低温合金连铸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涉及连铸生产技术领域,低温合金连铸设备包括:坩埚;坩埚盖板设于坩埚上;出口开设于坩埚底部;感应加热线圈套设在坩埚外部;升降塞棒穿设坩埚盖板,进入坩埚内,并与出口活动连接;控流格栅设于升降塞棒的朝向出口的端部,并与出口相连接;铸型管设于坩埚下方,通过管路与坩埚相连通;喂带装置设于铸型管上方;振动组件设于喂带装置下方;冷却装置套设于铸型管外;引锭装置设于铸型管下方。本发明通过振动组件增加喂带的准确性,升降塞棒和控流格栅的配合保证了坩埚浇注量的准确性,能准确调节铸型管内等轴晶形核位置和速率,增加等轴晶的弥散效果,提高铸坯质量。

    一种电渣重熔工艺中熔渣消耗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8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0276.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渣重熔工艺中熔渣消耗的预测方法,涉及电渣重熔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确定进行电渣重熔所需的渣系,以及该渣系中各组分的含量;然后使用软件开发平台建立熔渣消耗预测系统,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电渣重熔工艺过程中熔渣失重率、渣系组分变化进行预测,计算形成渣壳而造成的损耗率,获得熔渣失重率预测结果、渣系组分变化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将在输出模块中的软件界面弹出窗口呈现。该方法可有效地预测电渣重熔过程中由于熔渣挥发以及形成渣壳而造成的损耗,计算工艺过程中熔渣挥发速率,得到不同工况下熔渣损耗的变化情况。采用该方法可更清晰地掌握电渣重熔工艺过程,对于优化工艺和高级钢种冶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2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28439.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及工艺方法,属于模具铸造技术领域,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包括浇铸池、冷却系统、振动装置和测温探头,浇铸池进料端插接有同质激冷形核棒,同质激冷形核棒用于冷却浇铸池,且同质激冷形核棒相对于浇铸池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以改变伸入浇铸池内部的距离;冷却系统位于同质激冷形核棒背离浇铸池的一端,以对同质激冷形核棒进行降温;振动装置位于浇铸池的外部且与同质激冷形核棒连接;通过同质激冷形核棒可从中心对浇铸池内部的金属进行冷却,振动装置可使附着在棒体表面附着的枝晶发生熔断,形成新的等轴晶核且将其抛离,极大提高了等轴晶的数量,有利于高质量的生产。

    一种立式热回收焦炉助燃空气自动调节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5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1161.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式热回收焦炉助燃空气自动调节系统与方法,涉及焦炉领域。一种立式热回收焦炉助燃空气量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终端计算模块、实时反馈模块和执行模块,本发明的显著优势在于实现每半分钟对助燃空气进量的实时自动化调整,确保空气量与燃料量实时匹配,从而优化燃烧室内的燃烧状况,这种实时性确保系统能够迅速响应任何变化,避免时间滞后,同时,系统通过多燃烧室的协同控制,实现了各燃烧室内温度的均匀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切共同突显了本发明在实时性和协同效果方面的卓越性能。

    一种RH真空精炼装置周期性电磁搅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5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2862.9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RH真空精炼装置周期性电磁搅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两根浸渍管插入钢包的钢液中,打开抽真空装置,然后通入氩气,形成钢液从上升管‑真空室‑下降管‑钢包‑上升管这一循环流动的过程;步骤2,当吹氩搅拌使钢液循环流动趋于稳定,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时,打开风冷或水冷装置,在电磁线圈中通入方向周期性改变的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不断对RH精炼装置中上升管内的钢液进行周期性电磁搅拌,促使氩气气泡在上升管内破碎,并向上升管中心弥散形成气泡幕,提高脱碳、夹杂物去除的精炼反应效率;步骤3,待钢液因脱碳反应升温至出钢点温度时,将钢液引入下一个工序。本发明提高了氩气利用率,延长了上升管使用寿命。

    一种连铸大圆坯末端近液相线电磁搅拌工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6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33535.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大圆坯末端近液相线电磁搅拌工艺控制方法。针对大圆坯连铸过程中凝固末端的位置难以预测,搅拌参数难以确定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预测、可调节的连铸大圆坯末端近液相线电磁搅拌工艺控制方法,利用体积平均法预测连铸坯凝固过程中的柱状晶和等轴晶分布,确定凝固末端(近液相线)位置,根据凝固末端位置进行电磁搅拌的调整,在已预测的凝固末端(近液相线)位置施加电磁搅拌。本发明可以准确预测出连铸大圆坯在凝固过程中凝固末端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工艺要求,准确控制搅拌器位置,进一步的可以有效改善凝固末端的钢水流动状态,提高大圆坯的芯部质量。

    一种多回路直流电极电弧加热利用还原与电解协同制备硅锰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935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382195.7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回路直流电极电弧加热利用还原与电解协同制备硅锰合金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回路直流电极电弧加热利用还原与电解协同制备硅锰合金的方法,直流矿热炉的炉体采用方形槽式结构,在直流矿热炉中采用两排平行设置的多回路金属电极,在所述金属电极之间进行无碳布料,在所述炉体的其它部位进行配碳布料;在所述金属电极之间利用电化学反应制备硅锰合金,在所述炉体的其它部位利用还原反应制备硅锰合金。本发明提供的多回路直流电极电弧加热利用还原与电解协同制备硅锰合金的方法,生产硅锰合金时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碳消耗。

    基于分子离子共存理论预测元素烧损和调整渣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88391.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离子共存理论预测元素烧损和调整渣系的方法。预测元素烧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进行电渣重熔的合金成分,以及在电渣重熔前渣系的初始成分;S2:根据分子离子共存理论,计算经过电渣重熔后渣系中各熔渣组元的质量作用浓度;S3:获得达到平衡时易烧损元素含量的表达式;S4:通过加和后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经过电渣重熔后合金中的易烧损元素的含量。同时基于该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根据合金成分调整渣系以降低元素烧损的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电渣重熔过程元素烧损的模拟,采用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对渣系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能够有效地减少烧损的最优渣系配比。

    一种测量真空电弧重熔过程电弧空间分布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0537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048825.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真空电弧重熔过程电弧空间分布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传感器布置框架、自动升降单元、霍尔效应传感器、热电偶、多层升降螺圈以及自耗电极,其中传感器布置框架套装于电弧炉炉体外侧;多层升降螺圈滑动安装于传感器布置框架上;多个霍尔效应传感器分别按层和列固定安装于多层升降螺圈上,多个热电偶纵向排列布置于电弧炉炉体壁上;多层升降螺圈通过支架与自动升降单元的执行机构连接;自耗电极悬置在炉体中、铸锭上部。本发明可以测得真空电弧重熔过程的实时电弧分布,基于此测量结果,可进一步研究如何控制电弧分布以改善真空电弧重熔工艺,提升产品铸锭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