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1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0525.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风险评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判别混合抗生素对细菌突变联合作用模式的方法,为克服毒理学混合抗生素联合突变作用判别方法缺失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a)测定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确定各抗生素的NOEC和EC50;(b)按等EC50比配制混合抗生素,并测定混合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c)根据NOEC和EC50确定突变实验的抗生素浓度,测定单一及混合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突变频率的促进效应;(d)绘制单一及混合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突变频率的剂量‑效应曲线,确定各单一及混合抗生素的最小10%促进浓度(PC=);(e)根据突变单位判别混合抗生素对细菌突变的联合作用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1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90131.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2F1/467 , C02F1/463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氧化絮凝同步去除水中微塑料及微污染物复合污染的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基于电催化氧化技术,设置双极性电极,构建基于双极性电极的电氧化絮凝体系,通过将双极性电极放置在电氧化体系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利用电氧化协同电絮凝反应产生的活性物质与絮凝剂去除水中微塑料及微污染物,所述电氧化絮凝体系的阳极设置为BDD电极,阴极设置为钛网,双极性电极设置为铁电极,所述微污染物包括增塑剂及药物污染物;所述方法可用于污水厂的二级出水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氧化过程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微塑料可以通过电絮凝高效捕集去除,简化了净水步骤,提高了处理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