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制作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010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87248.2

    申请日:2015-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029 A01G9/0293 A01G13/00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制作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温堆肥发酵,制成种子穴钵体。另外在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温堆肥发酵完成一次堆肥发酵产物中接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再进行二次发酵制成生根钵体,将种子穴钵体组装在生根钵体预留的穴内,即为本发明方法制成的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其种子穴钵体的种子发芽指数≥100%,生根钵体的种子发芽指数≥80%,多粘类芽孢杆菌0.2×108~0.5×108cfu/g。用制成的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体进行育苗和移栽,有效地降低了作物根区土壤病原菌数量,烤烟青枯病发病率减少30~69%,病情指数减少33~75%,有效控制了烤烟青枯病的发生。

    一种智能化可侧深施肥的水稻联合作业直播机

    公开(公告)号:CN116158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23804.2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可侧深施肥的水稻联合作业直播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种子槽,机架内转动连接有贯穿种子槽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水排,转轴于种子槽内连接有转动播种环,转动播种环开设有多个漏料孔,种子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机架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肥料槽,肥料槽的下端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下端连通有前端向下设置的施肥管,施肥管的下端套有橡胶单向阀,施肥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推柱,施肥管的上端设置有环形电磁铁,活塞推柱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连接有铁片。本发明根据水稻直播的间距进行一对一施肥,有利于水稻集中深施肥,从而保障肥料在土壤中的及时供给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有效地保障了水稻生长需求。

    用于堆肥过程的卷帘型炭基生物除臭覆盖物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9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18629.9

    申请日:2018-04-11

    Inventor: 徐智 王宇蕴 汤利

    Abstract: 一种用于堆肥过程的卷帘型炭基生物除臭覆盖物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废糖蜜和氨基酸原粉为菌种培养基,接种除臭复合菌剂后发酵制备生物材料,采用硫酸调节生物炭的pH值范围为6.0~7.5,将生物炭和生物材料复合获得炭基生物复合材料。然后在无纺布之间铺炭基生物复合材料即制备成可以卷起来的卷帘型炭基生物除臭覆盖物。在堆肥过程中,在堆体表面覆盖卷帘型炭基生物除臭覆盖物,能够有效地降低堆肥释放的NH3和H2S的浓度,在NH3和H2S最高浓度释放期,NH3和H2S分别减少78~89%和85~90%,NH3和H2S累积排放量减少67~76%和85.6~88.5%,大幅度减少了堆肥过程因臭气导致的环境风险,为保障堆肥产业良性、有序向前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制作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010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387248.2

    申请日:2015-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制作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温堆肥发酵,制成种子穴钵体。另外在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温堆肥发酵完成一次堆肥发酵产物中接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再进行二次发酵制成生根钵体,将种子穴钵体组装在生根钵体预留的穴内,即为本发明方法制成的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其种子穴钵体的种子发芽指数≥100%,生根钵体的种子发芽指数≥80%,多粘类芽孢杆菌0.2×108~0.5×108cfu/g。用制成的控制烤烟青枯病营养钵体进行育苗和移栽,有效地降低了作物根区土壤病原菌数量,烤烟青枯病发病率减少30~69%,病情指数减少33~75%,有效控制了烤烟青枯病的发生。

    一种便于调节光照强度的植物栽培用幼苗培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77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14878.5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光照强度的植物栽培用幼苗培植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支架内从下至上设置有多个上端及前端开口的培植框,培植框的前端一边铰接有框盖,培植框内放置有可向前抽出的育苗盘,培植框内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滑轨,两条滑轨配合滑动连接有波浪折叠型保温帘,波浪折叠型保温帘由多条条形透明板两两前后铰接组成;每一培植框的上方均设置有剪式升降臂,剪式升降臂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与培植框的下端或顶板的下端阻尼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补光台,补光台的下端安装有植物补光灯。本发明可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光源高度调整来调节光照强度,使光照更加均匀。

    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745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45272.9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在播种时,将玉米种子的正面向上、头尾对准行间的方向摆种;玉米种子的正面为胚根、胚轴和胚芽。本发明提供的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利用种子特点实行单株定向摆种密植栽培,找准了玉米群体及个体在有限土地及空间上的精准利用,通过将玉米种子的正面向上、头尾对准行间的方向摆种进行播种,实现了玉米增产的技术优势。为发挥玉米潜在增产能力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在有限的土地及空间上增产效果显著。

    一种生防辣椒疫病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0636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35361.3

    申请日:2018-08-16

    Inventor: 徐智 王宇蕴 汤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4/20 A01G24/10 A01G2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防辣椒疫病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有机固体废弃物和磷石膏充分混合,按照高温堆肥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在降温阶段温度小于45℃时,完成第一次发酵得有机物料载体,按每1公斤有机物料载体接种1~2g木霉菌,控制发酵温度在45℃以下进行第二次发酵,当发酵产物的水分含量≤30%质量分数时,检测发酵产物的种子发芽指数和木霉菌有效活菌数,检测的种子发芽指数≥100%,木霉菌有效活菌数为0.2×108~0.5×108cfu/g时,停止发酵得生防辣椒疫病育苗基质。用该生防辣椒疫病育苗基质育苗和移栽,出苗率92.2%以上,壮苗指数2.65以上,辣椒疫病的防病率达到82.5~85%,同时能有效地促进辣椒的生长,增加辣椒产量,产量增加23.4~43.4%。

    一种蓝莓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063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34545.8

    申请日:2018-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4/10 A01G24/20 A01G2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蓝莓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调有机固体废弃物的C/N比值为30‑35:1,水分为55‑60%,按高温堆肥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当发酵温度小于50℃时,即完成第一次发酵得有机物料;添加为有机物料干重的20‑40%的磷石膏,继续发酵,待发酵堆体的温度比环境温度高1‑3℃或达到环境温度时停止发酵,即完成第二次发酵,所得产物为蓝莓栽培基质。该蓝莓栽培基质能够有效促进蓝莓生长,提高蓝莓产量12‑15%。

    一种炭基生物复合除臭材料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140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18633.5

    申请日:2018-04-11

    Inventor: 徐智 王宇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炭基生物复合除臭材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废糖蜜和氨基酸原粉为菌种培养基,接种除臭复合菌剂后发酵制备生物材料,采用硫酸调节生物炭的pH值为6.0~7.5,将生物炭和生物材料复合制备成炭基生物复合除臭材料,该炭基生物复合除臭材料中总有效活菌数≥0.2×108cfu/g。用本发明制作的炭基生物复合除臭材料在堆肥高温期每次翻堆完成后撒在堆体表面,下一次翻堆时翻入堆体内,如此重复3-5次,能够有效地降低堆肥排放的NH3和H2S的浓度,在NH3和H2S排放浓度最高时期,NH3和H2S的浓度分别减少78~84%和81~86%,堆肥产品的氮和硫以NH3和H2S形式的累积损失量分别减少30~62%和45%~67%,大幅度减少了堆肥过程因臭气导致的环境风险,同时增加堆肥的保氮和保硫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