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23C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99813270.5
申请日:1999-10-2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3633 , G02B6/02 , G02B6/02214 , G02B6/0283 , G02B6/03644 , G02B6/03661
Abstract: 在纤芯区域(10)和包层区域(30)的边界间形成界面区域(20)。界面区域(20)的折射率从纤芯区域一侧向着包层区域不断减小。设纤芯区域(10)的相对折射率差为Δn,且已用纤芯半径r归一化,在从0.8×Δn变化到0.3×Δn的区域内得到了相对折射率差变化率。归一化的相对折射率差变化率(0.5×Δn)/(d/r)被用作评价折射率变化的指标。归一化的相对折射率差变化率的允许范围定为下限值为0.4%上限值为4.0%。折射率分布的尾部和光纤的畸变的影响就得以减少,因而可以实现能够进行低损耗的光传送的单模光纤。
-
公开(公告)号:CN1326555A
公开(公告)日:2001-12-12
申请号:CN99813270.5
申请日:1999-10-2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3633 , G02B6/02 , G02B6/02214 , G02B6/0283 , G02B6/03644 , G02B6/03661
Abstract: 在纤芯区域(10)和包层区域(30)的边界间形成界面区域(20)。界面区域(20)的折射率从纤芯区域一侧向着包层区域不断减小。设纤芯区域(10)的相对折射率差为Δn,且已用纤芯半径r归一化,在从0.8×Δn变化到0.3×Δn的区域内得到了相对折射率差变化率。归一化的相对折射率差变化率(0.5×Δn)/(d/r)被用作评价折射率变化的指标。归一化的相对折射率差变化率的允许范围定为下限值为0.4%上限值为4.0%。折射率分布的尾部和光纤的畸变的影响就得以减少,因而可以实现能够进行低损耗的光传送的单模光纤。
-