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1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08016.7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02D3/10 , E21B7/00 , E21B7/20 , E21B33/13 , E02D3/12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筒穿越含水层水害治理方法,其不住包括收集井筒相关资料、确定其条件是否适用于本发明的工况、确定内段静水注浆范围及外围疏降范围、数值法确定疏降孔数量、疏降水量预计及排水系统建设与评价、疏降孔施工、内段长套管下放、内段静水注浆范围注浆以及外围疏降范围环形条带帷幕注浆;本发明专利针对井筒直接揭露且已穿越含水层的特殊工况,提出了疏降孔数量及治理控制范围的确定方法;另采用疏降孔施工完成后在其内直接安装深长套管,人工形成内段较大范围的静水无压区域;利用二级套管外的间隙可较轻松实现内段注浆,不用再另外施工浅部的注浆孔;另外钻孔全程设计在含水层中施工,可大幅增加外围疏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64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1460670.3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基岩区域提高采煤上限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确认II级水体采动级别的水体类型;计算防塌煤柱规格,确定煤层可开采的上限位置;确定底部松散层改造范围;采用井下注浆法对两煤柱差额区域的松散层进行注浆改造;注浆后开展改造效果评价,确保把其改造成隔水层,达到III级水体采动级别所需的水体类型;最后提限安全开采;本方法能够按照顶板防塌安全煤柱留设,进一步减小煤柱留设的厚度,提高薄基岩区域采煤的上限,将进一步解放大量煤炭资源。
-
-
-
公开(公告)号:CN112746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457446.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具体步骤为:井筒含水岩层段掘进、围岩裸岩壁面铺贴防排水板、井壁支模板及混凝土浇注、井筒防排水板后总水量达到设定界限值时,井底施工混凝土止浆垫以及井壁后注浆充填,重复以上步骤完成井筒含水层段带水掘进;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解决在井筒穿越含水岩层出水情况下井壁质量保证及涌水治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59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176178.6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压开采完整底板承压能力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底板的破坏深度;(2)确定底板破坏带是否已波及含水层,波及到开采不安全,否则采用步骤(3)‑(8)进行评价;(3)确定具体含水岩层的位置,取芯,获取含水岩层孔隙率n;(4)获取含水岩层自身、含水层上覆岩层、含水层与上覆岩层的接触带岩石试样的抗拉强度值;(5)获取含水岩层的顶板水压值;(6)求取含水岩层的有效水压;(7)求取有效抗拉强,确定最小的有效抗拉强度;(8)计算突水安全系数e;原理简单、应用方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9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1200386.6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场底板破坏深度监测方法,包括收集待测采场工作面的基础资料;初步获取矿层开采底板破坏带发育深度;确定采场工作面内巷道的位置及工作面周圈巷道的位置,设计井下定向监测钻孔;进行定向钻孔施工,在孔内安装固定分布式光纤并连接监测系统;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开展分布式光纤监测;根据数据分析获得采场底板破坏带发育深度。本发明采用定向钻进的方法,在井下也实现了监测数据采集次序与工作面底板岩层变形破坏次序的一致性,可解决当前井下常用的分布式光纤监测直孔布孔方式所造成监测成果不准确的问题。另外,定向钻孔中分布式光纤安装采用从钻尾向孔口回拖的方式,也可有效地预防从孔口下放光纤容易造成光纤断裂的问题。
-
-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5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34131.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煤火造成的区域煤炭损失量估算方法,属于煤炭损失量评估领域。首先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区域煤炭工业成分分析和力学实验,得到地下煤火区域煤的密度、煤层的灰分厚度和灰分压缩率;之后利用地下煤火与地表沉陷的协同关系以及获取的地下煤火引起区域地表沉陷值,反演得到地下煤火燃空区的大小,最后根据地下煤火区域煤的密度、煤层厚度、灰分厚度、灰分压缩率以及地下煤火燃空区大小计算得到地下煤火引起的煤炭损失量。本方法计算步骤简单,符合地下煤火造成的煤炭损失实际,根据不同的燃控区类型提供多种计算评估方法,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为大范围地下煤火造成的煤炭损失评估及地下煤火治理与利用决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