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叠合板的注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56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18303.6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叠合板的注浆装置,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注浆单元、搅拌单元、驱动单元和清洗单元,注浆单元、搅拌单元、驱动单元和清洗单元均设置于安装座的顶部,搅拌单元设置于注浆单元的内部,驱动单元与搅拌单元连接,清洗单元与注浆单元连接;注浆单元包含浆液储存箱、进液组件、多个注浆管和多个喷头,进液组件与浆液储存箱连接,多个注浆管与浆液储存箱连接,多个喷头分别与对应的注浆管的活动端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凝固,在浇筑完毕后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洗,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在注浆完成后亦有较多的混凝土残留于搅拌运输设备内部,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一种建筑工地用混凝土钢筋管桩

    公开(公告)号:CN113123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57296.2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混凝土钢筋管桩,包括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上靠近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一,所述限位环一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杆一,所述杆一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套有压簧一,所述压簧一的两端与限位环一和压帽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杆一的底部定轴转动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螺旋形导槽。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管桩都是由打桩机直接压入土壤中,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面临土壤结块,砂石土壤等难以压入的恶劣土壤环境中,传统的管桩难以快速压入土壤中,且极易出现桩体破碎等意外情况,影响施工的进度,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一种厂房吊车梁系统及安装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33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21165.7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房吊车梁系统及安装方法,涉及吊车梁安装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支撑座板的顶部开设有对位凹槽,对位凹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正极磁铁片,工字型吊车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位支撑腿,两个对位支撑腿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负极磁铁片。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对位凹槽使对位支撑腿稳固且快速的落入,负极磁铁片和与其相对的正极磁铁片相吸使对位支撑腿紧密贴合在所述对位凹槽中,完成安装螺孔的自动对位,从而大大节省安装过程的安装螺孔对位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体安装效率。

    一种建筑工地用混凝土钢筋管桩

    公开(公告)号:CN113123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57296.2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混凝土钢筋管桩,包括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上靠近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一,所述限位环一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杆一,所述杆一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套有压簧一,所述压簧一的两端与限位环一和压帽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杆一的底部定轴转动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螺旋形导槽。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管桩都是由打桩机直接压入土壤中,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面临土壤结块,砂石土壤等难以压入的恶劣土壤环境中,传统的管桩难以快速压入土壤中,且极易出现桩体破碎等意外情况,影响施工的进度,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一种钢结构厂房屋顶构件吊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97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8170.5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厂房屋顶构件吊装装置,涉及吊装装配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通过大幅度移动迅速的将结构件初步移动到指定的部位,然后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带动卡接底座移动,从而实现结构件精准的移动到指定的部位,因此该吊装装置通过二次移动,有利于实现对结构件快速且精准的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并且工型支撑杆能够方便的更换不同的长度,还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对该装置的一边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该装置在不同大小厂房施工时使用。

    用于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823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18615.5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装置,包括模板、延伸板、移动支架和移动轮组,在驱动组件的设置下,转动杆和接料板同步工作,振捣棒外表粘附的混凝土残渣在其回收过程中会落至下方的接料板上,不会撒到下一区域甚至已抹平区域,残渣都到集中收集振捣棒插入同时接料板回收重复使用,无需人工反复修补,同时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在抹平箱体、移动支架、振捣棒和振捣电机的设置下,实现振捣抹平一体化,在气缸、第一框体、第一销轴、防粘滑土板和从动驱动组件的设置下,对收集到的残渣起到导向作用,加快残渣流动到抹平箱体内部收集的效率;同时当加工完成后,收缩活塞杆可使接料板向左下倾斜,进而可使收集到的残渣的集中高效倾倒。

    一种基于硬装工程的室内防水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1975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846576.4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硬装工程的室内防水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墙壁上的管线孔和穿过管线孔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位于墙壁内侧的一段上及位于墙壁外侧的一段上均套有密封环,密封环的相对面上均凸出形成定位管,定位管和密封环的内壁面上均安装有橡胶层,定位管的外部均呈环形结构设有多块定位板,多块定位板的外部均安装有橡胶环,橡胶环的相反端面均向上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翻边。本发明结构简单,保证管道的稳定,避免了出现晃动的情况,通过橡胶层能将管道与密封环之间的缝隙密封,通过橡胶环能将定位板与管线孔之间的缝隙密封,通过翻转则能将密封环与墙壁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了出现进水的情况。

    一种基于硬装工程的室内防水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197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46576.4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硬装工程的室内防水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墙壁上的管线孔和穿过管线孔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位于墙壁内侧的一段上及位于墙壁外侧的一段上均套有密封环,密封环的相对面上均凸出形成定位管,定位管和密封环的内壁面上均安装有橡胶层,定位管的外部均呈环形结构设有多块定位板,多块定位板的外部均安装有橡胶环,橡胶环的相反端面均向上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翻边。本发明结构简单,保证管道的稳定,避免了出现晃动的情况,通过橡胶层能将管道与密封环之间的缝隙密封,通过橡胶环能将定位板与管线孔之间的缝隙密封,通过翻转则能将密封环与墙壁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了出现进水的情况。

    用于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82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818615.5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装置,包括模板、延伸板、移动支架和移动轮组,在驱动组件的设置下,转动杆和接料板同步工作,振捣棒外表粘附的混凝土残渣在其回收过程中会落至下方的接料板上,不会撒到下一区域甚至已抹平区域,残渣都到集中收集振捣棒插入同时接料板回收重复使用,无需人工反复修补,同时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在抹平箱体、移动支架、振捣棒和振捣电机的设置下,实现振捣抹平一体化,在气缸、第一框体、第一销轴、防粘滑土板和从动驱动组件的设置下,对收集到的残渣起到导向作用,加快残渣流动到抹平箱体内部收集的效率;同时当加工完成后,收缩活塞杆可使接料板向左下倾斜,进而可使收集到的残渣的集中高效倾倒。

    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418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820069.9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内模板、外模板以及多根对拉螺杆,内相邻施工墙体之间设置有变形缝,所述的同步施工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支撑机构中的齿轮同时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做同步相背或相向的移动动作,内模板由安装在对拉螺杆上的锁紧螺母锁紧,外模板由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同步相背移动动作带动对应的支撑板对外模板锁紧,所有操作部件均位于变形缝外,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同时变形缝两侧的墙体的受力是相互且均匀的,进一步提高了变形缝两侧墙体同步施工的受力要求,使两侧墙体受力一致,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满足了建筑行业节能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