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行效率的坡形隧道及其修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204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31143.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通行效率的坡形隧道及其修建方法,坡形隧道包括隧道主体、安装在该隧道主体内的疏散标志和消火栓箱,隧道主体包括顶棚、行车道和侧壁,在两侧壁对应处设有若干平行于水平线布置的反光指示标,位于同一侧壁上的各反光指示标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首尾叠加贯穿整个隧道布置,位于行车道右侧的反光指示标的反光方向与行车方向相反,疏散标志和消火栓箱均平行于反光指示标的布置在侧壁上。本发明通过在侧壁上安装反光指示标,利用反光指示标平行于水平线布置的方式形成新的水平基线,通过反光作用强化坡形隧道内水平基线的视觉效果,加强驾驶人员对隧道坡度的感知,使驾驶人员能够快速、便捷的识别上下坡路况,提升隧道的通行效率。

    一种沉管隧道节断接头交错式防火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797506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74109.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节断接头交错式防火构造,包括多层防火件和固定螺栓,防火件设置于沉管隧道节断接头底部,每层防火件包括两块防火板,其中一块防火板从沉管隧道节断接头其中一侧侧壁底部延伸至另一侧侧壁,另一块防火板设置于另一侧侧壁底部,且两块防火板之间留有伸缩缝,相邻的每两层防火板的伸缩缝分别处于不同的侧壁底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这种交错式防火构造在中间部分由于有两侧防火板叠加而厚度较厚,所以隔热效果好。此外此结构两侧防火板重叠面积大,同时在伸缩缝的预留间隙中填充的岩棉都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密封效果,提高了沉管隧道节断接头在火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消除了由于节段接头部位变形导致的防火结构被破坏的风险。

    隧道活动式倾斜顶棚排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4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779380.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活动式倾斜顶棚排烟系统及方法,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设置的排烟道板,该排烟道板朝向隧道内部导通开设有多个排烟口,排烟口布置在隧道一侧的排烟道板上,在排烟道板下方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烟气导流板,该烟气导流板沿隧道横向的一端铰接于排烟口靠近隧道另一侧的底部、一端通过电控锁与隧道另一侧的排烟道板贴合布置,在电控锁下方的隧道壁上设有水平支撑台,在相邻烟气导流板之间的水平支撑台上安装有挡烟隔板,该挡烟隔板垂直于排烟道板布置并与排烟道板和隧道侧壁连接,在火源位置确定后,打开火源前后两侧相邻的电控锁和排烟口。本发明可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率。

    隧道活动式倾斜顶棚排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46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79380.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活动式倾斜顶棚排烟系统及方法,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设置的排烟道板,该排烟道板朝向隧道内部导通开设有多个排烟口,排烟口布置在隧道一侧的排烟道板上,在排烟道板下方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烟气导流板,该烟气导流板沿隧道横向的一端铰接于排烟口靠近隧道另一侧的底部、一端通过电控锁与隧道另一侧的排烟道板贴合布置,在电控锁下方的隧道壁上设有水平支撑台,在相邻烟气导流板之间的水平支撑台上安装有挡烟隔板,该挡烟隔板垂直于排烟道板布置并与排烟道板和隧道侧壁连接,在火源位置确定后,打开火源前后两侧相邻的电控锁和排烟口。本发明可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率。

    盾构隧道倾斜顶棚排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79301.1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倾斜顶棚排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结构包括设置在盾构隧道内建筑限界上方的排烟道板、沿盾构隧道纵向间隔分布在排烟道板上的排烟阀,排烟道板倾斜于盾构隧道水平中心线布置,排烟阀安装于排烟道板上端段。本发明通过将现有盾构隧道内的排烟道板设置成倾斜的结构,利用烟囱效应将烟气更多的聚集于排烟道板与隧道边墙形成的三角区,在相同的排烟配置情况下,增加隧道顶棚蓄烟高度,强化了排烟道板下方隧道的蓄烟能力,同时由于排烟道板高点的提高,增强了烟气的浮力作用,提高烟气控制能力;将排烟阀安装于排烟道板上端段,又增加了排烟阀处的烟气层厚度,减少排烟阀处的吸穿现象,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提升通行效率的坡形隧道

    公开(公告)号:CN211113283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823082.4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通行效率的坡形隧道,包括隧道主体、安装在该隧道主体内的疏散标志和消火栓箱,隧道主体包括顶棚、行车道和侧壁,在两侧壁对应处设有若干平行于水平线布置的反光指示标,位于同一侧壁上的各反光指示标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首尾叠加贯穿整个隧道布置,位于行车道右侧的反光指示标的反光方向与行车方向相反,疏散标志和消火栓箱均平行于反光指示标的布置在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坡形隧道的侧壁上安装反光指示标,利用反光指示标平行于水平线布置的方式形成新的水平基线,通过反光作用强化坡形隧道内水平基线的视觉效果,加强驾驶人员对隧道坡度的感知,使驾驶人员能够快速、便捷的识别上下坡路况,可以有效提升隧道的通行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盾构隧道倾斜顶棚排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422668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1371482.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倾斜顶棚排烟结构,包括设置在盾构隧道内建筑限界上方的排烟道板、沿盾构隧道纵向间隔分布在排烟道板上的排烟阀,排烟道板倾斜于盾构隧道水平中心线布置,排烟阀安装于排烟道板上端段。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盾构隧道内的排烟道板设置成倾斜的结构,利用烟囱效应将烟气更多的聚集于排烟道板与隧道边墙形成的三角区,在相同的排烟配置情况下,增加隧道顶棚蓄烟高度,强化了排烟道板下方隧道的蓄烟能力,同时由于排烟道板高点的提高,增强了烟气的浮力作用,提高烟气控制能力;将排烟阀安装于排烟道板上端段,又增加了排烟阀处的烟气层厚度,减少了排烟阀处的吸穿现象,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沉管隧道节断接头交错式防火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7700223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21573627.1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节断接头交错式防火构造,包括多层防火件和固定螺栓,防火件设置于沉管隧道节断接头底部,每层防火件包括两块防火板,其中一块防火板从沉管隧道节断接头其中一侧侧壁底部延伸至另一侧侧壁,另一块防火板设置于另一侧侧壁底部,且两块防火板之间留有伸缩缝,相邻的每两层防火板的伸缩缝分别处于不同的侧壁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这种交错式防火构造在中间部分由于有两侧防火板叠加而厚度较厚,所以隔热效果好。此外此结构两侧防火板重叠面积大,同时在伸缩缝的预留间隙中填充的岩棉都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密封效果,提高了沉管隧道节断接头在火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消除了由于节段接头部位变形导致的防火结构被破坏的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隧道活动式倾斜顶棚排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422669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1371561.7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活动式倾斜顶棚排烟系统,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设置的排烟道板,该排烟道板朝向隧道内部导通开设有多个排烟口,排烟口布置在隧道一侧的排烟道板上,在排烟道板下方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烟气导流板,该烟气导流板沿隧道横向的一端铰接于排烟口靠近隧道另一侧的底部、一端通过电控锁与隧道另一侧的排烟道板贴合布置,在电控锁下方的隧道壁上设有水平支撑台,在相邻烟气导流板之间的水平支撑台上安装有挡烟隔板,该挡烟隔板垂直于排烟道板布置并与排烟道板和隧道侧壁连接,在火源位置确定后,打开火源前后两侧相邻的电控锁和排烟口。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