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36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84958.0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双单倍体牙鲆繁殖性状的制种方法,所述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野生牙鲆的卵子进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诱导,得到第一代群体,所述第一代群体为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牙鲆;对第一代群体的卵子进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诱导,得到第二代群体,所述第二代群体为双单倍体牙鲆;以第二代群体作为亲本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第三代群体,所述第三代群体为杂合克隆牙鲆;对第三代群体的卵子进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诱导,得到目标繁殖性状的重组双单倍体牙鲆。所述制种方法获得的重组双单倍体牙鲆与普通双单倍体群体相比具有显著性提高的繁殖性状,具体表现在:80%群体可育,受精率、孵化率和人工挤卵量等繁殖性状显著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522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206830.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Abstract: 其他动物的黏质沙雷氏菌感染疾病防治研究提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供研究思路。对鱼类具有强致病力和强耐药性的黏质沙雷氏菌YP1和应用。所属菌株作为病原菌首次分离于海水牙鲆病灶处,该菌对海水和淡水鱼类等具有强致病力,且具有强耐药性。该菌株有助于开发更加精准的免疫防控产品(疫苗),指导养殖生产高效、全面、有效的防控黏质沙雷氏菌传播和流行。另外,该菌株可以为黏质沙雷氏菌毒力相关基因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研究材料;为黏质沙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71728.2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C12N15/113 , C12N9/22 , C12N15/11 , C12N15/873 , C12N15/53 , C12N15/89 , A01K67/027 , A61K49/00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斑马鱼排卵障碍模型的构建方法、检测方法及应用,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特异性敲除斑马鱼cyp21a2基因的sgRNA,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选育出cyp21a2基因缺失型斑马鱼,获得了斑马鱼排卵障碍模型。本发明所构建的斑马鱼排卵障碍模型同时具备高雄激素和高促黄体激素的内分泌特征,为深入解析内分泌激素调控排卵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964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366369.7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使牙鲆精巢生殖细胞凋亡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第一高温下对生殖期的牙鲆进行第一次培育,直至牙鲆的精液完全消化;b)在第二高温下对经所述第一次培育的牙鲆进行第二次培育,在第二次培育阶段向牙鲆注射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本发明的方法对牙鲆精巢生殖细胞的凋亡效果好,同时牙鲆的存活率高达8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53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85865.2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1/10 , A01K61/17 , C12Q1/68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 Y02A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鲆雌核发育四倍体的诱导方法,属于海洋生物育种技术领域。所述诱导方法是将新鲜的真鲷精子进行紫外线照射进行灭活处理;将灭活真鲷精子和新鲜牙鲆卵子进行混合,将得到的精卵混合液与15~19℃的海水混合3min,然后将精卵混合液转移至0~3℃的海水中冷休克处理40~50min;将处理后的精卵混合液培育45~71min,从精卵混合液筛选出浮鱼卵置于压力为550~750kg/cm2的环境中处理5~7min;将静压处理的浮鱼卵进行流水孵化。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利用冷休克和静水压法对灭活的异源精子所激活的卵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实现了所诱导的四倍体只含有母本遗传信息的目标,同时具有较高的诱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20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731750.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C12Q1/70 , C12Q1/6883 , C12Q1/6844 , C12N15/11 , G01N33/543 , G01N33/569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PA等温扩增和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淋巴囊肿病毒的组合物和试剂盒及应用,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上游引物MCP‑F、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的下游引物MCP‑R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特异性探针MCP‑P,参照LCDV毒株基因组序列,确定其MCP保守基因序列,设计RPA引物和特异性探针,能将淋巴囊肿病毒和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牙鲆弹状病毒、鲆鲽类套氏病毒,对淋巴囊肿病毒具备特异性;灵敏度达到5pg/反应;其扩增产物适用于LFD试纸条。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93107.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检测鲆鲽类套式病毒的LAMP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检测鲆鲽类套式病毒的LAMP检测试剂盒,其中包含以下引物序列:正向外引物CSBV‑F3、反向外引物CSBV‑B3、正向内引物CSBV‑FIP和反向内引物CSBV‑BIP。本发明提供的LAMP试剂盒通过一小时内的恒温扩增就能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来得到实验结果,完成检测;并且还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再次验证。本发明方法具备操作简单、速度快、对于设备要求低等优点的同时,更加具备扩增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3629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392803.0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江鲈的人工授精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产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独创的稀释液对松江鲈的精液进行稀释,在授精前先激活精子,并与平铺成一层的卵子混匀授精,避免了因卵子遇海水结成卵块所导致的受精率低和发育不同步等问题,并获得了高达90%‑95%的受精率。本发明提供的松江鲈人工授精方法简便高效,为大规模批量制备松江鲈苗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松江鲈种质资源恢复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00669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876494.8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牙鲆基因突变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常温等离子体,对牙鲆精子或牙鲆受精卵进行照射。优选常温等离子体的照射功率为120~200W,照射时间为1.5~30min,照射间距≤2mm。本发明采用常温等离子体对牙鲆的受精卵或精子进行诱变,均能产生一定比例的突变个体。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成功用于牙鲆和其它鱼类的育种工作,大幅增加突变率、提升新种质资源创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73070.6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IPC: C12Q1/6888 , C12Q1/6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鲆育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首先分别选择可育牙鲆和不育DH牙鲆进行cyp21a基因重测序,以初步筛选差异性SNP位点;选择在繁殖季节能正常产卵的可育群体和不能产卵的DH不育群体进行上述SNP位点的大规模验证;利用多重SNaPshot SNP分型方法对牙鲆在步骤(1)得到的SNP位点进行分型;用SPSS软件对分型成功的SNP位点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利用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筛选出与牙鲆育性相关的SNP位点。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牙鲆育性研究模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大量建立21OHD动物模型的方法,筛选得到了育性相关的cyp21a基因的SNP位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