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553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88360.4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首先将待处理的工业废水经生化预处理,去除一部分碳源、COD以及悬浮物;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送入深度处理系统;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首先进入1号反渗透膜,1号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水进入2号纳滤膜,而产水进入4号反渗透膜;经所述2号纳滤膜处理后的浓水进入浓缩装置,而产水进入3号反渗透膜;经所述3号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水进入浓缩装置,而产水进入4号反渗透膜;经所述4号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水进入所述3号反渗透膜再次处理,且所述4号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最终产水在合格后回收。上述方法具有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工艺实现简单的优点。

    磁絮凝与改性火山岩颗粒吸附耦合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8823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10204587.3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絮凝与改性火山岩颗粒吸附耦合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磁絮凝反应器、沉淀池、中间水池、提升泵、吸附罐,磁絮凝反应器内设有磁粉和絮凝剂并设有搅拌器,吸附罐内设有改性火山岩颗粒。采用磁粉和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采用改性火山岩颗粒进行吸附,能经济、高效的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尤其适用于有色冶炼行业水质复杂、悬浮物浓度高、重金属含量高、毒性强、处理难度大的重金属废水。

    一株Ochrobactrumsp.菌(H1)在降解喹啉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3646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280049.2

    申请日:201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降解喹啉的应用,该菌株为Ochrobactrum sp.,通过最佳降解条件的筛选,菌株H1利用喹啉生长的最佳温度为30℃,初始生长pH为5.0,摇床转速为150r/min。菌株H1在喹啉初始浓度在250mg/L以内时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即一级反应速率与喹啉浓度呈正比,并且在这个浓度范围以内该菌株利用喹啉生长的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其比生长速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这个浓度范围内菌株的生长不受浓度的抑制。用海藻酸钠固定菌株H1后在24h能将400mg/L喹啉降解率达到87.5%。提取该细菌胞内粗酶液,其含能诱导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C12O),并且在代谢喹啉时首先杂氮环被氧化成喹诺酮,进而杂氮环被开链,形成苯甲醛、二甲苯、2-戊酮等、羟基苯丙酸等中间产物。

    催化臭氧氧化-陶瓷膜过滤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49875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387521.8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臭氧氧化-陶瓷膜过滤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系统,主要由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反应器、增压泵、陶瓷膜组件、气液分离器、尾气吸收装置、废水回流泵、催化剂回流泵、催化剂添加泵、催化剂流出槽、催化剂添加槽和相应的管件、阀门以及仪表组成。系统通过催化臭氧氧化和陶瓷膜分离的联用实现了粉末催化剂在动态反应器中的应用,设置回流废水和催化剂泥浆对流以及上升流冲击确保单一反应器中分段进行臭氧氧化和催化臭氧氧化,降低单独臭氧氧化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的传质阻力,提高羟基自由基利用率和有机物去除率,并最终实现了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后出水的COD、色度和浊度达标等目的,同时解决了粉末催化剂成型为颗粒时活性急剧降低、使用颗粒催化剂增加传质阻力和颗粒催化剂更换时需要暂停运行等问题。

    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8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03030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45238.4

    申请日:2011-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池、中和池、絮凝池、浓密池、机械过滤罐、吸附柱、功能湿地顺次连接,同时还包括铁盐投加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通过曝气和投加铁盐提高废水中Fe3+浓度,利用Fe3+共沉效应和活性氢氧化铁吸附作用降低溶液中铅、砷和镉的浓度;通过污泥回流减少石灰投加量5%~10%,提高水处理能力1~3倍;采用高通量大孔径树脂负载纳米羟基氧化铁作为吸附剂,对废水中铅、砷和镉具有较强吸附作用,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体要求;功能湿地能充分发挥填料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和植物的富集作用,出水达到III类水体要求。

    井下矿井水无机膜过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7144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0778.X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矿井水无机膜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内设有无机金属膜滤芯,过滤系统下部的进水口处设有防爆提升泵,过滤系统上部的出水口处设有防爆抽吸泵,过滤系统的顶部设有高压水反冲洗口,过滤系统的底部设有排渣口,过滤系统高度小于2.0m,过滤系统布置在井下。经复合沉淀池初步处理后的矿井水经井下矿井水无机膜过滤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其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悬浮物等经高压水反冲洗后及时排出,特别适用于井下恶劣的作业环境及矿井中狭小的巷道。

    矿井水高效预处理系统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33379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5207.0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水高效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提升泵、污泥浓缩池、平流沉淀池,所述平流沉淀池的末端出水口处设有滗水装置,所述污泥浓缩池和平流沉淀池的底部分别设有污泥出口。针对矿井水中高悬浮物含量的特点,将用于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池以及好氧生化处理阶段的滗水装置创造性地应用于矿井水的预处理阶段,构成一种矿井水高效预处理系统,能方便有效的用于矿井水处理,大大减少后续矿井水的处理负荷,节约矿井水处理构筑物的建筑成本和矿井水处理的运行费用。

    用于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080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3092.7

    申请日:2012-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选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碱液提取、乙醇沉淀、离心分离、低温干燥等步骤制备得到一种用于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吸附剂。该吸附剂对废水中汞、镉、铬、铅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应用于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化学品制造及加工等行业的含重金属废水处理,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对于实现含重金属废水的达标排放与回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污水专用三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氧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55246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69071.3

    申请日:201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污水专用三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氧化系统,以超细石墨粉体为导电体,以球形中空聚苯乙烯颗粒为填料,以水溶性环氧树脂为粘结剂,并以超细碳酸钙为阻隔剂进行造粒,然后在其颗粒表面包覆亲水性硅氧烷偶联剂并使其水解聚合而制备成的。其密度可以随超细石墨和聚苯乙烯颗粒的比例而调整,导电性可以根据超细石墨和环氧树脂的比例进行调整,密度可以控制在1.0g/cm3~1.1g/cm3之间。当水处理系统底部曝气时可以在系统中悬浮翻滚。在水中不被溶解、电解,且颗粒表面呈现亲水性,易于分散而不致系统短路。在操作过程中自身不被水体污染且不污染水体。

    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97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39461.3

    申请日:2011-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属污染土壤治理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节所处理土壤的含水率为8%~12%;向调节含水率后的土壤中均匀投加磁性吸附材料,磁性吸附材料的投加量为每1kg土壤中投加10~50g;对投加磁性吸附材料后的土壤定期调节其含水率,保持土壤的含水率为8%~12%,并定期对土壤进行一次搅拌均匀;对经过上述处理一定周期后的土壤以磁选的方式收集出土壤中的磁性吸附材料,即完成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该方法操作简单,对重金属污染后的土壤可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处理,具有低耗能及环境友好的优点,并且该方法可以常用的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相结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