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43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80059549.6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木胜
IPC: G03G2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被把持的把持部件(40)以及支承所述把持部件的支承部(60)。所述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29),将所述把持部件支承为能够在将所述把持部件收纳在比所述框体的侧面靠向内侧的第一位置与所述把持部件从所述侧面向外侧突出而能够被把持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把持部件包括被所述支承部支承为能够大致水平地滑动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上侧把持部(41)和下侧把持部(42)。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限制机构(68、71C),所述限制机构(68、71C)在所述把持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对所述上侧把持部和所述下侧把持部的至少任意一方施加了向上的力的情况下,限制所述上侧把持部和所述下侧把持部的双方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16837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971979.X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B23P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组装用装置和结构体制造方法。组装用装置用于组装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具备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和驱动部。第一握持部具有抵接部件和弹性部件。第二握持部具有抵接部件和弹性部件。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驱动部对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进行驱动,使第一握持部的抵接部件和第二握持部的抵接部件抵接到第二部件。通过2个弹性部件各自对抵接部件施力,使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对第二部件进行握持。以组装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方式,驱动部使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进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47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136602.8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木胜
IPC: G03G1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具有:加热体,其边旋转边对形成有调色剂图像并被输送的介质进行加热;加压体,其边旋转边与加热体一起形成夹持部,并在夹持部夹持着介质来对介质进行加压;热源,其将热量施加给加热体;引导部,其相对于夹持部配置于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将被输送的介质向夹持部进行引导;温度检测部,其与加热体相向而配置,对加热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和充电部,其隔着温度检测部配置于引导部的相反一侧,为通过放电而使加热体带与调色剂相同极性的电的电极型的充电部,具有放电电极和围绕壁,其中,放电电极对着加热体进行放电;围绕壁支承放电电极的同时围绕放电电极,与放电电极一起形成电场。
-
公开(公告)号:CN11090236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32572.4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B65G47/90
Abstract: 抓持机构具备倾斜面、转动体、对置抓持部。所述倾斜面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面。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倾斜面上沿斜上下方向自如地转动。所述对置抓持部与所述倾斜面对置配置,在该倾斜面的下端之间形成比所述转动体的径窄的开口空间。所述转动体具有:芯部件,其为该转动体的芯;环状部件,其设于所述芯部件的周围并具有弹性;多个肋条,其夹入在所述芯部件的外周和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周之间,在该芯部件和该环状部件之间形成间隙。根据该抓持机构,能够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不需要特别的动力源、低成本且难以故障的抓持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20032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10427514.X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G03G1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有转动部件、轴承和隔热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所述轴承支承所述转动部件。所述隔热部件夹装在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轴承之间,且所述隔热部件以转动轴线为中心转动。在所述隔热部件的位于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从所述隔热部件的位于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内侧的端部到所述隔热部件的位于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部连续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件的周面上的与所述转动部件或所述轴承相接触的部分上设置有凹槽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51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317233.X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木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89 , G03G15/2039 , G03G15/2053 , G03G15/2057 , G03G15/206 , G03G15/2064 , G03G2215/2016 , G03G2215/2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包括热源、定影辊、加压辊、弹性层、按压部、限制部、以及驱动部。定影辊被热源加热。加压辊与定影辊抵接,并在加压辊与定影辊之间形成片材经过的定影压印部。弹性层被形成于定影辊或加压辊的周面或内层。按压部一边压缩弹性层一边将定影辊和加压辊中的一个辊按压到另一个辊。在按压部按压辊时,限制部限制弹性层的压缩量,以使得该压缩量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压缩量。驱动部在压缩量被限制部限制的状态下旋转驱动定影辊和加压辊的一者。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使辊旋转的驱动转矩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51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17233.X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木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89 , G03G15/2039 , G03G15/2053 , G03G15/2057 , G03G15/206 , G03G15/2064 , G03G2215/2016 , G03G2215/2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包括热源、定影辊、加压辊、弹性层、按压部、限制部、以及驱动部。定影辊被热源加热。加压辊与定影辊抵接,并在加压辊与定影辊之间形成片材经过的定影压印部。弹性层被形成于定影辊或加压辊的周面或内层。按压部一边压缩弹性层一边将定影辊和加压辊中的一个辊按压到另一个辊。在按压部按压辊时,限制部限制弹性层的压缩量,以使得该压缩量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压缩量。驱动部在压缩量被限制部限制的状态下旋转驱动定影辊和加压辊的一者。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使辊旋转的驱动转矩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5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719924.0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木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构造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较高的位置精度将附加部件安装于多个方管中的一部分方管的外侧侧面。多个方管各自的四个外侧侧面分别具有沿着多个所述方管各自的长边方向形成的槽部和形成所述槽部的两侧的边缘部的一对棱线部。附加部件具有与多个对象管各自的一对所述棱线部中的一方或双方相接的接触平面。所述附加部件的多个悬臂部仅与多个所述对象管各自的一对所述棱线部中的一方相接。所述附加部件的架设部形成在多个所述悬臂部中的两个特定悬臂部之间,与特定管的一对所述棱线部的双方相接。多个所述悬臂部各自的边缘焊接于多个所述对象管各自的所述槽部。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55489.7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G03G1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图像输入部、转印单元、转印电压电源和控制部。转印单元包括转印辊,该转印辊具有芯轴和层叠在芯轴的外周面的弹性层,使弹性层与像载体压接而形成转印辊缝部,所述转印单元将形成在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转印辊缝部的记录介质上。转印单元具有第一辊和弹性层的轴向长度比第一辊大的第二辊作为转印辊。控制部根据输入至图像输入部的图像数据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和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将第一辊和第二辊中的任一方与像载体对置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902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132572.4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B65G47/90
Abstract: 抓持机构具备倾斜面、转动体、对置抓持部。所述倾斜面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面。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倾斜面上沿斜上下方向自如地转动。所述对置抓持部与所述倾斜面对置配置,在该倾斜面的下端之间形成比所述转动体的径窄的开口空间。所述转动体具有:芯部件,其为该转动体的芯;环状部件,其设于所述芯部件的周围并具有弹性;多个肋条,其夹入在所述芯部件的外周和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周之间,在该芯部件和该环状部件之间形成间隙。根据该抓持机构,能够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不需要特别的动力源、低成本且难以故障的抓持机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