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08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22042.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1J37/073 , H01J9/02 , H01J1/304 , H01J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场发射电子源,包括WO3纳米线、单晶钨丝、固定导电层、发叉钨丝、基座与金属触角;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金属触角,所述金属触角的一端与所述发叉钨丝的一端连接,所述单晶钨丝圆柱状区域的一端与所述发叉钨丝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晶钨丝尖端平台区域上通过固定导电层固定有WO3纳米线。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场发射电子源的制备方法。本申请场发射电子源中WO3纳米线的引入,使其具有较高的亮度、高发射寿命和高发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3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67868.6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毫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射尖端、热场发射电子源及制作方法,属于电子束成像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发射尖端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部轴向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本体部的方向轴向延伸,且存在一逐渐缩小的第一连接部;延伸部的任一轴截面均为一对相对设置的至少一对内凹弧形结构,且所述延伸部的侧壁环设有至少一圈凹槽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发射尖端的热场发射电子源及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发射尖端和热场发射电子源,凹槽部和内凹弧形结构相互配合,更加优化了高压电场在尖端的分布,改善了轮廓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获得了更高的亮度、更小的总发射电流以及更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6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21524.0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栅极结构、场发射电子枪及其应用,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网和固定结构,所述栅网包括层叠的粗栅网与细栅网,所述固定结构内设置有通孔,所述栅网设置于固定结构的一侧表面并覆盖所述通孔,其中,所述粗栅网一侧贴近所述固定结构表面。本发明所述粗栅网能够固定细栅网,同时保证电子具有高通过率和阴极具有较高场发射电流密度;细栅网能够使阴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场更均匀,本发明所述栅极结构采用粗细结合的栅网。本发明所述栅极结构调节后的阴极表面电场分布均匀,栅极结构的电子通过率高、阳极电流大,栅极结构有利于提高场发射型电子枪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75373.9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发射装置,旨在解决坩埚组件和电子束发射组件集成在一起,位置无法调整,使用不便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安装座、灯丝组件、磁场组件,灯丝组件包括灯丝、夹持座、整形罩,灯丝装夹在夹持座上部,整形罩套装在夹持座上部,灯丝置于整形罩内,灯丝两端通高压电,整形罩上端设有发射口;整形罩上安装电极罩,电极罩上端开口,电极罩下端设有和发射口对应的对接口;安装座上连接梭心,电极罩套装在梭心上,梭心内设有冷却流道;磁场组件包括电磁铁、分别安装在电磁铁两端的左磁轭和右磁轭,左磁轭和右磁轭上分别连接左极靴和右极靴,电极罩置于左极靴和右极靴的端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63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041596.1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4 , H01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电子枪EBSM设备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克服现有工业互联网配合OPC协议的控制系统无法协同控制多台电子枪以及DCS控制系统成本较高,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系统包括CNC系统、PLC、服务器、工控机和电子枪控制柜组件;控制方法中CNC系统对工作台的各电机轴进行伺服控制;PLC对送粉系统、铺粉系统等组件进行控制;服务器对待成型工件进行扫描路径规划,将扫描路径与参数处理为各种控制程序;工控机发送开始指令至CNC系统、从服务器下载并执行打印程序;工控机还监测工作台C轴旋转角度,计算C轴确切位置和C轴理论位置之间的误差,对当前程序进行矫正;电子枪控制柜组件接收并执行工控机发送的打印程序,进行多组电子枪单元的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0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780086001.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阿尔卡姆公司
Inventor: 克里斯蒂安·埃克伯格
IPC: H01J3/02 , B22F3/105 , B22F7/06 , B29C64/153 , B29C64/264 , H01J37/305 , H01J37/06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连续地沉积各个粉末材料层来形成三维物品的方法,各个粉末材料层熔融在一起以形成物品。该方法包括:提供发射电子束的至少一个电子束源;提供漏电流检测器,用于感测通过阳极和/或维纳尔杯的电流;提供可通过开关连接到维纳尔杯的低阻抗电压源,其中电压源具有比施加到阴极的负电位更负的电位;当漏电流检测器感测到通过阳极和/或维纳尔杯的高于预定值的电流时,通过闭合开关将维纳尔杯提供到低阻抗负电压,在形成三维物品时保护阴极免受真空电弧放电能量电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01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0664695.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阴极微波电子枪,该光阴极微波电子枪包括:若干加速腔,所述加速腔沿轴线相互连通;光阴极,所述光阴极布置在所述加速腔的轴线上;波导管(102),所述波导管(102)与所述加速腔相连通;阴极盘(121),所述阴极盘(121)的盘面中心容纳所述光阴极,所述阴极盘(121)的围绕盘面中心的位置处设有若干真空通道(123),每个所述真空通道(123)连通所述阴极盘(121)的盘面两侧;以及真空腔(131),所述真空腔(131)和所述加速腔分别连接所述阴极盘(121)的盘面两侧,通过所述阴极盘(121)上的所述真空通道(123)相互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50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133710.4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苏州艾钛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电子放电的矩形电子源,包括方法兰板,方法兰板上排列有多组电极组,电极组包括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电极单元包含正极、负极接线柱,每个接线柱内形成冷却腔,可对放电中的电极组进行冷却,方法兰板上设有方法兰腔,方法兰腔的内腔为放电腔,电极组上设有钨丝,方法兰腔上设有射出口并套装磁体,方法兰板内部设有第一冷却腔,方法兰腔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法兰前装配有阴极栅网,加速电子并吸收阳离子。本发明通过矩形形状配合多组带冷却腔的电极组、第一冷却腔配合第二冷却腔,以及在套装的磁体及阴极栅网的相互作用下,使得电子源的辐射面更广、放电均匀且能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594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773085.X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速电子注电子枪,应用于真空电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发射具有不同速度电子注电子枪的难题;本发明采用具备阳极的高电势功能及具备阴极的电子注发射功能的阴极阳极混合结构,通过第一阴极与阴极阳极混合结构之间的电压差对第一阴极发射面发射的第一电子注进行第一次加速,通过阴极阳极混合结构与第二阳极之间的电压差对第一电子注进行第二次加速;通过阴极阳极混合结构与第二阳极之间的电压差对阴极阳极混合结构上阴极发射面发射的第二电子注进行一次加速,并通过第一聚焦极对第一电子注进行聚焦,通过第二聚焦极对第二电子注进行聚焦,能实现两个异速高质量的电子注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0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64695.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阴极微波电子枪,该光阴极微波电子枪包括:若干加速腔,所述加速腔沿轴线相互连通;光阴极,所述光阴极布置在所述加速腔的轴线上;波导管(102),所述波导管(102)与所述加速腔相连通;阴极盘(121),所述阴极盘(121)的盘面中心容纳所述光阴极,所述阴极盘(121)的围绕盘面中心的位置处设有若干真空通道(123),每个所述真空通道(123)连通所述阴极盘(121)的盘面两侧;以及真空腔(131),所述真空腔(131)和所述加速腔分别连接所述阴极盘(121)的盘面两侧,通过所述阴极盘(121)上的所述真空通道(123)相互连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