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9179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99800761.7
申请日:1999-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687 , H01L31/043 , H01L31/0682 , Y02E10/544 , Y02E10/547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根据光电转换效率使太阳能电池的厚度最有利,并且可降低载流子复合损失的太阳能电池,叠层由n+层、p层、p+层构成的上部单元(12)和在p层的下部沿背面排列n+层和p+层的下部单元(14),构成太阳能电池(10)。上部单元(12)的带隙比下部单元(14)的还要大。在上部单元(12)的n+层上形成上部电极(18),负极(26)分别独自连接在下部单元(14)的n+层上,正极(28)分别独自连接在p+层上。该负极(26)和正极(28)是下部单元(14)的一对电极,同时,正极(28)对于作为上部单元(12)的一个电极的上部电极(18)也可兼作为上部单元(12)的另一个电极。因此,可从分别产生的单元电极中取出在上部单元(12)、下部单元(14)中产生的少数载流子。
-
公开(公告)号:CN1272225A
公开(公告)日:2000-11-01
申请号:CN99800761.7
申请日:1999-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687 , H01L31/043 , H01L31/0682 , Y02E10/544 , Y02E10/547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根据光电转换效率使太阳能电池的厚度最有利,并且可降低载流子复合损失的太阳能电池,叠层由n+层、p层、p+层构成的上部单元(12)和在p层的下部沿背面排列n+P+和p+层的下部单元(14),构成太阳能电池(10)。上部单元(12)的带隙比下部单元(14)的还要大。在上部单元(12)的n+层上形成上部电极(18),负极(26)分别独自连接在下部单元(14)的n+层上,正极(28)分别独自连接在p+层上。该负极(26)和正极(28)是下部单元(14)的一对电极,同时,正极(28)对于作为上部单元(12)的一个电极的上部电极(18)也可兼作为上部单元(12)的另一个电极。因此,可从分别产生的单元电极中取出在上部单元(12)、下部单元(14)中产生的少数载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