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5786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72935.6
申请日:2006-04-0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IPC: A61K31/122 , A61P31/14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丝桃素的新用途。本发明发明人的实验证实,金丝桃素对RNA病毒,特别是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和犬瘟热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和灭活效果,可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制备成抗RNA病毒药物。该抗病毒药物可用于临床防治和治疗禽流感、犬瘟热、口蹄疫等由RNA病毒引发的疾病,对禽业、犬业及畜牧养殖业等意义重大。此外,我国草药资源丰富,该药物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综上所述,金丝桃素将在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是抗RNA病毒药物的制备领域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910288482.8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C07K14/765 , C07K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甲睾酮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凹凸棒‑纳米氧化铁粉的制备,通过凹凸棒土的提纯、凹凸棒活化及与纳米氧化铁粉混合制得;(2)将19–去甲睾酮半抗原用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凹凸棒‑纳米氧化铁粉,得溶液1;(3)将牛血清白蛋白溶解于PBS中,调节pH值,并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得溶液2;(4)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1滴加入步骤(3)得到的溶液2中,进行避光振荡反应,反应完成后先用蒸馏水透析,再用PBS透析,紫外扫描透析液无小分子吸收峰时进行分装,冷藏,即得。该方法通过凹凸棒‑纳米氧化铁粉使去甲睾酮与BSA制备去甲睾酮人工抗原。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8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1165233.7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C07C67/08 , C07C69/612 , A61K31/216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六茜素衍生物。该六茜素衍生物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通过在三乙胺所提供的碱性环境下,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脱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六茜素与布洛芬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所述的六茜素衍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六茜素衍生物无毒,而药效学试验表明其具有比六茜素、布洛芬原药及等当量的物理混合更好的抗炎和镇痛效果,在制备抗炎、镇痛药物中有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7722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610683841.6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的:紫花地丁6‑12份、车前子6‑12份、败酱草6‑12份、五倍子3‑6份、黄连5‑10份、厚朴4‑8份、黄柏5‑10份、五味子4‑8份、大黄2‑4份、吴芋5‑10份、虎杖6‑12份、板蓝根6‑12份、威灵仙4‑8份、山豆根4‑8份;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根据中兽医药学辨证施治理论和传统用药经验,结合现代免疫药理和临床兽医学等技术方法,对中草药进行组方筛选,其组方合理,安全有效,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经过应用试验验证,治疗有效率远高于现有市售产品,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10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78503.9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的中药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当归补血汤药粉的制备;(2)发酵培养基的制备;(3)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4)发酵: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37℃下摇床发酵培养。本发明还提供应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发酵饲料添加剂。本发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DBT的方式,通过42d饲喂试验和相关指标测定,日粮中添加1.0%的当归补血汤发酵产物能够显著促进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并对小肠黏膜结构有显著的影响,饲喂效果明显优于未发酵组和空白对照组,可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
公开(公告)号:CN110179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48865.X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A61K31/50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细菌α-溶血素药物中的应用。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14-O-[(4,6-二氨基嘧啶-2-基)巯乙酰基]姆体林对MRSA43300具有较好抑菌活性,在亚抑菌浓度时对α-溶血素的溶血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5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88482.8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C07K14/765 , C07K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甲睾酮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凹凸棒-纳米氧化铁粉的制备,通过凹凸棒土的提纯、凹凸棒活化及与纳米氧化铁粉混合制得;(2)将19–去甲睾酮半抗原用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凹凸棒-纳米氧化铁粉,得溶液1;(3)将牛血清白蛋白溶解于PBS中,调节pH值,并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得溶液2;(4)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1滴加入步骤(3)得到的溶液2中,进行避光振荡反应,反应完成后先用蒸馏水透析,再用PBS透析,紫外扫描透析液无小分子吸收峰时进行分装,冷藏,即得。该方法通过凹凸棒-纳米氧化铁粉使去甲睾酮与BSA制备去甲睾酮人工抗原。
-
公开(公告)号:CN1098247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11567282.8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C08B37/00 , A23K20/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亚铁多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杨酸的作用下,亚铁盐与丹参多糖反应,得到所述的丹参亚铁多糖。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丹参亚铁多糖产品口感好,吸收率高,无铁锈味,无胃肠道刺激,不易分解,且补铁、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功效比通常补铁剂好,可开发成动物饲料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75000.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539 , A61K36/11 , A61K36/29 , A61K36/51 , A61K36/80 , A61K2236/331 , A61K2236/39 , A61P27/02 , A61P31/04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动物结膜炎和角膜炎的藏药组合物,所述藏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芩4~12份,三棵针4~12份,胡黄连4~12份,木贼3~9份,藏茵陈3~9份。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藏药理论和传统用药经验,结合临床技术方法,对治疗动物结膜炎和角膜炎的藏药组合物进行的药效筛选,其组方合理,安全有效,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并经过临床应用试验验证,其治疗动物结膜炎和角膜炎作用效果显著,在医药临床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3487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76665.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86 , A61K35/64 , A61K36/195 , A61K36/315 , A61K36/489 , A61K36/57 , A61K36/575 , A61K36/68 , A61K36/704 , A61K36/708 , A61K36/716 , A61K36/718 , A61K36/754 , A61K36/756 , A61K36/79 , A61K36/84 , A61K2236/13 , A61K2236/331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 A61K2236/53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仔猪坏死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所述用于治疗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仔猪坏死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各组分组成:紫花地丁、败酱草、黄连、黄柏、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车前子、五倍子、厚朴、五味子、吴芋、板蓝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安全有效,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经过应用试验验证,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