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充放气对硬岩硐室气密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27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204801.8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充放气对硬岩硐室气密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硬岩硐室模拟体和气路管道;硬岩硐室模拟体由外部的围岩和内部的混凝土衬砌组成,围岩的外部有围压施加装置,混凝土衬砌的内部为储气腔;气路管道包括一端连接储气腔的接头管,接头管的另一端为充气管和放气管;充气管、放气管和接头管上分别设置有气阀,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流量计,放气管上安装有放气流量计,充气管的进气端连接供气设备。硬岩硐室模拟体的外部有保护箱;保护箱为密封箱体,以将硬岩硐室模拟体与外界隔开。储气腔内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储气腔内的气体压力。本发明能够研究循环充放气对混凝土漏气率的影响。

    一种软岩储能硐室分块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10084.X

    申请日:2025-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储能硐室分块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衬砌本体、柔性密封层和连接装置。衬砌本体截面呈弧形,多个衬砌本体按圆周阵列分布形成圆管状结构,内侧设有柔性密封层。相邻衬砌本体之间设有衬砌分缝区域,连接装置置于其中,两端分别与相邻衬砌本体相连。衬砌外部依次浇筑滑动层、缓冲层,并设置初期支护。缓冲层优化围岩受力,降低高内压传递,提高硐室稳定性,并允许衬砌本体及连接装置充分变形。连接装置由拉杆和限位块组成,插设于衬砌本体连接槽内,配合减摩滑层减少摩擦。可在硐室充放气过程中协同变形,减少裂缝,提高密封性及稳定性,避免长期运行导致的结构错位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