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725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80098227.5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密闭型压缩机(2)具备缸体(31)、旋转轴(32)、第1轴承(33)、第2轴承(34)、密闭容器(10)。旋转轴具有:主轴部(32a),以偏心部(32c)为边界在轴心方向的一端侧支承于第1轴承;以及副轴部(32b),在另一端侧支承于第2轴承。副轴部在外周面(32g)具有润滑油(I)的通油槽(54),该通油槽(54)以比轴心方向的另一端(32e)靠一端侧的部位为基端(54a)沿着旋转轴的旋转方向(R)朝轴心方向的一端侧呈螺旋状连续。第2轴承具有凸缘部(34b)以及从凸缘部突出的筒部(34a),筒部中的轴心方向的另一端部分、且是从旋转轴的径向观察,与通油槽的基端重叠的部分的壁厚,比筒部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薄。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039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80096716.X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压缩机(2)具备:密闭容器(11);压缩机构(13),收纳于密闭容器(11);电动机(12),具有固定于密闭容器(11)的内表面的筒状的定子(31)、以及配置在定子(31)的内侧并使压缩机构(13)旋转驱动的转子(32);以及一对密封端子(18)、(19),在密闭容器(11)上排列设置。各个密封端子(18)、(19)的3个第1板状端子(75)以描绘三角形(D)的方式配置于三角形(D)的各个边并使各个腹面(75f)面对。在一对密封端子(18)、(19)中,一方的密封端子(18)、(19)的3个第1板状端子(75)描绘的三角形(D1)的任一个角(Co)与另一方的密封端子(18)、(19)的3个第1板状端子(75)描绘的三角形(D2)的任一个角(Co)面对。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03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80096716.X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压缩机(2)具备:密闭容器(11);压缩机构(13),收纳于密闭容器(11);电动机(12),具有固定于密闭容器(11)的内表面的筒状的定子(31)、以及配置在定子(31)的内侧并使压缩机构(13)旋转驱动的转子(32);以及一对密封端子(18)、(19),在密闭容器(11)上排列设置。各个密封端子(18)、(19)的3个第1板状端子(75)以描绘三角形(D)的方式配置于三角形(D)的各个边并使各个腹面(75f)面对。在一对密封端子(18)、(19)中,一方的密封端子(18)、(19)的3个第1板状端子(75)描绘的三角形(D1)的任一个角(Co)与另一方的密封端子(18)、(19)的3个第1板状端子(75)描绘的三角形(D2)的任一个角(Co)面对。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800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80098502.6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旋转轴、电动机、压缩机构、平衡器以及平衡器罩。压缩机构具有缸体、主轴承以及副轴部。平衡器在副轴承的轴向的第2侧设置于旋转轴。平衡器罩覆盖平衡器。在旋转轴中形成有在轴向的第2侧端面上开口的润滑油的供给路。在平衡器罩中,在与供给路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使供给路与平衡器罩的外部连通的供给孔。在平衡器罩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在允许平衡器罩以及旋转轴在轴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状态下,将平衡器罩与旋转轴之间进行密封。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72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80098227.5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密闭型压缩机(2)具备缸体(31)、旋转轴(32)、第1轴承(33)、第2轴承(34)、密闭容器(10)。旋转轴具有:主轴部(32a),以偏心部(32c)为边界在轴心方向的一端侧支承于第1轴承;以及副轴部(32b),在另一端侧支承于第2轴承。副轴部在外周面(32g)具有润滑油(I)的通油槽(54),该通油槽(54)以比轴心方向的另一端(32e)靠一端侧的部位为基端(54a)沿着旋转轴的旋转方向(R)朝轴心方向的一端侧呈螺旋状连续。第2轴承具有凸缘部(34b)以及从凸缘部突出的筒部(34a),筒部中的轴心方向的另一端部分、且是从旋转轴的径向观察,与通油槽的基端重叠的部分的壁厚,比筒部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