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1.
    发明公开
    图像形成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630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581604.3

    申请日:2024-05-11

    Inventor: 下洞祐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定位辊对、图像形成部、辊移动机构、检测部、以及进行使定位辊对从原始位置移动的位置偏移修正的控制部,控制部根据规定张数的片材的偏移信息,获取表示片材的偏移方向及偏移量的倾向的倾向信息,作为第一处理,控制部进行使原始位置从第一处理前的位置向由倾向信息表示的偏移方向的相反方向以由倾向信息表示的偏移量位移的处理,作为第二处理,控制部进行使静电潜像的主扫描方向的起始位置从第二处理前的位置向由倾向信息表示的偏移方向以由倾向信息表示的偏移量位移的处理。

    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55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055627.1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转印单元包括作为转印辊的第一辊和弹性层的轴向长度比第一辊大的第二辊、第一轴承部件、第二轴承部件、辊支架、第一施力部件、第二施力部件、切换凸轮、驱动机构以及第一转印前导向件。通过使辊支架旋转,将第一辊或第二辊与像载体对置配置,并且通过使切换凸轮旋转,将与像载体对置配置的第一辊或第二辊选择配置在与像载体压接的基准位置和从像载体分离的分离位置。当第一辊或第二辊配置在基准位置时,第一转印前导向件配置在第一引导位置。

    记录介质收纳盒及具备该记录介质收纳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30591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110318301.5

    申请日:2011-10-19

    Inventor: 下洞祐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收纳片状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收纳盒及具备该记录介质收纳盒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收纳盒在盒底座四周的周缘部竖立设置有壁部。在壁部之中,在相对于供纸方向位于下游侧的壁部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进纸辊相对置的第一切口部。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便且低成本的方式提供能够有效地减少记录介质供给时的记录介质后端的弹碰音,并改善记录介质的放置性的记录介质收纳盒。

    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555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55576.2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转印单元包括作为转印辊的第一辊和弹性层的轴向长度比第一辊大的第二辊、第一轴承部件、第二轴承部件、辊支架、第一施力部件、第二施力部件、切换凸轮、转印电压电源以及驱动机构。通过使辊支架旋转,将第一辊和第二辊中的任一方与像载体对置配置,并且通过使切换凸轮旋转,将与像载体对置配置的第一辊或第二辊选择配置在与像载体压接而形成转印辊缝部的基准位置和从像载体分离的分离位置。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76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086304.3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定影装置具有加热带、加压辊、按压部件和端盖。加热带为圆筒状且能够旋转。加压辊与加热带的外周面接触。按压部件隔着润滑剂与加热带的内周面相向,在按压部件与加压辊之间夹持加热带。端盖与加热带一起旋转。端盖具有圆板部、圆筒部、齿轮和孔部。圆板部与加热带的端面相向。圆筒部与圆板部一体形成,其内周面与加热带的外周面接触。齿轮与圆板部的外表面一体形成。孔部从圆筒部的内周面贯通齿轮的相邻的齿与齿之间的面。从加热带的内周面浸入到加热带的外周面的润滑剂通过孔部流到齿轮的齿面。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润滑剂而不会引发加热带的打滑、破损、磨损,并且能够省略涂布润滑脂的作业。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23226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422166.2

    申请日:2014-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有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和引导部件。定影部件包括第一圆周面。加压部件包括第二圆周面。第一圆周面被构成为轴向的中央部的外径比轴向的两端部的外径小。引导部件包括: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和一对第三引导面。当从与第一引导面正交的方向看时,第一引导面的第一端缘由第一圆弧形状构成,所述第一圆弧形状被配置成轴向的中央部比轴向的两端部向旋转方向下游侧凸出。当从旋转方向上游侧从沿着第二引导面的方向看第二引导面时,第二引导面是由第二圆弧形状构成的曲面或平面,所述第二圆弧形状被配置为轴向的中央部比轴向的两端部靠近第一圆周面。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片材上形成稳定的图像。

    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55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055576.2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转印单元包括作为转印辊的第一辊和弹性层的轴向长度比第一辊大的第二辊、第一轴承部件、第二轴承部件、辊支架、第一施力部件、第二施力部件、切换凸轮、转印电压电源以及驱动机构。通过使辊支架旋转,将第一辊和第二辊中的任一方与像载体对置配置,并且通过使切换凸轮旋转,将与像载体对置配置的第一辊或第二辊选择配置在与像载体压接而形成转印辊缝部的基准位置和从像载体分离的分离位置。

    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5562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163238.0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薄片体输送装置具备薄片体检测部、和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相对于薄片体输送通道上的薄片体检测部配置于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侧,具备调整辊对,一边输送薄片体一边进行薄片体的偏斜矫正以及位置偏移矫正。薄片体输送通道具备:第1输送辊对,相对于位置调整机构配置于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弯曲部,配置于调整辊对与第1输送辊对之间,以从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不同位置朝向薄片体的正反面方向交替地突出的方式呈S形状弯曲。调整辊对以与第1输送辊对共同夹持薄片体的状态输送薄片体。

    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556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63238.0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薄片体输送装置具备薄片体检测部、和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相对于薄片体输送通道上的薄片体检测部配置于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侧,具备调整辊对,一边输送薄片体一边进行薄片体的偏斜矫正以及位置偏移矫正。薄片体输送通道具备:第1输送辊对,相对于位置调整机构配置于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弯曲部,配置于调整辊对与第1输送辊对之间,以从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不同位置朝向薄片体的正反面方向交替地突出的方式呈S形状弯曲。调整辊对以与第1输送辊对共同夹持薄片体的状态输送薄片体。

    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55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55627.1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单元以及具备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转印单元包括作为转印辊的第一辊和弹性层的轴向长度比第一辊大的第二辊、第一轴承部件、第二轴承部件、辊支架、第一施力部件、第二施力部件、切换凸轮、驱动机构以及第一转印前导向件。通过使辊支架旋转,将第一辊或第二辊与像载体对置配置,并且通过使切换凸轮旋转,将与像载体对置配置的第一辊或第二辊选择配置在与像载体压接的基准位置和从像载体分离的分离位置。当第一辊或第二辊配置在基准位置时,第一转印前导向件配置在第一引导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