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73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675662.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F41/04 , H01F41/061 , H01F41/00 , H01F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线圈加热湿绕装置及其绕制方法和系统,包括焊料涂覆装置、加热绕线装置和绕线电机;焊料涂覆装置包括焊料涂覆针头、膏状焊料、活塞、推杆、直线伺服电机和控制设备;加热绕线装置包括与绕线轴相连的金属线盘和加热台;焊料涂覆装置和加热绕线装置固定于绕线电机同侧,且焊料涂覆装置位于绕线机的进线侧。在线圈绕制的同时,将线圈匝间添加的金属焊料加热融化,从而祛除匝间气隙,实现匝间均匀接触,并在降温凝固后,为线圈提供匝间的机械支撑。本发明实现了无绝缘高温超导线圈更低更均匀的匝间接触电阻率,提升了无绝缘线圈的匝间分流能力和失超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61886.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F6/06 , H01F41/04 , H01F41/06 , H01F41/0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并绕式超导线圈的分布式接头骨架及其绕制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骨架与下骨架,下骨架包括下盘与中心柱,中心柱设置在下盘上并呈螺旋状凸起;中心柱的螺线之间存在螺旋状空隙,带材内端嵌于带材凹槽中并固定设置在螺旋状空隙形成的带材轨道中,超导线圈的内侧通过中心柱支撑;上骨架包括上盘与外柱,外柱设置在上盘上并呈圆环状凸起,外柱与中心柱同轴设置并位于中心柱外部,外柱上开有间隙,用于引出超导带材的带材外端,超导线圈的外侧通过外柱支撑。本发明采用螺旋状中心柱结构,基于螺旋状中心柱结构增大端部带材与骨架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降低并绕式高温超导线圈的接头电阻,有效减轻接头热损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75662.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F41/04 , H01F41/061 , H01F41/00 , H01F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线圈加热湿绕装置及其绕制方法和系统,包括焊料涂覆装置、加热绕线装置和绕线电机;焊料涂覆装置包括焊料涂覆针头、膏状焊料、活塞、推杆、直线伺服电机和控制设备;加热绕线装置包括与绕线轴相连的金属线盘和加热台;焊料涂覆装置和加热绕线装置固定于绕线电机同侧,且焊料涂覆装置位于绕线机的进线侧。在线圈绕制的同时,将线圈匝间添加的金属焊料加热融化,从而祛除匝间气隙,实现匝间均匀接触,并在降温凝固后,为线圈提供匝间的机械支撑。本发明实现了无绝缘高温超导线圈更低更均匀的匝间接触电阻率,提升了无绝缘线圈的匝间分流能力和失超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2469.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367 , G06F30/18 , G06F119/12 , G06F119/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绝缘超导磁体的电磁热场路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包含构建电路网络模型、磁场模型和固体热传模型。电路网络模型所求的电流分布导入磁场模型和固体热传模型;磁场和温度分布实时更新其临界电流分布参数。迭代时,温升低于阈值的健康线圈构建集中式电路网络模型,超阈值的失超线圈动态切换至分布式电路网络模型。本发明通过构建失超区域的精细化电路网孔,有效提高高度非线性区域的计算精度,实现无绝缘超导磁体全工作周期内电磁热指标的精确仿真;通过采用集中式电路网络模型和稀疏电路网孔,在保证模型计算精度的同时,降低待求解变量数目,解决万匝级强场无绝缘磁体仿真负担过重的难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