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7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7786.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10/0635 , G06T7/00 , G06T7/62 ,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20/52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遗产植物景观监测管理系统和方法,监测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监测计算模块、存储与可视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园林遗产植物景观的现状,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园林遗产植物景观的空间尺度信息和病害数据信息;监测计算模块用于对园林遗产植物景观进行空间尺度与视域监测计算、病害监测计算;存储与可视化模块用于存储园林遗产植物景观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将空间尺度与视域监测结果和病害分析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复杂立地环境下的园林遗产植物景观信息数字化采集、自动化特征数据提取、量化的评估与分析、数字化信息存储与呈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9072.9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R31/388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在线辨识与自适应算法的电池SOC预测方法,涉及动力电池监控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动态工况下SOC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预测方法包括:获取锂电池充放电实验数据,建立双极化等效电路模型来模拟电池内部的强非线性行为,基于实验数据拟合OCV‑SOC曲线;利用基于网格搜索‑实时电压差改进的遗忘因子递归最小二乘法进行等效电路模型的在线参数辨识;在线参数辨识联合自适应拓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SOC预测;通过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测试工况下验证提出的预测算法。本发明显著提高SOC预测的精确性与实时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5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99356.7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热管理的仿生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乳酸与经预处理的镓铟合金溶于有机溶剂A中,得到第一溶液;将相变材料溶于有机溶剂B中得到第二溶液;将聚乙烯醇溶于有机溶剂C作为第三溶液;S2:以第一溶液作为外层溶液,第二溶液作为第一内层溶液,第三溶液作为第二内层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S3:将纳米纤维膜浸泡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仿生复合膜。在聚乳酸PLA纤维上形成表面串珠形貌,有效提高了复合膜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力,增强光热转换效果;同时,通过预处理消除了界面效应,增强了纤维膜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7055.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在松枯梢病中的防治方法,QX3‑4对马尾松枯梢病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接种细菌0h、24h、48h后在接种松球壳孢菌时可分别达到74.38%、80.1%、85.17%,在接种细菌72h后再接种松球壳孢菌抑菌率可达到100%,本发明涉及生防菌技术领域。该暹罗芽孢杆菌在松枯梢病中的防治方法,通过QX3‑4的无菌发酵滤液在稀释100倍时对松球壳孢菌仍有抑制作用,且在稀释50倍及以下时抑菌率保持在90%以上,培养基各组分优化后,QX3‑4无菌发酵滤液在稀释100倍时抑菌率可达到87.49%,盆栽防效试验中,QX3‑4初期可减轻马尾松苗松枯梢病发病症状,且后期使其病情发展基本停止,其菌悬液、发酵液及发酵滤液对松球壳孢菌均具有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63167.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一类双BODIPY基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该小分子给体材料ZMH‑3和ZMH‑4通过在meso位置引入吸电子基团的五氟苯基,并使用Knoevenagel缩合反应在3、5位置引入供电子基咔唑或三苯胺(TPA)基团。这两种小分子给体材料具有窄带能隙,良好的溶解性及大的斯托克斯位移。本发明提供的小分子给体材料具有合适的能级和光谱吸收,能与非富勒烯小分子稠环电子受体材料ITIC形成良好的吸收互补和能级匹配;将其作为活性层的电子给体材料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在优化条件下,活性层为ZMH‑3:ITIC和ZMH‑4:ITIC的电池分别获得12.26和8.23%的光电转化效率,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033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644187.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地基LiDAR点云的盾构隧道内衬病害检测方法;基于地基LiDAR隧道衬砌激光点云,并对所述点云进行预处理,得到三维激光点云;将所述三维激光点云投影获取二维激光点云图像,并将所述二维激光点云图像灰度化,得到激光点云灰度图像;基于局部预拟合能量驱动的主动轮廓快速模型分割所述激光点云灰度图像,检测和分析隧道衬砌病害,该方法在病害检测方面具有准确率、召回率较高,虚警率、面积误差较小,计算运行时间较少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盾构隧道衬砌的病害,解决传统地铁盾构隧道病害监测只能获取有限的离散监测点变化,无法全面反映隧道衬砌病害状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18368.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变速系统,包括驱动装置、第一变速器、液压泵、液压马达、第二变速器;第一变速器和第二变速器均包含两个湿式离合器、四根齿轮轴、六个前进挡位齿轮和一个同步器;第一变速器还包含一个动力输出齿轮和一根动力输出轴;驱动装置、第一变速器、液压泵、液压马达、第二变速器依次串联。在挡位切换前,同步器中的接合套和目标挡位齿轮提前接合,换挡时,原挡位动力传递路线的离合器分离,而目标挡位动力传递路线的离合器接合。本发明能够实现在若干范围内对输出转速进行无级调节,提升车辆经济性,同时克服传统齿轮变速器挡位变换时动力传递中断的缺点,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延长传动和行驶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80718.0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755 , C07C29/20 , C07C3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铝氧化物负载NiCo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于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的研究方法。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凝胶‑溶胶法制备得到以γ‑Al2O3和TiO2两种复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利用浸渍法负载两种活性组分镍和钴于载体上,通过煅烧还原合成NiCo/γ‑Al2O3‑TiO2催化剂,然后将该催化剂用于愈创木酚加氢脱氧过程。本发明利用载体的酸性位点,并引入活性金属组分,可以实现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展现良好的加氢脱氧活性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实现了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的加氢脱氧,因此,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制备流程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等特点。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是生物油的重要成分,通过催化加氢提质处理,有效地对生物油的组分提质升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33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513645.9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微纳塑料的复合纸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质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真空抽滤法在滤纸表面负载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通过戊二醛交联处理连接纳米纤维素与滤纸纤维得到纳米纤维素滤纸复合纸基材料。本发明所述纳米纤维素负载方法,不仅增加了纸基材料的循环利用次数,增强纸基材料的实际应用性能,还通过控制纳米纤维素负载量实现了复合材料对微纳塑料过滤性能的可控调节(过滤效率与过滤通量)。复合纸基材料对微纳塑料的过滤效果优异,环境友好,生产便捷,可循环使用,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3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901098.7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制纤维混合酚醛树脂模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竹制纤维中的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去除;S2、将褐聚寡糖和盐粒子混合并均匀分布在竹制纤维上;S3、向竹制纤维表面喷水,得到竹制纤维覆膜结构并进行微波辐射处理,产生的氧官能团与盐粒子产生吸引力,将盐粒子与褐聚寡糖吸引至竹制纤维的孔隙中,得到强化竹制纤维结构;S4、将强化竹制纤维结构浸泡至酚醛树脂溶液中;S5、对若干强化竹制纤维结构编织为竹制纤维编织结构;S6、进行模压固化处理。上述制备方法对附着有褐聚寡糖和盐粒子的竹制纤维膜结构微波辐射处理,激活纤维中的氧官能团并与盐粒子产生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酚醛树脂在竹制纤维上的固定牢固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