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纱纱条束的制造方法及使用所得的并纱纱条束的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3234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80025175.5

    申请日:2016-04-27

    Abstract: 使彼此大致平行地行进的2根以上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与第一辊(1)接触后,将所述2根以上的碳纤维前体纱条分成两部分而分别与一对第二辊(2,2’)接触,由此使碳纤维前体纱条在第一辊(1)与一对第二辊(2,2’)之间大致旋转90°,接着,使自一方的第二辊(2)输出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依次与第三前辊(3)及第三后辊(3’)接触,使自另一方的第二辊(2’)输出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与第三后辊(3’)接触、而不与第三前辊(3)接触,并在第三后辊(3’)上将这些碳纤维前体纱条并纱,然后,使自第三后辊(3’)输出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与第四辊(4)接触,得到并纱纱条束。使第一辊(1)和一对第二辊(2,2’)的轴心间的距离L与第一辊上的碳纤维前体纱条的纱宽W的平均值之比L/W为18以上,使自第四辊输出后的并纱纱条束的张力为0.11cN/dtex以上。

    并纱纱条束的制造方法及使用所得的并纱纱条束的碳纤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32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5175.5

    申请日:2016-04-27

    Abstract: 使彼此大致平行地行进的2根以上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与第一辊(1)接触后,将所述2根以上的碳纤维前体纱条分成两部分而分别与一对第二辊(2,2’)接触,由此使碳纤维前体纱条在第一辊(1)与一对第二辊(2,2’)之间大致旋转90°,接着,使自一方的第二辊(2)输出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依次与第三前辊(3)及第三后辊(3’)接触,使自另一方的第二辊(2’)输出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与第三后辊(3’)接触、而不与第三前辊(3)接触,并在第三后辊(3’)上将这些碳纤维前体纱条并纱,然后,使自第三后辊(3’)输出的碳纤维前体纱条与第四辊(4)接触,得到并纱纱条束。使第一辊(1)和一对第二辊(2,2’)的轴心间的距离L与第一辊上的碳纤维前体纱条的纱宽W的平均值之比L/W为18以上,使自第四辊输出后的并纱纱条束的张力为0.11cN/dtex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