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7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0509598.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纳米通道及其制备、测试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阵列复合柔性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柔性可动态形变的纳米孔道,设计相应器件对离子在该柔性纳米孔道中的输运性质进行研究,控制条件使阵列进行不同程度的动态形变,研究离子输运在动态形变时的性质。本发明结合离子溶液在动态纳米孔道中的特殊性质,是一种新的研究动态纳米通道的方法。有别于传统纳米孔道制备方法,碳纳米管阵列复合聚合物不仅实现了柔性可动态形变纳米通道的简便制备,同时可以研究纳米通道动态形变过程中的离子输运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404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713983.9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32B27/30 , B32B7/1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6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8/04 , B25J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蒸汽响应的柔性驱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该驱动薄膜由三明治结构组成:驱动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碳纳米管复合物;连接层为硅胶;被动层为极性较强的聚合物薄膜。该驱动性能主要利用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溶剂/蒸汽响应性和良好的柔性,以及碳纳米管良好的机械性能。驱动层对多种有机溶剂/蒸汽均有响应性。本发明通过对驱动薄膜表面的结构设计,实现三明治结构薄膜的定向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570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27575.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输运控制系统及方法。将胶体悬浮液通过毛细力限域在多孔膜的三维网络中,并进一步将多孔膜与胶体悬浮液的复合体系密封在流体输运装置中,通过调节外场,如磁场、电场、声场或光场,可以动态调控胶体颗粒在限域空间的聚集情况及混乱度,进而控制另外一种不互溶的流体通过胶体悬浮液复合膜体系时所需的压强阈值。其中,在待输运流体进入流体输送控制系统之前或是进入之后调控外场的大小和方向均可以有效控制流体的输运。这种流体输运方法具有非接触控制,实时响应性,并且该体系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抗污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766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516146.4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抗污的氧化石墨烯/弹性体液体复合膜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超声,制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弹性体材料以聚氨酯为例,将聚氨酯与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搅拌,制得聚氨酯透明均匀溶液;3)将氧化石墨烯与弹性体聚合物按照质量比1%~10%混合加热搅拌,随后将其置于烤胶机上烘烤,制得氧化石墨烯/弹性体复合膜;4)通过激光成孔法或模板法制备孔径和孔间距可控的复合多孔膜,将功能门控液体浸渍到多孔膜中,最终制得氧化石墨烯/弹性体液体复合膜。本发明所制备的液体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拉伸率、断裂强度和抗污性能,同时该系统具有优异的节能和抗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51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929343.X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门控人造血管,包括多孔膜材质或柔性金属膜制成的管状基体和门控流体,该门控流体与上述多孔管状基体亲和,但与血液不互溶。门控流体浸润管状基体的侧壁,通过调控血管的内外压力差的大小,能够动态控制门控流体在管状基体侧壁分布的位置,进而调控血管的有效管径。在管状基体中掺杂药物或将药物直接分散到门控流体中,药物分子能长久稳定释放,由此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流体门控的药物控释体系。本发明的概念新颖、制备方法简单、血管孔隙率可控、血液流量及流通性可被血压及管外环境双调控、载药方法高效简便,在人造血管、药物控释、医用导管、微流控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2323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510045.1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本系统通过控制导电多孔膜的孔径和利用功能流体的相互作用将进入系统的空气分成微米级的气泡,从而增加空气与功能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净化效率。本发明利用电场响应性导电多孔膜和功能液体来进行空气净化,是一种新的空气净化方法,有别于传统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和较高的过滤效率同时又具有控制空气输运的阀门作用;装置在不需更换滤膜的情况下长期进行使用;功能液体可以经过简单处理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452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135691.4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D61/36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焦耳热效应的碳管膜蒸馏方法,本方法基于碳纳米管遥感焦耳热效应、通电焦耳热效应。将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超疏水自焦耳热碳纳米管阵列复合多孔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薄膜应用于膜蒸馏过程,控制条件使阵列产生自焦耳热,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是一种新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别于传统膜蒸馏过程,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薄膜在该过程中既是换热器又是蒸馏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329071.9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的发电方法,先制备碳纳米管阵列,再设计相应器件将碳纳米管阵列置于超纯水或电解质溶液中,控制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外力对碳纳米管阵列的压缩频率和幅值,最终实现弯曲发电。本发明结合机械能转化过程和弯曲发电过程,在溶液中产生电动势,有别于传统的压电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碳纳米管阵列的纳米发电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26145.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持续淡化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一类碳基材料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疏水碳基复合膜,通过激光打孔获得具有微-纳米多级孔结构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进一步在其表面涂覆有光热/电热响应性的聚合物分子,增强其电焦耳热和光热效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最终获得兼具多级孔道结构和电热、光热效应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应用于电热/光热驱动海水淡化过程,控制条件使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发热,热量作为热源为水相变过程提供传质驱动力,冷凝回收水蒸气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能够实现电热-光热交替24小时持续海水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133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106605.7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控压力阈值变化的物质检测分析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气体流道、门控单元、指示单元和待测液体,门控单元设于气体流道中且对待测液体具有刺激响应;门控单元包括多孔膜和门控液体,门控液体至少部分浸润所述多孔膜且两者配合形成气体流道的门控通道。检测时,由于待测液体与门控单元接触而改变门控压力阈值,在气体流道内存储的高压气体或者额外施加压力的作用下,气体将通过门控通道并作用于指示单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物质检测信号转化为气体过膜的临界压力变化信号的新检测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