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16453.9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10/04 , H01M4/13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利用金属Li的析出‑溶解反应作为负极反应的全固体电池具有:具有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至少具有负极集电体的负极;和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负极在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相对的所述负极集电体的面上具有含有由Li‑Mg‑X表示的第一化合物的化合物层,Li‑Mg‑X中的X为X元素,所述X元素为选自Zn、Sn、Ag、Al、Zr、Ni和P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20021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587164.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增加可逆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锂二次电池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层(110)、第一锂‑锡合金层(120)、锂‑镁合金层(121)、电解质层(130)、正极活性物质层(140)以及正极集电体层(150)。包括下述工序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得到预备锂二次电池(200);通过对预备锂二次电池(200)进行充电操作,(i)使第一金属层(220)的锡与从正极活性物质层(140)移动来的锂反应,形成上述锂‑锡合金层;以及(ii)使第二金属层(221)的镁与从正极活性物质层(140)移动来的锂反应,形成上述锂‑镁合金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260914.1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良好的放电容量特性的电池。本公开通过提供下述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池是利用金属锂的析出溶解反应作为负极反应的电池,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金属层、电解质层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金属层含有Li‑Mg合金相和Li‑In合金相。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052810.1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4/66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金属二次电池。该锂金属二次电池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层、复合合金层、锂金属层、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层,并且所述复合合金层包含锂‑镓合金与锂‑锡合金和/或锂‑铟合金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187701.0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10/04 , H01M4/13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兼顾电池结构的简化和循环特性的提高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其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固体电解质层和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含有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和第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在循环伏安法测定中在0.3V(vs Li/Li+)以上且1.0V(vs Li/Li+)以下具有还原反应的峰并且含有M元素(M为Sn、Al、Zn、In、Ge、Si、Sb、Ga和Bi的至少一种),第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在循环伏安法测定中在0.3V(vs Li/Li+)以上且1.0V(vs Li/Li+)以下不具有还原反应的峰,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合计,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比例为大于0重量%且35重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027579.0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4/134 , H01M4/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利用金属锂的析出‑溶解反应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层、负极层以及位于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正极层包含能够吸留和放出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层包含Ag元素、Sn元素以及Li元素,所述负极层所包含的所述Sn元素相对于所述Ag元素的摩尔比(Sn/Ag)为0.09以上且0.17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582448.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40 , H01M4/38 , H01M4/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充电容量的降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是利用了金属锂的析出‑溶解反应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层、负极层和位于上述正极层与上述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上述正极层含有能够吸藏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上述负极层含有Mg元素、In元素、Sn元素和Li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987220.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具有负极集电体、固体电解质层A、固体电解质层B和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A含有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和第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层B含有第三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在循环伏安法测定中在0.3V(vsLi/Li+)以上且1.0V(vsLi/Li+)以下具有还原反应峰,并且含有M元素,第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在循环伏安法测定中在0.3V(vsLi/Li+)以上且1.0V(vsLi/Li+)以下不具有还原反应峰,在固体电解质层A中,相对于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和第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合计,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比例为大于0重量%且45重量%以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