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5488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213779.0

    申请日:2013-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555 G03G15/1695 G03G15/6558 G03G15/6594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形成转印夹缝部的像载体及转印构件、将薄片体引导至所述转印夹缝部的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包括:刚性限制构件,具有导向面;切口部,通过使所述导向面的所述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前缘部及其附近凹陷来形成,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具有规定宽度;以及薄片体状的弹性限制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导向面的上以覆盖所述切口部。所述弹性限制构件在所述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具备沿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端缘部。界定所述导向面的所述前缘部的棱线是沿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棱线,所述弹性限制构件的端缘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导向面的棱线向所述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位的位置。

    图像形成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4653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86585.3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部、图像形成部、定影部、排出托盘、墨粉盒、匹配产品判定部、控制部。匹配产品判定部用于判断盛装在装置本体中的墨粉盒是否是匹配产品。在匹配产品判定部确定墨粉盒不是匹配产品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传送部、图像形成部、以及定影部的操作,在记录纸上形成超过定影部的旋转体的周长的长度的实心图像,通过将该形成了实心图像的记录纸通过定影咬合部,定期地执行将粘附在定影部的旋转体的表面上的污垢除去的清洁处理操作。通过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实现稳定的图像形成,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故障。

    图像形成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5488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213779.0

    申请日:2013-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555 G03G15/1695 G03G15/6558 G03G15/6594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形成转印夹缝部的像载体及转印构件、将薄片体引导至所述转印夹缝部的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包括:刚性限制构件,具有导向面;切口部,通过使所述导向面的所述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前缘部及其附近凹陷来形成,沿着薄片体宽度方向具有规定宽度;以及薄片体状的弹性限制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导向面的上以覆盖所述切口部。所述弹性限制构件在所述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具备沿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端缘部。界定所述导向面的所述前缘部的棱线是沿所述薄片体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棱线,所述弹性限制构件的端缘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导向面的棱线向所述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位的位置。

    图像形成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7377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607229.7

    申请日:2020-06-29

    Inventor: 冈本季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担载体、转印部件、定位辊对、以及输送引导部。输送引导部由第一输送引导部、第二输送引导部构成。第二输送引导部具有主体部和轴部件。轴部件保持于主体部的轴保持部,并能够在位于轴保持部的最下游侧的第一位置和比第一位置更靠近上游侧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输送第一记录介质时,轴部件配置于第一位置,轴部件与第一输送引导部的间隔为规定间隔。当输送挺度比第一记录介质更强的第二记录介质时,轴部件配置于第二位置,轴部件与第一输送引导部的间隔变宽。

    图像形成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0188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259865.2

    申请日:2019-04-02

    Inventor: 冈本季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载体、转印部件、对齐辊对、以及输送导向件。输送导向件包括与从对齐辊对向转印辊隙输送的记录介质的图像载体侧及转印部件侧的面对置的第一输送导向件及第二输送导向件。第二输送导向件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在从对齐辊对到转印辊隙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中最向第一输送导向件侧突出的凸部、以及与凸部的下游侧邻接形成的阶梯部;弹性部件,其比通过凸部的下游侧端部和阶梯部的下游侧端部的平面更向第一输送导向件侧突出;以及膜部件,其与弹性部件一起包覆主体部的与第一输送导向件的对置面。

    图像形成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465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386585.3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部、图像形成部、定影部、排出托盘、墨粉盒、匹配产品判定部、控制部。匹配产品判定部用于判断盛装在装置本体中的墨粉盒是否是匹配产品。在匹配产品判定部确定墨粉盒不是匹配产品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传送部、图像形成部、以及定影部的操作,在记录纸上形成超过定影部的旋转体的周长的长度的实心图像,通过将该形成了实心图像的记录纸通过定影咬合部,定期地执行将粘附在定影部的旋转体的表面上的污垢除去的清洁处理操作。通过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实现稳定的图像形成,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故障。

    图像形成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377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07229.7

    申请日:2020-06-29

    Inventor: 冈本季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担载体、转印部件、定位辊对、以及输送引导部。输送引导部由第一输送引导部、第二输送引导部构成。第二输送引导部具有主体部和轴部件。轴部件保持于主体部的轴保持部,并能够在位于轴保持部的最下游侧的第一位置和比第一位置更靠近上游侧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输送第一记录介质时,轴部件配置于第一位置,轴部件与第一输送引导部的间隔为规定间隔。当输送挺度比第一记录介质更强的第二记录介质时,轴部件配置于第二位置,轴部件与第一输送引导部的间隔变宽。

    图像形成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6391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85788.0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部、图像形成部、定影部、排出托盘、墨粉盒、匹配产品判定部、控制部。匹配产品判定部用于判断安装在装置本体中的墨粉盒是否是匹配产品。在匹配产品判定部确定墨粉盒不是匹配产品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连续供纸操作后,每当经过预先设定的张数的图像形成时,中断图像形成操作,将定影部的旋转体进行旋转,执行定影修复老化操作,在匹配产品判定部确定安装在装置本体中的墨粉盒是匹配产品的情况下,不执行以连续供纸作为操作条件的定影修复老化操作。通过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实现稳定的图像形成,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故障。

    图像形成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6391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0385788.0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部、图像形成部、定影部、排出托盘、墨粉盒、匹配产品判定部、控制部。匹配产品判定部用于判断安装在装置本体中的墨粉盒是否是匹配产品。在匹配产品判定部确定墨粉盒不是匹配产品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连续供纸操作后,每当经过预先设定的张数的图像形成时,中断图像形成操作,将定影部的旋转体进行旋转,执行定影修复老化操作,在匹配产品判定部确定安装在装置本体中的墨粉盒是匹配产品的情况下,不执行以连续供纸作为操作条件的定影修复老化操作。通过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实现稳定的图像形成,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故障。

    图像形成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0188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259865.2

    申请日:2019-04-02

    Inventor: 冈本季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载体、转印部件、对齐辊对、以及输送导向件。输送导向件包括与从对齐辊对向转印辊隙输送的记录介质的图像载体侧及转印部件侧的面对置的第一输送导向件及第二输送导向件。第二输送导向件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在从对齐辊对到转印辊隙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中最向第一输送导向件侧突出的凸部、以及与凸部的下游侧邻接形成的阶梯部;弹性部件,其比通过凸部的下游侧端部和阶梯部的下游侧端部的平面更向第一输送导向件侧突出;以及膜部件,其与弹性部件一起包覆主体部的与第一输送导向件的对置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