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784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508318.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全封闭式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对称设置有两个侧翼,所述导流罩呈流线化的圆拱形或水滴形设置,所述导流罩的中部开设有下臂框孔和拉杆孔,受电弓设置在所述导流罩内,所述下臂框孔和拉杆孔分别用于所述受电弓的下臂框和拉杆通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翼,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侧翼的张开、闭合和转动。本发明不影响受电弓自身功能,降弓时实现受电弓全部封闭,升弓时降低气流与受电弓底部基座和杆件、受电弓区域腔体的冲击,从而达到减阻降噪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22422.9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皮托管流速修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列车皮托管流速测量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在列车静置、风机关闭时获取的静置电压与各工况试验开始时测量的静置电压之间的差值,然后基于此差值作为零点漂移量,进而建立静置风速差值与零点漂移量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此数学关系得到动态流速的修正公式,为高速列车通风设备的流量测量中无法测量零点电压漂移量提供修正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51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48920.3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9C64/393 , B29C64/209 , B29C64/118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结构的3D打印方法及设备,以提升制造效率及路径设计自由度。方法包括:步骤S1、控制主机获取规划路径信息,所述规划路径信息根据打印活动体上各个喷嘴之间的物理参数以从左到右的顺序、从上到下的顺序或以对角线推进的顺序规划各喷嘴同步且连续的路径,且对应同一平面的至少两个喷嘴所各自对应的路径之间存在交点以形成单元结构;步骤S2、所述控制主机将所述规划路径信息转化成三轴位移台在各时序所对应的位移调整矢量,驱动所述三轴位移台进行位移以完成至少两个单元结构的连续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710934.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致铁路接触网姿态解耦的风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现场设备检测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建立风载矢量分解下接触网定位点的二维风致位移与风载的数学关系式;建立与接触网结构一致的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对接触网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记录施加载荷后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定位点的位移,求解数学关系式中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将检测的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和求解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代入数学关系式中,求得此时接触网定位点风载。该风载识别方法克服了传统随机脉动风模拟方法在表征复杂线路接触网作用风载时的局限性,可直接通过观测的定位点风致位移得到该位移对应的实际环境风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21975.2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结构应力场监测与疲劳损伤评估领域,公开一种多点表面应力监测的应力场重构与损伤评估方法及系统,以提高转向架等目标架构关键部位监测与评估的效率。方法包括:建立该待测目标构架的三维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获取单个荷载下最大结构应力点位置,根据最大结构应力点位置合理布设表面应力监测点,并在各表面应力监测点布设传感器分别采集各点表面应力;建立多元载荷与结构应力场重构理论模型;获取各传感器分别采集的各点表面应力数据,代入多元载荷与结构应力场重构理论模型求解重构后各评估点处结构应力;据此进行目标架构的疲劳损伤及疲劳寿命分析;各评估点包括单荷载下最大结构应力点和所有载荷源作用下的最大结构应力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7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73816.8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裙板变形测试的传感器安装夹具及安装方法,包括:连接杆;两个第一夹具,两个第一夹具分别安装在连接杆的两端,两个第一夹具分别与裙板两侧的设备架支架工字梁相连接;第二夹具,安装在连接杆上,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夹具上,第二夹具能沿连接杆的周向转动。该传感器安装夹具能够将传感器在高速列车设备舱内稳固地安装,使传感器对准裙板的待测试位置的法向方向;并且该传感器可适用于不同高速列车车型的不同设备舱内设备架支架工字梁间隔以及不同裙板的尺寸大小,安装自由度大、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55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610572851.2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速风向传感器现场标定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小型车载式开口直流风洞、风洞驱动装置、风洞控制系统、传感器动态标定系统和检测车;小型车载式开口直流风洞主要包含开口试验段、收缩段、稳定段、风扇段、大角度扩散段和常规扩散段;小型车载式开口直流风洞、风洞驱动装置、风洞控制系统、传感器动态标定系统都装在检测车上;所述方法是将待测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开口试验段处,分别进行风速、风向的测量,然后将获得风速、风向的平均值与实际测量风速、风向值作比较,判定风速风向传感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标定变得便捷快速有效,在现场就能够达到室内风洞标定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0934.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致铁路接触网姿态解耦的风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现场设备检测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建立风载矢量分解下接触网定位点的二维风致位移与风载的数学关系式;建立与接触网结构一致的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对接触网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记录施加载荷后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定位点的位移,求解数学关系式中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将检测的接触网定位点的实际风致位移和求解的接触网风载-位移仿真系数代入数学关系式中,求得此时接触网定位点风载。该风载识别方法克服了传统随机脉动风模拟方法在表征复杂线路接触网作用风载时的局限性,可直接通过观测的定位点风致位移得到该位移对应的实际环境风载。
-
公开(公告)号:CN111402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89896.8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莫来石复合材料高频下电磁屏蔽效能的评价方法。传统预测模型不能预测复合材料在千兆赫兹频率下的等效电磁屏蔽效能。本发明提供的评价方法重点考虑了高频下微观结构及碳纤维与莫来石陶瓷间频率相关界面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碳纤维/莫来石复合材料基于细观力学的高频等效电磁屏蔽效能理论评价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千兆赫兹频率下电磁屏蔽材料研究成本高,设计及实验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63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6473.2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沿线风场监测与预测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铁路沿线风场的属性数据并保存;建立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时域学习,建立风速风向预测模型,将属性数据输入风速风向预测模型得到风场数据;输出风场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显示。系统包括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获取铁路沿线风场的属性数据;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属性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模型构建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建立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时域学习,以及建立风速风向预测模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属性数据输入风速风向预测模型得到风场数据;数据显示模块:用于输出风场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显示。本发明能够解决无法实时预报风向和风速的技术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