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制造方法、双重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4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905712.7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的制造方法、双重容器的制造方法。在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在使用通过直接吹塑成型而形成的预成型件进行双轴延伸吹塑成型来制造容器时,能够抑制在相当于预成型件的密封部的部位产生开裂。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对预成型件进行双轴延伸吹塑成型来制造容器主体的工序,所述预成型件具有直接吹塑成型体,该直接吹塑成型体是通过使用了熔融状态的筒状型坯的直接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在所述直接吹塑成型体上设置有突出密封部,所述突出密封部是所述筒状型坯的内表面彼此熔接而构成的密封部从所述直接吹塑成型体的主体部突出而形成的。

    双重容器的制造方法、双重容器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4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903774.4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容器的制造方法、双重容器,在即使使用由直接吹塑成型形成的内预成型件进行双轴延伸吹塑成型而制造出的双重容器中,能够顺畅地拔出内袋。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对以外预成型件覆盖内预成型件的方式构成的预成型件进行双轴延伸吹塑成型,制造具有内袋和覆盖内袋的外壳的容器主体的工序,内预成型件通过使用了熔融状态的筒状型坯的直接吹塑成型而形成,在内预成型件的口部设置有用于从容器主体拔出内袋的卡合部,在将内预成型件的口部处的外径最大的部位的外径设为D1,将筒状型坯的外径设为D3时,D1/D3为1.5以上,在内预成型件的开口端设置有抑制口部的变形的扩径结构。

    盖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627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80004968.8

    申请日:2018-01-26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提供一种改善使用感的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嵌合于容器的口部的盖主体的盖,其具备,具有流通孔的阀座、从所述阀座脱离或安装从而开闭所述流通孔的阀体、以及朝安装方向施力所述阀体的施力部件,同时构成为随着所述阀体的位移量的增加内容物流通的流通面积增加,还具备限制所述阀体的位移量的位移限制部。

    层叠剥离容器
    7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1058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80028684.X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抑制在底部密封突出部内袋从外壳分离的层叠剥离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容器本体,该容器本体具有外壳和内袋,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所述容器本体具备从底面突出的底部密封突出部,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具备厚壁部和壁厚比所述厚壁部小的薄壁部,所述厚壁部设置成在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与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的根部相连,所述薄壁部在所述底部密封突出部的长边方向上于所述厚壁部的两侧具有设置在所述厚壁部外侧的外侧部位。

    层叠剥离容器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727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80004967.3

    申请日:2018-01-19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提供一种生产性优异的层叠剥离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是具有外壳和内袋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的容器主体的层叠剥离容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以及从所述收容部的底面突出的底密封突出部,所述容器主体被构成为,在所述底密封突出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袋被密封的方式,所述底密封突出部具有锥形部,所述底密封突出部的长边方向上延伸并从底面向前端逐渐变细。

    层叠剥离容器
    7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7477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515489.4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提供一种外壳的形状复原性·透明性·耐热性良好的层叠剥离容器(1)。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1),具有外层(11)和内层(13),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层(13)从所述外层(11)剥离、收缩,该层叠剥离容器(1)的所述外层(11)具有由丙烯与另外的单体间的无规共聚物组成的丙烯共聚物层。

    层叠剥离容器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3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86536.0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5405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80027352.7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可以从外壳彻底剥离内袋。一种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容器主体成型工序和预剥离工序,所述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外壳以及内袋,所述外壳具有口部和躯干部,所述容器主体成型工序中,通过成型树脂形成所述容器主体,所述预剥离工序中,通过多次重复所述躯干部的压缩及复原使所述内袋从所述外壳剥离。

    层叠剥离容器
    8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43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580058451.3

    申请日:2015-11-13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性优越的层叠剥离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外壳与内袋,且随着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从上述外壳剥离收缩;以及阀部件,其对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出入进行调节,其中,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内置物的收容部;以及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的口部,上述外壳在上述收容部具备连通上述中间空间与上述外部空间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具备:具有以使上述外部空间与上述中间空间连通的方式设置的空洞部的筒体;以及可以移动地收容在上述空洞部内的移动体,上述筒体具备:配置于上述外气导入孔内的轴部;设置于上述轴部的上述外部空间侧并且防止上述筒体进入上述中间空间的卡定部,上述轴部形成为朝向上述中间空间侧前端细的形状,通过上述轴部的外周面与上述外气导入孔的边缘紧贴而将上述筒体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上述筒体在包围上述空洞部的面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上述移动体从上述中间空间侧朝上述外部空间侧移动时对上述移动体进行卡定,上述止动部构成为若上述移动体抵接于上述止动部则将通过上述空洞部的空气的流通阻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