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7619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510725870.X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42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卷绕的电极组件,包括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自包括未涂覆区域和涂覆区域;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以及被分别联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从壳体延伸的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其中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包括位于在电极组件的最外侧处的末端部分中的内未涂覆区域和外未涂覆区域,其中第二电极包括面对第一电极的内未涂覆区域的末端部分的外未涂覆区域和在第二电极的外未涂覆区域的相对侧的附加内涂覆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9508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043229.X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6/168 , H01M10/052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可再充电锂电池用电解质溶液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包含锂盐、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含有乙烯基的碳酸酯、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硫酸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磺酸酯、和由下列化学式1表示的基于腈的化合物,其中,在化学式1中,R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亚烷基。[化学式1]N≡C-R-C≡N。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0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780065187.5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10/04 , H01M50/572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二次电池,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具有相对厚的内周接线片和相对薄的外周接线片的电极组件来提供具有抗跌落冲击性的二次电池。为此,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具有形成在其卷绕前端的内周接线片的阳极板;覆盖阳极板的隔板;以及具有形成在其卷绕末端的外周接线片的阴极板。
-
-
公开(公告)号:CN1138412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080036945.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50/533 , H01M50/53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小未涂覆部与引线接线片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电阻以便实现电极组件中的高输出的可再充电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通过在电极之间设置隔膜而卷绕;引线接线片,连接到电极;以及壳体,容纳电极组件且具有引出到外部的引线接线片,其中,引线接线片包括:第一接线片,连接到电极的未涂覆部且形成有第一宽度和第一厚度;以及第二接线片,连接到第一接线片且形成有小于或等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和大于或等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02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80065187.5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10/04 , H01M2/34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二次电池,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具有相对厚的内周接线片和相对薄的外周接线片的电极组件来提供具有抗跌落冲击性的二次电池。为此,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具有形成在其卷绕前端的内周接线片的阳极板;覆盖阳极板的隔板;以及具有形成在其卷绕末端的外周接线片的阴极板。
-
公开(公告)号:CN105938890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029949.3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自具有未涂覆区域和涂覆区域,并且其中隔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被螺旋形地卷绕;壳体,该壳体容纳电极组件;以及待被拉到壳体外部的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被分别联接到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和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同时维持第一电极接线片与第二电极接线片之间的接线片间隙,其中第一电极接线片被联接到在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之间的第一电极的间隙未涂覆区域,并且其中第二电极的内侧端未涂覆区域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位于面向第一电极接线片的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84127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80036945.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50/533 , H01M50/53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小未涂覆部与引线接线片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电阻以便实现电极组件中的高输出的可再充电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通过在电极之间设置隔膜而卷绕;引线接线片,连接到电极;以及壳体,容纳电极组件且具有引出到外部的引线接线片,其中,引线接线片包括:第一接线片,连接到电极的未涂覆部且形成有第一宽度和第一厚度;以及第二接线片,连接到第一接线片且形成有小于或等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和大于或等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593889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610029949.3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自具有未涂覆区域和涂覆区域,并且其中隔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被螺旋形地卷绕;壳体,该壳体容纳电极组件;以及待被拉到壳体外部的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被分别联接到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和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同时维持第一电极接线片与第二电极接线片之间的接线片间隙,其中第一电极接线片被联接到在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之间的第一电极的间隙未涂覆区域,并且其中第二电极的内侧端未涂覆区域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位于面向第一电极接线片的区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