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76954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03817825.7
申请日:2003-02-2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88 , G02F1/133606 , G02F1/133615 , G02F2201/503 , G02F220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组件(700)和利用本背光组件的LCD装置(1000)。背光组件(700)具有用于提高光效率和光学特性的光学片(100)和设置在光学片(100)上的弹性粘结件(130)。当光学片(100)受热变形时,弹性粘结件(130)可以对应于光学片(100)地膨胀和收缩并吸收施加于LCD上的冲击。因此,背光组件(700)可以防止光学片(100)皱褶或被划伤,由此防止LCD装置的显示质量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700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36166.6
申请日:2007-07-19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B65D19/26 , B65D19/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 G02F1/1303 , G02F2201/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托盘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型托盘,其适于通过最小化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板的接触面积来减小液晶显示板的损坏。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V型托盘包括:主托盘;辅助托盘,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该辅助托盘上以对该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模块处理,并且该辅助托盘的中间部分下沉以在整体上具有V型;以及多个支承件,所述多个支承件形成在所述主托盘上,用于将所述辅助托盘固定到所述主托盘。
-
公开(公告)号:CN101075038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610168836.8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统宝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IPC: G02F1/1335 , G02F1/1333 , G02F1/1345 ,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 G02B6/0056 , G02F1/133608 , G02F2201/503 , G02F2202/28
Abstract: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含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导光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一第一偏光板及一第二偏光板,其中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而设,液晶层系设置於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偏光板及第二偏光板系分别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连结,且第一偏光板、第一基板、液晶层、第二基板及第二偏光板系依序连接;导光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系与第二表面相对而设、并面向第一偏光板,且导光板之第一表面之至少一部分系与液晶显示面板之第一基板直接黏合。
-
公开(公告)号:CN1918488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580004718.7
申请日:2005-04-11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B5/08 , G02B5/0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7/10 , G02F1/133605 , G02F2201/503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在将合成树脂制成的反射板加工成立体形状的光反射板上产生裂缝,并且可以良好地防止光反射板变形的技术。在反射光的塑料的薄膜或薄片2上,沿直线连续或间断地形成不贯穿薄膜或薄片的沟槽,由此来在薄膜或薄片上设置弯曲沟槽部6。然后,沿着该弯曲沟槽部来弯曲薄膜或薄片。
-
公开(公告)号:CN1869777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84492.2
申请日:2006-05-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清原彻
IPC: G02F1/1333 , G09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 G02F2001/133314 , G02F2201/46 , G02F2201/503 , G02F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即使在为了将显示屏牢固地保持在框体上而加大了挂在第1基板上的挂钩部的情况下,也可得到狭边框且薄型的显示装置。此外,还可得到如下的显示装置,在将显示屏嵌入框体内时,挂钩部不会阻碍显示屏的插入,从而提高组装作业性。显示屏(6)的第1基板(7)仅在1边上具有伸出部(12),该伸出部(12)是形成端子(11)的区域,从第2基板(8)的侧方端面(8a)向着侧方突出,保持显示屏(6)的框体(3)的挂钩部(13)钩挂伸出部(11),将面状光源装置(5)贴合在显示屏(6)上的粘合部(14),被设置在第1基板(7)的底面(7c)周缘部中的用挂钩部(13)钩挂的边以外的至少1边的缘部(7a)上。
-
公开(公告)号:CN1282008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01139494.3
申请日:2001-11-2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郑承哲
IPC: G02F1/1335 , F21V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88 , G02B6/0071 , G02F1/133308 , G02F1/133615 , G02F2201/465 , G02F2201/503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和液晶显示器,使模制框架内的光导板移动最小。光导板有夹持爪和突起。夹持爪通过切割接收来自灯单元的光线的第一端部的至少一个角形成,突起从夹持爪的侧壁向外伸出,厚度比夹持爪厚度薄;模制框架容放光导板和灯单元并有夹持凸台和凹槽,夹持凸台形成在对应于夹持爪的模制框架底面上的第一位置,与所述夹持爪接合而将光导板固定在模制框架中,凹槽形成在对应于突起的模制框架侧壁内的第二位置以接收突起。即使外部冲击施加到液晶显示器上,模制框架的夹持凸台分别刚性与夹持爪接合,防止光导板向灯移动。即使外部冲击施加到模制框架侧壁上,突起分别容纳在模制框架的凹槽内,防止突起和夹持爪被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804693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05496.7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Inventor: 菅原英明
IPC: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 G02F2001/13332 , G02F2201/50 , G02F2201/503 , G06F1/1601 , G06F2200/1612 , H04M1/0266 , H04M1/22
Abstract: 在液晶面板与前框架的前面板之间设置膜元件。该膜元件比液晶面板与前面板之间的间隙薄。膜元件是条形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一个端部粘附到前面板,其另一个端部与液晶面板接触。膜元件由PET形成,具有25到100μm的厚度,并且是黑色或灰色的。定位四个这样的条形膜元件,使其包围前框架的开口。由此在液晶面板上不会施加大载荷,不会增加总体上设备的厚度,且阻止了碎片的进入和光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776502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118090.5
申请日:2005-10-25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H01J61/0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4 , G02F1/133608 , G02F2201/503 , H01J61/305 , H01J65/046
Abstract: 一种平面荧光灯,其包括:第一衬底;与第一衬底结合以界定多个放电空间的第二衬底;和在第二衬底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与所述放电空间交叉的第一外部电极。对应于最外部放电空间的第二衬底的第一区域具有小于对应于并非位于最外部的其他放电空间的第二衬底的第二区域的厚度。于是,最外部的放电空间可具有经过补偿的亮度,因此改善了由平面荧光灯发出的光的亮度均匀度,提高了包括所述平面荧光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232868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2105433.9
申请日:2002-02-2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4 , G02F1/1333 , G02F1/133308 , G02F2001/133302 , G02F2001/133368 , G02F2201/503 , G06F3/0238 , H01H9/181 , H01H13/14 , H01H15/10 , H01H23/14 , H01H2219/01 , H01H2219/037 , H04M1/0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一对开关相连的LCD单元,通过按压该LCD单元使得其中一个受到挤压,从而以往复操作的方式旋转。该LCD单元的前面板比LC层、后面板具有更大的厚度,因此能够防止LC层和后面板受到按压前面板的转换操作的适当外力的作用。该LCD单元适于用在具有较小开关和LCD单元空间的便携式终端中。
-
公开(公告)号:CN1653377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3811395.3
申请日:2003-07-05
Applicant: 迪尔阿扣基金两合公司
Inventor: 诺伯特·莫斯奇
IPC: G02F1/13 , G02F1/13357 , D06F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 A47L15/4293 , D06F39/005 , G02F1/133615 , G02F2201/465 , G02F2201/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后照亮的液晶单元(17)的显示模块(10),特别是用在大型家用电器的操作面板中。如果模块(11)的高度尺寸借助于一个框架(27)的支撑来限定,所述框架对着电路载体(12)固定液晶单元(17)和光导板(19),所述电路载体的设置有光导板(19)的表面呈反射器表面(20)的形式,则提供了一种特别廉价的结构。最好使用注模的MID技术生产电路载体(12),其具有集成的印刷线路(15)和形成在其中的用于光导板(19)的接收装置(22),所述框架(27)还借助于薄膜铰链(41)整体地以枢轴方式和电路载体相连,所述框架(27)可以装配在光导板(19)和液晶单元(17)的夹层结构的上方。在框架(27)和电路载体(12)之间的固定借助于弹性栓锁倒钩元件(34)来实现,具有由定位双头螺栓或支柱(43)构成的有槽的结构,对其自由端进行热敛紧处理,以便使其固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