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差异化的膜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98275.5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梯度差异化的膜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铂碳催化剂和去离子水及二氧化铱催化剂相混合得到分散溶剂;再与去离子水和全氟磺酸离聚物溶液混合,在冰水浴里超声清洗20~35分钟,然后加入异丙醇或者乙醇;加入铂碳催化剂或者二氧化铱催化剂并超声清洗;将胶体溶液分别喷涂在质子交换膜的阳极侧和阴极侧,质子交换膜阳极侧上的催化层的厚度沿着质子交换膜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最后将喷涂后的质子交换膜进行热压塑封处理,塑封处理后再将气体扩散电极放置于质子交换膜的阴极侧和阳极侧并且热压处理;得到梯度差异化的膜电极。该梯度差异化膜电极提高氢气侧的抗反极能力,可提升氢氮混合气下燃料电池长久稳定运行。

    一种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8370.0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发电方法,包括氨气瓶、氨分解反应器、散热器、变温吸附系统、燃料电池和燃烧器,氨分解反应器包括氨气入口和分解气出口;氨气瓶与氨气入口连通,散热器与分解气出口连通;散热器依次与变温吸附系统和燃料电池的入口连通;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氨气通道,氨气通道的一端为第二燃烧入口,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的一端为第一燃烧入口,另一端为高温烟气出口;燃烧室上开设有空气入口;燃料电池的尾排气体出口与第一燃烧入口连通,氨气瓶与第二燃烧入口相连,燃料电池的散热空气出口与空气入口连通。该小型化氨氢燃料电池系统结构简单且体积小,能量利用效率高,无需额外携带燃料即可完成快速启机。

    一种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氢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3189.0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氢发电系统,包括液氨罐、缓冲罐、温度控制机构、氨分解装置、多个风冷器、水冷机构、膨胀机、发电机构和储电机构;液氨罐与缓冲罐相连,温度控制机构包括分开设置的至少一个蒸发器和换热器;缓冲罐分别与蒸发器和换热器连通;换热器同时与氨分解装置的氨气入口和膨胀机相连;水冷机构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冷器和水箱;氨分解装置依次与风冷器、水冷器和发电机构连通;水箱分别与换热器和另外一个风冷器互相连通;膨胀机与蒸发器以及缓冲罐串联连通;膨胀机还与储电机构同轴连接。该适用于冷链电动汽车的氨分解系统实现了系统内部的冷热平衡,保障各部件能够稳定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运行寿命和效率。

    一种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081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330501.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非贵金属活性组分镍以及镧锰系钙钛矿复合载体,活性组分占5‑10 wt%,载体占90‑95 wt%。以镍为活性组分,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负载;以LaMn0.3Al0.7O3钙钛矿为载体,载体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以氨水调节溶液体系酸碱度获得沉淀产物。本发明通过氨水调节溶液体系酸碱度制备催化剂,有利于使催化剂颗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碱性位点增多,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氨分解催化剂活性。

    一种基于氨分解的低温可控渗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105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12777.1

    申请日:2024-06-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分解的低温可控渗氮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将加热后的氨气通入含有反应温度小于500℃的氨分解催化剂中反应,记录反应温度;氨气发生分解反应并检测氨气分解率和混合气体的流量;分别计算氢气分压和氨气分压和氮势,确定氨气分解时的反应温度与氨气分解率和氮势之间的第一趋势关系图和混合气体流量及氮势之间的第二趋势关系图;再次将加热后的氨气通入含有反应温度小于500℃的氨分解催化剂的环境中进行氨分解反应,同时调整反应温度以及生成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得到具有相应氮势的混合气体;将具有相应氮势的混合气体通入工件形成渗氮层。该基于氨分解的低温可控渗氮方法能够准确控制氮势,控制过程稳定且应用场景广泛。

    一种节能型氨分解制氢系统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42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12771.4

    申请日:2024-06-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氨分解制氢系统,包括储氨装置、蒸发器、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燃烧装置和燃料电池,储氨装置与蒸发器的液氨支路连通;蒸发器的液氨支路出口与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连通,第一反应器包括套置的烟气管道和第一氨分解管道,第一氨气进口和第一分解气出口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分解支路连通;第一分解气出口与燃料电池连通,烟气管道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反应器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和第二氨分解管道,第二反应器的第二分解气出口与燃烧装置的燃烧入口连通,燃烧装置的燃烧出口与第一反应器的烟气管道连通。该系统有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系统的能量消耗,同时也提高了氨气的分解效果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氨分解制氢的动力系统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1253.1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氨分解制氢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氨装置、平板式氨分解反应器、燃烧装置、锅炉汽包、水箱和轮机系统,储氨装置与平板式氨分解反应器的氨气入口连通;平板式氨分解反应器的分解部分位于加热部分内部并且穿过其加热部分的两个侧面;分解部分的外壁和加热部分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分解部分的两侧设置有氨气入口和分解气出口,加热部分上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氨气在分解部分内部的流动方向和换热介质在加热部件内部的流动方向相反;分解气出口和燃烧装置的燃烧入口连通,燃烧装置的燃烧出口与锅炉汽包连通;锅炉汽包与轮机系统连通。该基于氨分解制氢的动力系统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系统的整体动力输出,实现了无碳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