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酸凝胶固固相变材料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5172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570990.3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癸酸凝胶固固相变材料及其方法,具体为一种采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照添加有多烯丙基酸酯类辐射敏化剂的癸酸体系,使多烯丙基酸酯类辐射敏化剂分子和癸酸分子发生接枝和交联反应,制备出疏水性癸酸凝胶材料,它具有固—固相变性能。属辐射化学及高分子材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

    电子束辐照和压缩空气氧化两步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70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052041.4

    申请日:2009-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束辐照和压缩空气氧化两步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以硫酸铜为原料,用去离子水配制0.05mol/L硫酸铜,以聚乙二醇(PEG)作表面活性剂,用氨水和醋酸调节硫酸铜溶液的pH值至4.0,在常温常压下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照硫酸铜溶液,辐照剂量为300kGy,通过表面活性剂和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控制晶核的生长速率来控制辐照产物颗粒的尺寸;然后在常温常压下将空气通入辐照后的悬浊液进行氧化反应,空气流量为3L/min,反应8小时,反应后的悬浊液经离心分离、洗涤、所得产品在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3小时,得到灰色氧化亚铜粉末。纳米氧化亚铜粒子形貌为球形,粒径分布在25-50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30nm。

    湿度传感器湿敏元件感湿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7561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510112089.1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传感器湿敏元件感湿膜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电子束引发预辐射接枝法制备高分子接枝聚乙烯膜即感湿膜,属湿敏元件制备技术领域及辐照接枝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配制好二元接枝反应试剂体系;丙烯酸1.8mol/L,对苯乙烯磺酸钠0.7mol/L;然后将高密度聚乙烯膜放入聚乙烯薄膜袋中并充入高纯氮气;封口后置于电子辐照室中进行辐照;电子束流强度3mA,总辐照剂量200kGy;然后将其放入二元接枝反应液中,在恒温水溶箱内60℃温度下反应3小时,取出接枝膜再放置于70℃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放在盐酸中浸泡12小时使其转型,最终获得弱酸性基团和强酸性基团共存的湿敏元件感湿膜。该感湿膜具有较好的亲水性、抗溶胀性、抗化学腐蚀性,且湿滞性小,高湿稳定性好。

    用电子束辐照制备微孔阵列聚烯烃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7511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38757.X

    申请日:2007-03-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子束辐照制备微孔阵列聚烯烃薄膜的方法,属辐射化学及高分子薄膜材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以聚烯烃类薄膜为原料(包括pp、pvc、ptfe等聚烯烃高分子薄膜),在其上覆盖好具有微孔阵列图案的模板,采用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照;其辐剂量为100~400KGy;然后将其浸入由H2SO4和K2Cr2O7组成的混合的刻蚀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为6~10mol/L,K2Cr2O7的浓度为0.1~0.3mol/L;在60~90℃温度下进行刻蚀,控制刻蚀反应时间为2~6小时;最后清洗、干燥,最终得到图案排列规则、尺寸一致的微孔阵列高分子聚烯烃薄膜,其平均孔径达10μm。

    纳米氧化锌的制造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5807C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410015790.7

    申请日:2004-01-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周瑞敏 辛立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造方法,也即是一种氧化锌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属辐射化学制造纳米材料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主要采用辐射化学来制备纳米铜,其工艺过程中,主要以硫酸锌为锌粒子的来源,以氨水作为沉淀剂,以异丙醇(IPA)为水溶液中氧化性自由清除剂;并通过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来控制晶核的生长速度以控颗粒尺寸,并且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将辐照后的溶液经洗、离心分离,烘干,即可得纯度很高的纤维状纳米氧化锌白色粉末。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无污染、无公害、安全性好。

    纳米镍的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31588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410084286.2

    申请日:2004-11-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周瑞敏 何林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辐射化学制造纳米材料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纳米镍的制造方法,采用辐射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采用硫酸镍为原料,利用高频高压工业电子加速器产生电子束,在一定辐照剂量下,辐照剂量为:70-350KGy;使添加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和氧化性自由基OH·清除剂的异丙醇的硫酸镍溶液中发生辐射化学反应,将镍离子逐步还原为镍原子,镍原子聚集成晶核,通过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控制晶核的生长速率,而控制颗粒的尺寸,最终制得纳米级镍超微粒子。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工艺过程简单,生产周期短,无污染,并且制备所得的纳米镍颗粒粒径大小均匀,分散性好。

    一种钛酸酯活化高炉渣微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1846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010272761.4

    申请日:2010-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3 Y02W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高炉渣微粉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经过高温水淬和碾磨所产生的高炉渣微粉进行活化反应。通过钛酸酯偶联剂溶于含有1-5%去离子水的乙醇中,使该溶液充分浸润高炉渣微粉,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使溶液中的钛酸酯偶联剂水解,并与高炉渣微粉反应,待溶剂挥发,即可获得具有有机活性的高炉渣微粉-活性高炉渣微粉。在活化反应中,偶联剂分子一端的功能团与高炉渣微粉表面的无机分子反应,起到连接无机物的作用,钛酸酯类分子的另一端为有机段,形成具有有机活性的产物。该发明的制备活性高炉渣微粉的工艺流程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微孔阵列聚酯类模板的掩膜电子束辐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09930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041191.6

    申请日:2007-05-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阵列聚酯类模板的掩膜电子束辐照制备方法,属辐射化学改性高分子材料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首先选用金属膜为掩膜材料,用紫外光激光器在金属膜上打出微米级规整排列的小孔,形成微孔阵列结构的金属掩膜;将该掩膜覆盖于聚酯类高分子薄膜上,随后用高能电子束辐照裂解聚酯类高分子薄膜,然后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用重铬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腐蚀液进行腐蚀,经洗涤干燥后,即得微孔阵列聚酯类高分子模板,其最小孔径可达10~20μm。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电子束的辐照剂量为300~1200KGy;所用腐蚀液为:H2SO47.0~10.0mol/L,K2Cr2O70.10~0.30mol/L的混合液;腐蚀蚀刻温度为70~90℃,时间为7~10小时。

    双功能基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9934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7965.8

    申请日:2004-04-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子交换膜,特别是一种γ射线引发辐射接枝制备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双功能基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属化学聚合反应与辐照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基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是利用γ射线辐照引发接枝法制备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双功能基阳离子交换膜,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配制丙烯酸(AA)、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硫酸铜、无水醋酸钠溶液,并准备高密度聚乙烯基体膜,将配制好的接枝反应溶液以及高密度聚乙烯基膜放入特定的γ射线辐照管中,然后抽真空,充入氮气,并密封之;将辐照管置于钴源室中,在1.67kGy/h剂量率和35℃温度下辐照18h;最终获得亲水性双功能基阳离子交换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