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26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601506.2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明祎 , 张同亿 , 黄伟 , 秦敬伟 , 兰日清 , 李颖 , 康高轩 , 王胜奎 , 高文坛 , 曹静远 , 徐腾业 , 骆鸿生 , 申超 , 王雨国 , 刘志强 , 周杰 , 刘鑫 , 田放 , 蒋金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竖井内置悬浮系统抗强冲击振动控制装置,包括:竖井岩体结构(11)以及用于悬浮支撑待处理设备(10)的多层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多个刚性支撑牛腿(12)、多个钢质弹簧阻尼器(13)、环梁结构(14)以及多个环梁侧面支撑结构(15);所述多个刚性支撑牛腿(12)均匀设置在竖井岩体结构(11)的内壁上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环梁结构(14)为环绕在待处理设备外表面上的可拆卸式环状结构,所述多个环梁侧面支撑结构(15)设置在环梁结构(14)侧面,并沿着径向向外延伸突出;所述多个钢质弹簧阻尼器(13)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刚性支撑牛腿(12)与所述多个环梁侧面支撑结构(15)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710058839.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与实测误差谱一致性的复杂体系振动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针对拟建建筑结构,确定振动相似性的既有建筑结构;确定既有建筑结构中的相似振源点以及相似影响对象点,计算振源点、对象点的模拟频响,以确定振源点到对象点的传递函数;得出振源点、对象点的真实频响,以确定振源点到对象点的真实传递函数;得到建筑结构的误差谱;2)振动相似的建筑结构的误差谱一致;3)针对待建建筑结构中的振源点以及拟分析受扰点,计算振源点、受扰点的模拟频响,以确定振源点到受扰点的传递函数;得出振源点的真实频响;计算受扰点的真实频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38828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082312.X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宽泛空气弹簧隔振系统的嵌入式无线压力反馈测控器,包括:集成外壳,所述集成外壳上设置有三个水准调节螺栓孔以及多个接线口;设置在集成外壳内部的压力传感器、24位数据采集模块、微型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存储模块;以及设置在三个水准调节螺栓孔之中的三个水准调节螺栓;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集成外壳内部的中央处;24位数据采集模块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以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转换成数字信号;无线通讯模块与24位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存储模块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微型电源模块为整个测控器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5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621639.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明祎 , 张同亿 , 黄伟 , 秦敬伟 , 兰日清 , 李颖 , 王雨国 , 刘志强 , 周杰 , 刘鑫 , 田放 , 蒋金令 , 康高轩 , 王胜奎 , 高文坛 , 曹静远 , 徐腾业 , 骆鸿生 , 申超
IPC: F16F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室分离可调型高承载空气弹簧减振装置,包括:主气室承载调节结构,由主气室(8)、胶膜(6)、内膜卡槽结构(5)、上承载盖板(4)以及高度弹簧阀(7)组成,胶膜(6)由高阻尼橡胶材料组成,位于主气室(8)和上承载盖板(4)之间,内膜卡槽结构(5)位于胶膜(6)两侧,上承载盖板(4)位于主气室(8)顶端,高度弹簧阀(7)连接在上承载盖板(4)与主气室(8)之间;附加气室群(2),包括多组附气室,位于气源系统(9)和管路连接系统(1)之间;管路连接系统(1),主承载结构与所述附加气室群(2)之间采取分离设计,通过管路连接系统(1)外部连接。还公开了相应减振装置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708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01528.9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明祎 , 张同亿 , 黄伟 , 李颖 , 刘鑫 , 田放 , 蒋金令 , 康高轩 , 王胜奎 , 高文坛 , 曹静远 , 徐腾业 , 骆鸿生 , 申超 , 王雨国 , 刘志强 , 周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凝设备对建筑噪声危害诊断及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对受振动及噪声危害影响的区域进行检测,确定噪声递减曲线及振动信号分布图像,对噪声递减曲线及振动信号分布图像进行分析评估找出危险部位,后期进行着重处理;步骤二,对中央空调冷凝设备机组内部设备磨损及连接检查和相应维修处理;步骤三,对楼板的振动进行检测分析楼板和中央空调冷凝设备机组由于共振产生的振动传递问题,通过振动频谱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步骤四,分析由于压缩机间歇式吸气、排气和气体与管壁剧烈摩擦产生的噪声问题,采取措施减小管道振动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影响;步骤五,维修处理效果不佳则直接提高围护结构的隔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65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1124154.7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结构寄生性振动控制方法,包括:对所述既有建筑结构进行振动测试,以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结构部分,其中,所述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结构部分包括建筑结构的基础、底板、构件及内属工艺设备;在保留既有建筑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所述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结构部分进行延展性处理,以实现寄生性振动控制。本发明基于寄生性特性,基本保留既有建筑结构、力学以及内属设备工艺特性,并在延展性处理的基础上开展振动控制,能够将振动控制措施、振动控制装置与既有建筑较好地匹配、适应并最终寄生在既有建筑结构上,同时达到了对既有建筑的高效隔振、减振或振动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30125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1395912.3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半包围浮置型柱底减振系统,包括:半包围式结构,包围建筑结构地下部分并作为建筑结构的基础;阻尼材料,填充在建筑结构地下外墙与半包围式结构之间;柱底侧向支撑结构,设置在建筑结构的基底柱之间;以及钢质弹簧减振装置,其设置在建筑结构的基底柱的下端部并支撑在半包围式结构之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3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359939.5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刚性无尘减振基台板拼装结构,包括:多个侧边扣梁,每个侧边扣梁的一侧面上形成有长槽,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固定拼接孔;多个装配基台板单元,每个装配基台板单元包括上下面板以及夹在上下面板之间的夹层;上下面板与夹层在装配基台板单元的两个相对侧面形成榫头,在另外两个相对侧面形成榫槽;及多个拼接连接件;榫头分别插入两侧的侧边扣梁的长槽中与之配合;拼接连接件安装在两个相邻装配基台板单元的相邻榫槽之中,其两端分别插入侧边扣梁的固定拼接孔中,由此将多个装配基台板单元固定在一起;在所述多个侧边扣梁、所述多个装配基台板单元以及所述多个拼接连接件中的任意两两接触的表面处设置有聚氨酯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00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26027.6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无线压力反馈补偿型气浮振动控制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刚性平台底面上的至少两个支撑刚性预埋板,支撑刚性预埋板的下面分别设置有集成化数据无线通讯快速反馈装置,集成化数据无线通讯快速反馈装置分别包括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供电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集成化数据无线通讯快速反馈装置分别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电磁阀相控制连接;压力传感器的下面分别设置有气浮减振单元,气浮减振单元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出气口的上方,气浮减振单元的下面分别设置有混凝土基础墩,其结构合理,体积小,成本低,易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81286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39568.5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F15/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有钢构支撑精密设备的无损减振装置,所述钢构支撑包括:基础台板、支撑框架主梁、支撑框架次梁以及支撑框架柱;其中,所述无损减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减振器、悬梁,所述悬梁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框架柱连接,所述空气弹簧减振器的下底板支撑在所述悬梁上,所述空气弹簧减振器的上底板穿过所述支撑框架主梁与支撑框架次梁之间的间隙与基础台板连接。本发明对结构改动小,避免了大面积施工对固有结构和上部精密设备产生的损耗,实现了精密设备不停机无损减振,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振动控制设备在安装、更换、维修时需要停机、拆除装置、破坏结构等问题,且施工方法简单,绿色无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