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模拟开槽过程预测预制管桩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7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9455.4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模拟开槽过程预测预制管桩应力的方法,实施步骤如下:利用ABAQUS分析桩在不同形状参数、荷载参数、材料参数下的应力释放规律;选取预制桩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修正有限元数据误差;通过参数化数据库建立预测模型对实际工程桩应力进行测定。该方法与超声波检测法相比更准确且支持对桩工作应力检测;与环孔法相比对结构破坏更小,可以检测管桩应力;与现有开槽法相比,不局限于应力完全释放点,自由度更高。现有检测方法均针对方圆形结构开槽,而大量实验发现管桩应力释放规律特殊,现有方法已无法适用。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施,结果可靠性强,可以实现对桩身应力的准确测量,在建筑检测及加固纠偏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彭色列闭合多角星形的鸟巢型单层空间索网屋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98026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68738.0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依据彭色列双心椭圆闭合多角星形几何定理,构建鸟巢型双心椭圆内接外切多角星形的几何网格,利用双曲抛物面几何方程,将鸟巢型彭色列双心椭圆闭合多角星形投影到双曲抛物面之上,空间外椭圆环转化为钢管混凝土的马鞍形外压环梁,空间内椭圆环转化为空心钢管的马鞍形内环梁,鸟巢型闭合多角星形几何网格转化为鸟巢型单层空间索网,环带状V形柱群支撑马鞍形外压环梁,覆盖膜结构屋面,形成超大跨径体育场的屋盖结构。马鞍形外压环梁悬挂鸟巢型单层空间交叉索网,下凹承重缆索和上凸稳定索两组缆索协同工作,确保抗风稳定性,具有承载力强、刚度大、造型优美、排水流畅、自重轻、用钢量少、施工方便和造价低等优点,可建造超大跨径体育场屋盖结构。

    基于彭色列闭合多角星形的鸟巢型单层空间索网屋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980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668738.0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依据彭色列双心椭圆闭合多角星形几何定理,构建双心椭圆内接外切多角星形的几何网格,利用双曲抛物面几何方程,将彭色列双心椭圆闭合多角星形投影到双曲抛物面之上,空间外椭圆环转化为钢管混凝土的马鞍形外压环梁,空间内椭圆环转化为空心钢管的马鞍形内环梁,闭合多角星形几何网格转化为鸟巢型单层空间索网,环带状V形柱群支撑马鞍形外压环梁,覆盖膜结构屋面,形成超大跨径体育场的屋盖结构。马鞍形外压环梁悬挂鸟巢型单层空间交叉索网,下凹承重缆索和上凸稳定索两组缆索协同工作,确保抗风稳定性,具有承载力强、刚度大、造型优美、排水流畅、自重轻、用钢量少、施工方便和造价低等优点,可建造超大跨径体育场屋盖结构。

    峡谷河流地形的空间四索面双幅曲线型斜拉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05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9504.X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峡谷河流地形的空间四索面双幅曲线型斜拉桥及施工方法,在河谷两岸山坡上,修建拱形桥塔,四索面空间斜拉索网紧紧拽住椭圆环状双幅曲线型主梁,内侧拉索网锚固于鸭蛋拱形桥塔的抛物线段塔顶区段,外侧拉索网锚固于鸭蛋拱形桥塔的椭圆弧线段塔柱的顶部区段,其中内侧拉索网交叉锚固布置,椭圆环状双幅曲线型主梁的中央处设置椭圆形环梁支撑构件,兼做观光平台,利用单主缆悬索起吊临时桁架梁连系梁结构,缆索吊装方法辅助双弯斜拉桥悬臂拼装施工,成桥后,单主缆悬索上设置放射状吊索,吊住椭圆形环梁。本发明的双弯斜拉桥具有结构简洁、立面丰富、造型美观、生态环保、交通组织流畅、施工方便和经济性好等优点,其应用前景良好。

    带有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的双T形组合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19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75022.1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的双T形组合梁,利用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作为受拉下翼缘,采用波形钢板作为腹板,浇筑高强度混凝土上翼缘顶板,构成组合结构梁。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由钢管、管内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构成,具有强大的抗拉承载力,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与波形钢腹板组合使用,优势互补,提高了大梁的抗剪和抗弯承载力,增加了大梁的跨越能力。本发明组合梁具有重量轻、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强、刚度大和造价低等优点,可在预制构件工厂大批量生产,作为屋面梁可构建30~48米超大跨径单层工业厂房,作为楼面梁可构建21~30米大跨径多层工业厂房,既满足工业生产大空间需要,又节约土地。

    一种通过模拟开槽过程预测预制管桩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75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629455.4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模拟开槽过程预测预制管桩应力的方法,实施步骤如下:利用ABAQUS分析桩在不同形状参数、荷载参数、材料参数下的应力释放规律;选取预制桩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修正有限元数据误差;通过参数化数据库建立预测模型对实际工程桩应力进行测定。该方法与超声波检测法相比更准确且支持对桩工作应力检测;与环孔法相比对结构破坏更小,可以检测管桩应力;与现有开槽法相比,不局限于应力完全释放点,自由度更高。现有检测方法均针对方圆形结构开槽,而大量实验发现管桩应力释放规律特殊,现有方法已无法适用。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施,结果可靠性强,可以实现对桩身应力的准确测量,在建筑检测及加固纠偏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种基于开槽法测量混凝土工作应力的分步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9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41566.3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槽法测量混凝土工作应力的分步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应变计/应变片测量开槽区域中心测点处混凝土的应变,所述开槽法的具体操作为在混凝土构件上切割横槽或方槽;所述分步检测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开槽分步距离(3~5mm),读取每一步开槽深度下的应变计/应变片读数,与数值模拟的结果相结合,利用多步优化结果反推测点处工作应力的值。本发明采用合理的分析步距和分析步数,通过开槽法测量混凝土应变释放值,解决了圆孔法孔内应变信息无法连续输出的问题,开槽深度小,操作简单,最大程度的减小测量误差,有利于大量应用于混凝土工作应力的测量。

    峡谷河流地形的空间四索面双幅曲线型斜拉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05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059504.X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峡谷河流地形的空间四索面双幅曲线型斜拉桥及施工方法,在河谷两岸山坡上,修建拱形桥塔,四索面空间斜拉索网紧紧拽住椭圆环状双幅曲线型主梁,内侧拉索网锚固于鸭蛋拱形桥塔的抛物线段塔顶区段,外侧拉索网锚固于鸭蛋拱形桥塔的椭圆弧线段塔柱的顶部区段,其中内侧拉索网交叉锚固布置,椭圆环状双幅曲线型主梁的中央处设置椭圆形环梁支撑构件,兼做观光平台,利用单主缆悬索起吊临时桁架梁连系梁结构,缆索吊装方法辅助双弯斜拉桥悬臂拼装施工,成桥后,单主缆悬索上设置放射状吊索,吊住椭圆形环梁。本发明的双弯斜拉桥具有结构简洁、立面丰富、造型美观、生态环保、交通组织流畅、施工方便和经济性好等优点,其应用前景良好。

    带有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的双T形组合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1926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575022.1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的双T形组合梁,利用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作为受拉下翼缘,采用波形钢板作为腹板,浇筑高强度混凝土上翼缘顶板,构成组合结构梁。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由钢管、管内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构成,具有强大的抗拉承载力,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芯棒与波形钢腹板组合使用,优势互补,提高了大梁的抗剪和抗弯承载力,增加了大梁的跨越能力。本发明组合梁具有重量轻、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强、刚度大和造价低等优点,可在预制构件工厂大批量生产,作为屋面梁可构建30~48米超大跨径单层工业厂房,作为楼面梁可构建21~30米大跨径多层工业厂房,既满足工业生产大空间需要,又节约土地。

    一种基于开槽法测量混凝土工作应力的分步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91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041566.3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槽法测量混凝土工作应力的分步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应变计/应变片测量开槽区域中心测点处混凝土的应变,所述开槽法的具体操作为在混凝土构件上切割横槽或方槽;所述分步检测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开槽分步距离(3~5mm),读取每一步开槽深度下的应变计/应变片读数,与数值模拟的结果相结合,利用多步优化结果反推测点处工作应力的值。本发明采用合理的分析步距和分析步数,通过开槽法测量混凝土应变释放值,解决了圆孔法孔内应变信息无法连续输出的问题,开槽深度小,操作简单,最大程度的减小测量误差,有利于大量应用于混凝土工作应力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